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玟娟
摘 要: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深入,其人才培養模式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關注。高職辦學目標主要是向社會各個行業領域提供高質量人才,因此這無形中就要求人才培養符合產業需求現狀,將就業作為目標導向。本文從現實出發,主要圍繞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為中心,明確專業教學中人才培養內容。培養方式及培養方向等多個方面,希望具有一定的借鑒意義和參考價值。
關鍵詞:高職;食品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創新
我國食品產業發展已經積累了比較成熟的經驗,正朝著全球化、國際化的方向發展。現階段,我國食品行業崗位來源人才主要通過兩類專業:一是食品科學與工程專業,其以食品理論知識和食品工程技術為核心;二是生物技術專業,教學過程中明確將生物學理論和生物工程技術為核心[1]。這兩種專業畢業的高職學生是食品產業人才的主要來源。但是從高職食品人才培養的現狀來看,高職教育無法讓畢業生直接從事生產一線崗位工作,理論和實踐兩者的對接融合差距較大,因此必須要對人才培養模式進行創新與實踐,符合新時代食品產業發展的要求。
一、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中存在的問題
(一)辦學特色不明顯
食品生物技術屬于一個新興專業,在發展壯大過程中會遇到諸多問題,其專業課程體系建構、人才培養手段等還不夠成熟,正處于起步探索杰頓,同時隨著食品行業形勢的不斷轉變和調整,食品生物技術專業課程設置跟不上變化步伐,課程改革和建設目標不明確,不能形成自身辦學特色,長期以來容易被忽視,多數人不了解其專業就業走向,以致形成了和食品加工技術或者生物技術等相互混淆的局面。
(二)不能完全滿足社會變化的需要
專業發展要適應時代社會發展節奏,專業的適應性是高職院校面臨的重要問題,尤其是現代信息化技術的迅猛發展,社會各個行業領域對人才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現代社會人們跳槽、變換職業變得越來越頻繁[2],能夠適應崗位變動的職業遷移能力變得越來越重要,在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還不能滿足職業能力的變化,原有專業課程設置和人才培養模式不能完全滿足崗位對人才能力的要求。
(三)傳統實驗教學內容陳舊,教學方式落后
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實驗內容仍然保留著傳統發酵食品的生產,和現代食品生產相脫節,實驗中學生缺乏創造性和主動性,教師教學方式落后,高職實驗室設施不夠先進,不能完全對接課程教學實驗教學秩序混亂,管理無序,學生難以真正做到言行自律,其實驗操作不夠規范,存在諸多安全隱患,新時代下食品生物技術人才培養模式還需進行創新和實踐。
二、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創新與實踐途徑
(一)明確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目標
人才培養目標不僅決定了一種教育的性質,同時還決定了教育改革的方向。食品生物技術專業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擁有巨大的發展潛力,因此對生物產業技能型人才需要更多。在這種背景下要加快培育生物產業,為前面建設創新型國家做出貢獻,因此人才需要具備生物發酵產品和食用菌栽培與加工技術、檢驗技術和質量管理三種職業能力[3],將高職人才培養定位于從事企業一線崗位的高端技能型人才。為促進人才的全面發展,適應食品行業對多種職業崗位的需要,首先讓學生掌握大量的專業理論知識,培養基本操作技能,發展其綜合素養,樹立創新意識,具備較強的實踐能力,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系為核心,養成個人良好的思想品德修養,積極使用和維護生物制品生產到操作的一系列流程。隨著食品產業近年來變得多樣化和復雜化,人才培養要不僅掌握傳統發酵調味品及釀造產品等制造,還應該進行營養配餐,掌握現代膳食搭配結構,從產品的運輸、營銷、物流等系統化程序入手,從事新產品開發等一般的技術企業研發工作,提高人才的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
(二)優化創新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的培養內容
隨著生物技術產業的迅猛發展,利用生物技術來促進相關產業的進步成為了社會各界關注的重點問題。例如食品工業中使用新型添加劑、保鮮劑,發展多功能的食品等[4]。通過現代生物技術,降低傳統醬油、醋等調料的生產成本,食品生物技術和我國工業產業之間的聯系日益密切。那么高職院校食品生物技術培養中應該讓學生認識到這種發展趨勢,課程培養內容應該深入到傳統發酵生產企業的產業鏈條中,讓學生學習保健營養食品,到各個單位企業中進行調研,發展當代畢業生應該具備的崗位能力和職業素養,例如篩選菌種及組織細胞培養、生物產品的發酵生產、微生物操作、生物產品的分離純化及生物產品的分析檢驗等,輔助產品研發和生物產品銷售等崗位工作。
(三)豐富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式手段
人才培養模式涉及到專業課程體系設置、人才培養內容優化、人才培養目標轉變及人才培養方式等多種。在人才培養方式的選擇上應該深入到食品公司企業內部展開調研,加強校企合作,加大實訓教學力度,著眼于行業發展,將人才需求確立為基本依據,堅持市場就業為導向,發展職業能力,將培養學生的崗位綜合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培養食品生物技術產業一線人才。首先分析食品專業崗位工作任務,重新劃分專業課程類別,通過構建新課程體系,達到“校企合作,六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5]。其次建立校內外實訓基地,邀請企業技術專家來校內授課,落實學生頂崗實習計劃,幫助學生培養社會能力。最后制定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技能培訓、鑒定工作實施細則,參照職業能力來選擇課程教學方式,大膽展開創新與探索,在實踐中緊密聯系市場,制定出切實可行的人才培養模式。
三、結語
綜上所述,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已經在社會掀起熱潮,根據食品產業特征,定期展開崗位需求調研活動,密切關注行業發展趨勢。通過我們對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與實踐,明確了專業培養目標、課程體系建設和教學內容及方式等,符合人才成長規律,形成專業技能人才不斷涌現的局面。
參考文獻:
[1] 江津津, 賴鵬立. "創新創業"融入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探討與實踐[J]. 廣州城市職業學院學報, 2016, 10(4):72-75.
[2] 鄧林, 方燕, 劉延嶺. 高職教育下食品生物技術專業“工學結合”人才培養模式實踐與思考[J]. 食品與發酵科技, 2012(6):95-97.
[3] 余奇飛, 陳健旋. 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的思考[J]. 食品安全導刊, 2014(26):48-50.
[4] 鄧林, 岳文喜, 朱克永, et al. 高職院校食品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探究——以四川工商職業技術學院食品生物技術專業為例[J]. 四川農業科技, 2015(6):62-64.
[5] 楊慶偉, 王芃, 揣玉多. 高職食品生物技術專業人才培養方案的開發[J]. 天津中德應用技術大學學報, 2015(6):9-11.
基金項目:湖南化工職業技術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編號:HYJG16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