摘 要:配電運行的過程中對設備進行有效的檢修是日常工作中一個十分重要的工作內容,但是在配電檢修的過程中由于設備比較多,環境相對也比較復雜,所以在實際的工作中一定要充分的認識到搶修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并且要對其判斷,采用適當的方法對危險環節進行防范,這樣才能有效的提高配電檢修過程中的安全性。以此確保配電系統的穩定運行,以及用戶用電的安全,從而減少電力系統運行中出現的風險因素。本文主要分析了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及控制方法,以供有關人員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配電檢修;危險點;判斷;控制方法
電力工作中配電運行發揮的作用越來越大,應該重視配電系統的檢修,防止配電系統出現安全故障。應該明確其中存在的危險點,盡快采取控制措施。配電人員應該深入分析與研究配電檢修中的危險點,同時采用相應的處理措施,降低安全風險。保證配電運行的質量也成為工作中的一個十分重要的環節,要保證配電運行的正常開展就一定要在實際的工作中加強對設備的檢修,但是檢修的過程中也存在著一定的安全問題,只有對這些問題進行分析和判斷并采取相應的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證配電運行的質量。
1 配電檢修中的危險點的特征和分類概述
1.1 危險點的分類
配電運行的過程中危險點通常分為兩大類,一類是靜態危險點,一類是動態危險點,靜態的危險點相對比較固定,通常都是在電氣設備和操作環境中,這一問題產生的原因通常有:設備的質量和規格不能達到變電運行的相關標準和要求,在操作的過程中,程序的設計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相關部門和人員還沒有采取適當的保護措施對其進行有效的控制和保護。而動態的危險點通常都是由人為因素導致的,其產生的過程主要和操作人員不能按照一定的標準和規范來操作有著很大的關系,所以這一危險點也具有很強的隱蔽性,在實際的工作中是不太容易被人發現的。
1.2 復雜性
配電線路的危險點通常是因為檢修現場的復雜條件而生產的。在作業現場就算屬于同一個檢修工作,因檢修方法、應用的工具、檢修環境和檢修人員的差異,同樣會造成不同的危險點。相同的檢修環節同樣會發生各類危險點,同一個危險點也或許發生不同的檢修階段。
1.3 可預知性和可控性
進行配電線路檢修階段,危險點往往隱藏在工作人員的活動、設備和檢修條件中,但僅需具備充分的危險點認識,且提高重視程度,應用合理的研究模式就能夠提前識別危險點,之后于檢修階段應用合理的檢修方式,能夠有效控制危險點。
2 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
2.1 檢修環境
針對配電系統危險點實行檢修之前,需充分考量檢修環境產生的作用,確保對應的管理和檢修,若需進行高空檢修,要切實保證工作臺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一方面需確保有關檢測裝置的完備,另一方面需重視工作臺的承載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現。
2.2 檢修設備
實行配電線路檢修之前,需檢查所需裝置,且檢測電壓等級。若針對部分大規模的裝置實行檢修,則需確保裝置的穩定性和安全性。如果檢測階段存在不達標的情況,需第一時間更換設備,實行配電系統檢修過程中,特別需注意漏電情況,避免發生安全問題。需及時調節接地系統,以確保裝置最佳的運行狀態。
2.3 檢修操作
針對配電系統危險點實行檢修過程中,危險點于配電檢修的時候生成,在檢修完成之后消除,例如實行高壓線檢修過程中,需切實消除有關防護,則會導致總體高壓裝置由于缺少防護而存在風險。此外,配電檢修的時候對工作人員身體和精神設定的標準相對嚴格,所以,需保證檢修人員的高專業素質,保證其可以進行長時間的配電檢修,如若不然極易在檢修階段發生安全事故。
