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儷錕
摘 要:輪轂電機技術在新能云電動汽車中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為汽車提供更加完善的制動系統,由此降低能源使用速率與設備檢修損耗,為電動車提供了更穩定的操控系統;另一方面憑借輪轂電機部件隔離的優勢,也避免了外界惡劣環境的影響,使汽車適用范圍更加廣泛。本文基于新能源電動汽車驅動特點展開分析,在論述輪轂電機驅動方式與技術特點同時,期望能夠為電動汽車行業發展提供參照。
關鍵詞:新能源;電動汽車;輪轂電機;關鍵技術
1 電動汽車的驅動特點概述
電動汽車是基于我國資源可持續發展概念提供的新型交通工具,與傳統內燃機汽車驅動系統不同,電動汽車有效摒棄了機械體積龐大、笨重、噪聲較大的缺點,并且憑借電力能源的消耗與獲取特性,更有效避免了汽車廢氣對周邊環境的污染,使整體能源利用率的到有效提升,同時更降低了汽車運行的損耗。
而從電動汽車驅動方式角度來看,我國現階段電動汽車可分為集中電機、輪邊電機與輪轂電機三種。集中電機系統形式源自于傳統的內燃機系統,使內燃機部件直接轉變為電動機部件,而其余系統部件不受影響。從技術上來看,此類電機驅動形式基于傳統內燃機系統更便于管理,并且在檢修等工作開展期間更加便捷。但同樣此種電機形式并無法有效轉變傳統機械傳動狀況,致使非必須的能源損耗依然成為首要問題,再加上電池容量的限制,更極易對汽車續航造成影響。
輪邊電機是以車架為安裝基礎,將電動機與減速器組成一體安裝的電機形式。期間,可將減速器輸出軸與萬向節、車輪半軸進行連接,由此通過電機系統驅動車輪,使汽車能夠正常行駛。此種驅動方式技術較為簡單,并且是現階段電動汽車中最常見的驅動形式。
輪轂電機是將動力、制動及傳動裝置規整于輪轂內,由此排除離合器、變速器、傳動軸等大型機械部件,使汽車結構得到了極大的簡化,同時也降低了多部件引發的噪聲、能耗、磨損,有效提升了汽車的使用質量,同時憑借線控四輪轉向技術,更有效減小了轉向半徑,是車輛在行駛中更易被操控,由此提升了車輛的整體性能。另外,輪轂電機驅動形式的特性,有效隔絕了外界環境對汽車部件的影響,也降低了電動汽車檢修壓力。
2 輪轂電機驅動方式分析
2.1 減速驅動方式
此種驅動主要選擇內轉子方式,在高速運轉期間,減速裝置可放置在電機與車輪間,起到減速與提升轉矩的作用。由此可見,減速驅動可有效保障電機運轉的功率,并且體系小,能在低速行駛狀態下提供較大的平穩轉矩,使其爬坡性能得到有效提升。但同樣此種驅動方式極易導致齒輪損耗加快,是汽車運行故障率提升。并且在散熱與噪聲方面存在劣勢,難以真正貼合可持續利用的需求。所以,從我國交通發展的角度來看,此種驅動技術尚不成熟,并且可靠性較低,目前僅適用于過載較大的環境中。
2.2 直接驅動方式
此種驅動主要選擇外轉子方式,在實際應用中無需提供減速裝置,使車輛形式動態動態相應速率加快,同時軸向尺寸有效降低,是整體驅動系統更加緊湊,以便為汽車構件提供保護,降低汽車驅動系統的維護費用。但汽車的體積和質量較大,造價較高,在高速運行期間,極易因為大電流傷害電池,使汽車電能利用效率降低,同時更為汽車行駛埋下了風險因素。
3 輪轂電機關鍵技術特點
3.1 直流電機分析
此種電機形式控制簡單,且技術較為成熟,通常以電樞與弱磁來控制制動系統,由此貼合汽車正常運行的需要。但在利用電刷實現機械轉向期間,電刷磨損速率會加快,使此類電機設備經常需要檢修,極大影響了電動汽車的正常使用頻率。故而,輪轂電機通常不采用此種電機技術。
3.2 異步電機分析
異步電機比較其他電機系統而言,結構形式更加簡單、穩定且堅固耐用,在檢修成本方面也更加低廉,因不需要設置傳感器,噪聲能夠得到有效降低,并可以有效提升轉速,為電動企業的運行速率提供保障。但在實際電機應用期間,異步電機同樣也存在較多問題,例如驅動線路較為復雜,電機調速性能較差。與永磁電動機相比,在功率與運作效率方面密度較低,所以并不適用于電動汽車的輪轂電機系統構建。
3.3 永磁無刷直流電機分析
此種電動機技術是利用電子準響起代替直流電機,通過電子轉向裝置內的正負極磁感線驅動電機旋轉,是系統達到可調節的狀態。此種電機運行穩定且維護方便,在損耗方面能得到有效的控制,也提高了電機運轉效率。所以,此類定級已成為輪轂電機系統中常見的技術。
3.4 永磁同步電機分析
永磁電動機與永磁無刷直流電機運作形式類似,其差異在轉子安裝方式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內置與表面兩種形式,其中表面安裝形式更適用于低速電機,而內置式則相反。比較無刷直流電機,此種電機形式更具低噪聲、大功率與控制精度高的優勢,是我國輪轂電機正在普及的電機技術。
3.5 開關磁阻電機分析
此種電機是基于傳統設備裝置研發出現的新型技術,從結構上來看,此類電機內部無繞組與永磁體,只在定子上安裝集中勵磁繞組的方法,使功率轉換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時啟動電流較小,裝置結構也較簡單。從技術發展的角度來看,是我國未來輪轂電機必然會著重利用的電機技術。
4 輪轂電機發展展望
從電動汽車發展的趨勢來看,輪轂電機的研發仍需在以下幾方面進行加強:
(1)提高調速與轉矩可控范圍,以便適應電動汽車在不同環境中的使用要求。
(2)繼續提高資源的利用率,并在此基礎上持續降低電機重量。
(3)解決電動機受環境影響因素,是運行穩定性得到有效保障,同時提升汽車的續航能力,以便為傳統汽車的轉型奠定更堅實的基礎。
5 結束語
輪轂電機關鍵技術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我國電動汽車產業提供更加廣闊的可持續發展平臺,降低對資源的損耗效率,同時更可以增強輪轂電機在不同環境中的適用性,由此增強電動汽車運行的性能,以便傳統汽車的轉型速率提升。故而,在論述新能源電動汽車用輪轂電機關鍵技術期間,必須明確輪轂電機的運行特點與優勢,才能為后續電動汽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提供質量保障。
參考文獻
[1]楊軍,徐芙蓉,沈陳越,等.新能源電動汽車使用輪轂電機關鍵技術淺析[J].汽車與駕駛維修(維修版),2018(1).
[2]閆海龍,郭中坤.新能源電動汽車用輪轂電機關鍵技術淺析[J].科研,2016(9):00175-00175.
[3]徐莉,張樹學.新能源電動汽車用輪轂電機關鍵技術分析[J].工程技術:全文版,2016(11):00216-0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