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元正
摘 要:文章通過對營改增稅制改革背景及意義的分析,闡述了現有招標方法的思維定式與稅制改革政策之間的矛盾,并通過對稅金與采購成本之間的關系及其對采購預期的影響進行研究,提出了不同招標人采購不同項目的招標評審策略,為更好地開展招投標工作提供了一種新的思維。
關鍵詞:營改增 ; 招標;沖突分析;價格評審 ;策略
一、營改增政策的背景分析及重大意義
2016年5月1日起,我國全面推行營業稅改征增值稅,這是黨中央、國務院立足當前、著眼長遠做出的一項重大決策,意味著營業稅從此徹底退出歷史舞臺,增值稅成了流轉稅的主要稅種。營改增在助力我國經濟快速轉型升級和持續發展方面意義重大:一是有利于減輕企業稅負,消除重復征稅,增強企業發展后勁,促進經濟結構進一步優化;二是更加順應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減稅需求;三是有利于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引導資源合理優化配置,實現價、稅有效聯動的機制,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
二、目前評標辦法與營改增政策的沖突分析
招投標工作是經濟業務實現的關鍵環節,在營業稅與增值稅并存的過程中,由于增值稅征收范圍有限,業界均習慣了營業稅的價格組成模式,即以含稅價作為采購價格,稅金構成了采購人的采購成本。因此在招標的評審過程中,也是以含稅價作為價格分的評審基礎,能很好地體現公正、公平的原則。隨著營改增的推進,增值稅逐漸取代了營業稅成了經濟業務中的主要稅種,其與營業稅的主要區別在于一個是價外稅,一個是價內稅。由于增值稅是價外稅,在增值稅的征收方面,中國采用國際上普遍采用的稅款抵扣的辦法,對于部分采購人來說,采購過程的增值稅金并未構成其采購成本,在貨物銷售時,可以將采購時所支付的稅金從稅務部門抵扣回來,而根據投標人企業性質的不同,其采購時所支付的稅金也有高有低,抵扣回來的稅款也各不相同。因此,如果再以含稅價作為采購價格,按含稅價進行招投標價格的評審基礎,就不能公平地體現招標人或投標人的利益,也與國家營改增“形成公平市場競爭環境”的初衷相沖突。為了說明這個沖突,筆者下面對招標人和投標人的單位性質進行相應分析。
投標人(自然人除外)按其經營規模大小以及會計核算是否健全劃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實行的增值稅率統一為3%,而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實行的稅率為17%、13%、11%、6%、0%,其中適用0%稅率的為出口貨物等特殊業務。
招標人包括行政、事業單位、自然人、企業單位四種類別。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自然人,其采購的工程、貨物或服務是用于最終的消費,在采購過程中所取得的增值稅票不能抵扣,屬于增值稅的負擔者;對于企業單位,也分為小規模納稅人和一般納稅人,小規模納稅人采購過程中所取得的增值稅票不能抵扣,一般納稅人采購過程中所取得的增值稅票,根據采購項目的性質,分為可抵扣項目和不可抵扣項目。因此,為了便于理解,對于招標人,我們可以簡單地分為采購不可抵扣項目(包括上述行政事業單位及小規模納稅人的采購)和采購可抵扣項目。
由于招標人采購不可抵扣項目時,招標人是增值稅的承擔者,因此稅前價及增值稅金共同構成了招標人的采購成本,在價格評分時,可以繼續沿用原來以含稅價作為評分基準進行評分的規則。而招標人采購可抵扣項目時,投標人有可能是一般納稅人,也有可能是小規模納稅人,對于招標人來說。不同類型的投標人投標報價的稅率不同導致的進項稅金也不相同。由于其進項稅金并不構成招標人的采購成本,如果這個時候使用含稅價進行評分,最終得分將不具有可比性,這樣的評審過程,既違背公平、公正的原則,也容易導致評審結果事與愿違。
三、營改增后招投標的改進策略探討
為了適應營改增政策的實施,更加體現招標的公平合理原則,將采購可抵扣項目和采購不可抵扣項目的相關要求在招標過程中的各個環節體現出來,即:采購不可抵扣項目,用含稅價進行評分的設定和相應的比選工作;采購可抵扣項目,用不含稅價進行評分的設定和相應的比選工作。
一是招標文件編制策略。在招標文件編制時,應根據不同的采購單位性質以及采購項目的性質進行不同評分辦法的設計。對招標文件“投標價格規定”的條款,確定如下可選擇性的標準條款模板(以貨物類為例)。
(1)投標人根據本招標文件《技術標準與要求》和商務、合同和技術責任等規定對投標項目進行報價,投標報價包括了合同項下投標人提供技術、設計和服務等的全部責任和義務。投標人未單獨列明的分項價將視該項目的費用已包含在其他分項中,合同執行中不另行支付。
(2)本項目報價,應分別報出不含稅價、增值稅稅率、含稅價,投標報價明細表應按合同條款中合同計費方式的表格內容進行報價。本項目按兩種方式(□不含稅價□含稅價)進行評分。
(3)投標報價為投標人完成投標項目的價格,該投標報價包含了投標人為此發生的所有成本、費用、稅金和利潤,包括產品原值、保險費、包裝費、送貨上門費、運雜費、售后服務費等費用,并考慮一定的風險。
(4)本項目設置招標控制價,招標控制價以(□總價控制□單價控制),為(□不含稅價□含稅價),投標人的投標報價(□不含稅價□含稅價)不得超過招標控制價,否則視為無效報價。如投標人做出偏離,應在《偏離表》中列出,并提出由于偏離所引起的價格差異。
招標人在招標時,應先對自身的單位性質和采購項目進行分析,如果招標人不是一般納稅人或者即使是一般納稅人但需采購不可抵扣的項目,則在上述條款中勾選“含稅價”,以含稅價作為評分的基準,招標控制價以可能存在的較高稅率計算;如果招標人是一般納稅人并且采購的項目是可以抵扣的項目,則在上述模板中勾選“不含稅價”,以不含稅作為評分的基準,招標控制價按不含稅價設定,但如果采購項目有最高預算限額的,應以最高預算限額扣除本項目可能的最高稅率所計算稅金后確定不含稅的招標控制價。
通過有效區別采購過程中支付的增值稅稅金是否構成招標人的實際成本來設定不同的評分策略,不僅為投標人提供了公平競爭的平臺,也體現了招標人“質優價廉”的采購需求。
二是投標人報價策略。為避免因不含稅價評分和含稅價評分給投標人帶來困惑以及報價失誤,對于投標文件,應統一要求投標人報出不含稅價、增值稅率、含稅價。
三是唱標及評標策略。唱標時,不管采購的項目是可抵扣項目還是不可抵扣項目,均可以將投標人所報的不含稅價、增值稅率、含稅價一次報出。在評標過程中,應按招標文件的要求,取投標人報價中的不含稅價或含稅價進行價格評分,不得同時或隨意取不含稅價和含稅價評分。如果由于投標人計算失誤,不含稅價、增值稅率、含稅價之間不具有對應關系的,如果采購的是不可抵扣項目,則應以含稅價為主,反向修訂不含稅價格;如果采購的是可以抵扣項目,則應以不含稅價為主,順向計算含稅價格。
參考文獻:
[1] 宋波. 探析鐵路企業營改增對招投標影響的對策[J] . 財經界( 學術版) ,2015( 13) :
[2]許海勇. 鐵路企業營改增對招投標工作的影響及對策[J] . 鐵路采購與物流,2014( 02) :
[3] 張黎明“. 營改增”對建筑業稅負的影響及其應對措施[J].改革與開放, 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