2.4 一般而言,配電檢修中的危險點通常存在于檢修操作過程中,并伴隨著電力線路檢修操作過程而產生,同時隨著工序的結束而消失。若將相關防護設備移除,則會導致危險點的產生。操作人員因素有在對配電線路實施全面檢修前,需事先了解具體操作人員的身心狀況,保障操作人員對檢修工作的適應性,降低由于操作不當而導致危險點產生的可能性。
3 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控制方法
3.1 重視巡查
應該重視巡查配電線路的危險點,在巡查過程中重點檢查線路的走徑。如果是比較偏僻的區域,應該注重提高巡查的頻率。對于一些經驗較少的巡查人員,在巡查之前應該指派具備足夠經驗的工作人員加入。同時,還應該加強夜間巡視和特殊巡視工作。在巡查事故時,相關人員不應該按照配電線路的走向巡查。在風力偏大時,也不應該沿著上風。應該重視對絕緣子、配電線與其他接地設備的檢查工作,以此保證各種配電線路與設備運行的穩定與安全。在完成巡查工作后,應該盡快開展總結會議,根據當前配電線路與設備的運行情況給出合理的檢修建議,制定可行的檢修方案,同時提出可行的檢修方式等。
3.2 制定并落實檢修方案
配電檢修工作有效進行的基礎是制定合理的檢修方案。因此,在配電檢修的過程中,應該明確配電檢修方案。在檢修或者改造線路的過程中,相關人員應該前往檢修現場,明確檢修的目標與涉及到的內容,從而制定有效的檢修方案。在制定完檢修方案之后,還應該進行交待工作。相關負責人員應該詳細介紹檢修方案,保證工作人員了解可能出現的危險點。同時也掌握控制危險點的有效方式,以此確保檢修工作的可靠性。
3.3 控制方法
(1)靜態危險點的控制方法。由于在配電線路檢修過程中,靜態危險點對操作人員的人身安全帶來嚴重的威脅,需要在檢修前期深化責任控制,強化特級巡視與夜間巡視,做好必要的登桿檢查。同時為避免雷雨天氣配電變壓器產生故障造成危險點的出現,需要做好變壓器的避雷處理,降低事故發生的可能性??傊?,在配電檢修過程中,對于靜態危險點的控制主要遵循避免、隔離及安全消除等原則。(2)動態危險點的控制方法。配電線路檢修過程中,需要對現場作業人員的操作程序實施嚴格的監察,杜絕違規操作的現象。在電力線路試驗及掛接過程中,需在確保線路無電壓存在,而后實行掛線及接地線操作。在高空作業過程中,需嚴格督促操作人員采取相應的保護措施,同時配備現場技術指導,保障作業過程的安全性。其次,強化對檢修過程的管理,嚴格安全措施的落實,做好檢修計劃的制定工作,對檢修時間、內容、設備的配置、操作人員的安排等方面做好嚴格的規劃,檢修前期做好危險點的判斷與預防工作。再者,合理安排檢修時間,實行定期與不定期的電網檢修維護,控制動態危險點的產生。做好帶電作業危險點的判斷,落實對作業現場的勘探工作,擇取具有豐富作業經驗的操作人員,了解施工現場的具體情況,并根據作業環境制定有效的防護措施。
3.4 重視關鍵危險點的控制
在配電系統中經常會出現不少互相平行或者交叉的線路。一些鐵架桿塔上還會出現多回線。但是回路之間的距離較短,這就很有可能引發誤登桿的情況。因此,應該在派工單上標注不同配電線路的編號,便于工作人員分辨。這樣可以進一步加強對檢修人員與相關設備的管理。通過這種方式,有利于防止檢修人員不當行為或者設備運行而產生危險點。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應該重視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工作,增強控制效果,加強對靜態危險點的判斷,以此確保預防與控制工作。并且,還應該重視對檢修人員的管理與監督,促使檢修人員自身樹立安全意識,進一步落實配電檢修工作。
參考文獻
[1]羅棟.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及控制方法的研究[J].河南科技,2014,(5).
[2]鄭錦鵬.配電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和控制方法探析[J].科技經濟市場,2015,(11).
[3]鄭志毅.配電線路檢修中危險點的判斷及控制方法[J].中外企業家.2012(18)
作者簡介:杜建國(1973-),男,畢業于長春工程學院電氣自動化專業。現從事配電線路運行與檢修工作,技師,助理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