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奇
摘 要:近幾年我國對非金屬礦區和金屬礦區的整治力度正在不斷加大,采礦業對我國地質環境造成的破壞是非常大的。雖然現代采礦行業的開采能力和規模上都有著非常大的進步,但是在我國采礦業發展的過程中,水文地質因素對礦山的安全造成的危害仍舊是非常大的。本文就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止措施進行研究,希望能降低礦山建設過程中地質災害出現的概率。
關鍵詞:礦山水文地質災害防治
我國的能源結構是以化石燃料為主要燃料,能源的獲取來源仍舊是以礦產開采為主。在進行礦產開采的過程中,安全問題一直是一個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其不僅能夠對礦產資源的質量和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影響,同時還會對礦工的生命安全造成非常大的威脅,因此相關部門必須要不斷加大對礦產資源災害防治的重視度,這樣礦產開采的安全性能才能夠得到提升,我國國有資源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證。
1 礦山的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地質災害的原因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速度的不斷提升,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對能源的需求正在逐漸增大,一直以來我國對能源的需求都是非常大的,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礦區的開采量,現在我國在進行礦區開采的時候仍舊存在著很多的問題,經常會受到開采技術和開采方法的制約,甚至嚴重的礦區還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地質災害。
在進行礦山開采的時候,一般都會采用在巷道內進行礦產開采的方法,一般在進行開采的時候都是利用一條斜井靠近礦體來開采。很多小煤礦在進行礦區內部進行礦產開采的時候,采用的開采方法都出現了不符合實際礦區情況的現象,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在進行礦產開采的時候,礦區負責人管理手段嚴重不足導致的,導致有的礦產開采方法還會呆滯礦區內部地下水位出現突然變化,或者巖土變形的情況,這種現象對礦產開采造成的影響是非常大的,有的還會對礦區的出口斜井造成破壞,不僅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地質災害,甚至嚴重的還會威脅到礦區生產的安全性。在對礦區進行礦產開采的時候,必須要對其的地形進行全面的勘探,預先做好地質災害防御措施,這樣礦區開采的安全性才能得到保障。
2 礦山建設過程中容易出現的水文地質災害類型
作為一個地質災害發生非常頻繁的國家,出現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地殼運動過于活躍導致的,這種現象對礦產的開采和建設造成了非常大的困難。在對礦山進行開采的時候,如果出現防護措施不到位,或者管理人員對水文地質環境勘測不夠重視情況的話,那么一旦礦山發生地質災害的話,給礦產開采設備會造成非常大損害,甚至會導致礦井出現直接關閉的情況,這種情況將會造成非常大的直接經濟損失,甚至礦工作業的安全也會受到非常嚴重的影響。
(1)由地下水位的突然變化引起的地質災害。在礦山的開采過程中,挖開的礦井接觸到地下的蓄水溶洞或者暗河的可能性比較大,會導致地下水直接涌入巷道,也有可能是泥沙涌入巷道,遇到透水斷層或者淺表的裂縫時,地表徑流會帶著一些沉積物進入巷道,這些水、泥沙和沉積物堵塞巷道會造成人員傷亡,掩埋作業機器,甚至會使礦山的發掘系統直接崩潰。這種自然災害具有極強的突發性,一旦發生往往波及面較廣,造成的后果也極為嚴重。
(2)由礦體內的易燃物質造成的地質災害。礦體內可能含有易燃易爆的甲烷氣體,隨著礦井的深度的增加,礦井內部的溫度也會在地熱的影響下不斷升高,含硫量也比較大,在這種惡劣條件下進行作業的礦工,本身就存在較大的健康隱患,一旦因為通風不良,易燃氣體大量積聚之后發生爆炸,必然導致慘痛的后果。這種情況多見于煤礦,后果最為嚴重,但是具有較強的可預防性,在礦井的建設過程中做好日常的維護和管理工作,可以很大程度上避免災害的發生。
(3)由巖土層變形引起的地質災害。礦區進行一段時間開挖后,已采空的礦體需進行支撐,在一些埋藏較淺的礦區,會因為礦山采空而導致地面塌陷,如果不能對采完的礦體進行及時的回填和崩落,最終會引起大面積的塌方,造成嚴重的后果。礦井開挖造成的地面塌陷在淺表煤礦中普遍存在,會影響到地面的建筑物,會破壞耕地,給礦區周圍居民的生產和生活帶來較大的負面影響。因礦區的開發,需要對礦脈附近的巖石進行引爆,一旦事先的勘測數據不夠準確,起爆點的選擇出現偏差,致使巖石塊發生破裂呈噴射狀,會對礦井內執行作業任務的礦工造成人身傷害。
3 對礦山中可能發生的水文地質災害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
(1)在進行礦山開采的時候,必須要對其進行全面的勘查。在進行礦產開采之前,必須要對豎井或者是斜井的位置進行嚴格的工程勘查,必須要保證工程勘查的質量,并且對些礦井內部的涌水量也必須要進行科學的預測。在進行礦井開采的時候,必須要對斜井周邊的水文地質構造以及地質繪制平面剖析圖,這樣在進行礦產開采的時候,就可以隨時對涌水量的結果進行修訂,在進行勘察的時候必須要嚴格的按照相關的標準來進行勘查,并且在勘察完成之后還必須交由上級主管部門進行驗收。
(2)做好防治工程的設計。在進行礦山的設計時,要考慮到可能發生的崩塌和滑坡現象,以及礦山附近的水文地質因素,結合危險事故的成因和發生特點,進行有針對性的設計方案,保證防治工程的工程質量。對易發生危險事故的重點區域,做好加固工作,避免因礦山開采導致的災害復發現象;礦山在進行成產之前,必須由相關的專家進行安全評價,對防治工程進行規范化的驗收,保證礦山的生產安全。
(3)施工中應該采取的工程防治措施。在礦山的開挖過程中,要實時地采取相應的工程防范措施。在礦區周圍要做好雨季的排水,在周邊設置合理的截洪溝,及時將礦區外部的積水排出,以免外部積水倒流入巷道造成事故;針對開采面的設計,要禁止從下部開挖形成傘檐,懸空的傘檐有可能崩塌形成事故,需要從上而下對礦體進行臺階狀開采;在礦區內的巷道,一定要注意通風,隨時監測巷道內的甲烷濃度,在超標狀態下進行暫時性停工作業排除險情;在巷道內進行礦體爆破時,要注意爆破點的選擇;在結束開采之后,及時清理巷道周圍的危巖,同時在破碎面周圍和高危地區設置警戒線,以避免人員損傷。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礦產行業本身就是一個非常特殊的行業,其在進行生產的過程中非常容易受到水文地質災害的影響,因此礦區負責人必須要不斷提高自身的責任意識,不斷提高對礦產資源安全生產的認識,這樣礦區資源和礦工生命的安全才能得到保障。相關負責人必須要成立專門的勘測部門,由專業的勘測人員來對礦區進行勘測,要對礦區內部易出現安全事故的因素進行排除,這樣礦山開采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謝琨瓊.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0).
[2]程建國.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探討[J].工業b,2017(1):00117-00117.
[3]王建露.論述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J].環球人文地理,2017(14).
[4]梁峻銘.試論礦山建設中水文地質災害防治技術[J].地球,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