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志剛
摘 要:環境監測技術在地區環境工程中的有效落實,一方面能夠為地區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完善的數據信息,以便為后續生態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更完善的數據參照;另一方面,憑借環境監測數據庫的構建,更能夠為地方環境治理工作提供全面的數據參照,由此增強地區環境狀況的可控性。本文基于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展開分析,在明確制約與發展因素同時,期望能夠為后續環境監測工作的落實提供參照。
關鍵詞:環境監測;技術制約;技術現狀;優化對策
1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分析
環境監測技術是根據我國環境污染現狀形成的數據檢測技術,通過詳細的地域數據變化,能夠為環境治理工作的落實提供完善的數據參考,以便更具針對性的治理方案能夠被有效落實。從現階段我國環境監測站構建情況可知,地區環境監測系統的構建已經趨于完善,并且從事環境監測的人員儲備也逐漸飽和,監測技術方面比較傳統環境而言也有了極大的改善,并且評價數字化技術的落實,更有效降低了物力與財力的消耗,為持續化監測技術的落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以水利監測站為例,當前多數地方水體環境都設置了專門的水質監測單位,并且借由網絡衛星通訊系統,更增強了我國境內水質狀況的整體把控性,為后續流域工程體系的構建提供了較完善的數據參照。可從監測技術、能力、效果等其他因素考慮,卻能夠明顯發現我國現階段環境監測技術仍存在較多問題,只有逐步細致的分析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才能確保我國環境監測體系的構建具備更長遠的發展平臺。
2 我國環境監測技術存在的問題
2.1 環境監測手段落后
不同地區的不同污染狀況,同樣影響著環境監測樣本采集方式與分析方法的選擇,在確保環境監測工作方法落實得當的情況下,才能確保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具備技術保障。從環境監測質量規范角度來看,環境監測項目在不同的樣品采集方法選擇上差異性較大,并且監測流程也較為復雜,對環境監測人員的素質要求要較高。而從我國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狀況來看,也仍未具備一套較完善的應急監測技術系統,這便導致突發性的環境污染問題沒有較完善的治理辦法,并難以滿足我國現階段對環境治理工作質量的要求。
2.2 監測處理效果欠缺
從當前的實際情況上來看,我國很多的環境監測部廣]在取得了監測的數據之后,只是對其開展了簡單的因素評價分析工作,以便根據數據內容與結果判別更貼合標準要求的監測技術。因為在實際的工作中并沒有對數據開展全面化的處理,所以數據也無法充分的體現出其作用和功能。另外,很多環境監測站的檢測項目在運行的過程中并沒有非常強的針對性,不能完全按照當前的具體情況對其進行全面的調整,這樣也就使得監測工作無法充分的展現出其自身的積極意義。在這樣的情況下很有可能會失去一些表面上的環境污染相對較為嚴重的項目污染狀況數據。另外,部分監測站因為在條件上存在著一定的限制,在實際的工作并不是非常重視室外質量控制工作,這樣也就使得監測工作無法實現其現實意義。一些地區對監測站的財政投人并不是很多,監測設備更新也處于相對較慢的狀態,這樣也就使得監測的結果和實際的情況存在著非常明顯的差異。
2.3 環境監測受政府影響
環境工程是我國城市功能體系構建的必然趨勢,更是審核地方政府業績的主要指標。從現階段地區政府環境保護工作落實的狀況來看,部分政府單位因為過分追求政績,導致環境監測工作獲取的數據無法有效落實,甚至直接對環境監測數據進行修改與干預,這便極大影響了環境治理工作的開展,并無法讓上級部門認識到地區環境潛在的隱患,也就難以確保保障措施的有效落實。另外,不合理的環境監測工作干預,同樣會影響環境監測人員工作的積極性,使其產生負面消極的態度,更使得環境監測技術的落實質量受到嚴重影響。
2.4 環境監測無完善法規
現階段環境監測工作仍舊沿用傳統環境檢測技術管理辦法,并根據其中的條款要求對環境狀況展開持續性監測。從技術性角度來看,十余年的時間已經讓環境監測設備的先進性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并且對監測工作的性能有了更完善的數據獲取支持,但落后的法規技術要求卻成了環境監測工作的約束,導致環境監測質量水平一直得不到改善,自然無法滿足現階段我國對于環境監測工作的質量要求。
3 環境監測技術發展的優化對策
3.1 轉變傳統體制與監督體系
當前,我國環境監測管理制度對環境監測站的約束能力和監督力度存在著非常大的不足,在這一過程中,我們有必要進行管理機制的改革,同時還要在這-過程中不斷的加大監督的力度,提高監督工作的水平。當前,我國的環保部門都是由當地的政府來完成監督,在實際的工作中存在著十分明顯的漏洞和問題。因為上級環境管理部門需要對下級環境管理部門負責,所以其在監督的過程中確實存在著一定的漏洞,因為環境工作自身存在著非常大的漏洞和問題。由上級直接對下級進行管理,這樣一方面可以更好的對環境工作進行考察,另一方面還可以采用環境監測部門之間的人員配置和資產重組使得環保體系整體的水平得到顯著的提升。
3.2 強化技術人員培訓與引進
如果站在從業人素質對環境監測工作的意義上來講,人才儲備其實是非常關鍵的,更好的保證人才引進和人才培養工作之間的關系會對環境監測工作的效果產生非常重大的影響,對于從業人員而言,一方面,我們需要積極的去提升其綜合素質和業務水平,這樣也就使得全體工作人員的素質得到了顯著地提升,同時也使得其整體的素質受到了影響。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我們必須要建立一個相對比較科學的考核制度。
3.3 加強環保經費的投入
在環保工作中,經費問題一直都是人們十分關心和關注的問題,同時它也成為了環境監測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環境監測工作在實際的操作當中還需要考慮到監測站的建設,這一方面所消耗的費用是比較大的,所以,我們可以將上述經費全部劃歸到財政部門年度的經費預算當中,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環保經費的投入力度。
3.4 增強環境監測法規建設
環境監測工作是基于地方生態工程構建需求提供的數據獲取措施,從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角度來看,環境監測工作應該具備完善的法律法規基礎,并對技術管理辦法進行定期完善,才能引起地方政府等單位的重視,同時還應該根據不同的地域環境,構建具備針對性的環境監測技術管理辦法,才能避免對后續環境治理工作的落實造成影響。
4 結束語
環境監測工作的有效落實,不但能夠為地區生態污染環境提供較完善的審查數據,由此斷定污染狀況與造成污染的因素,以便后續環境治理工作的落實更具針對性,同時憑借環境監測數據庫的有效構建,更能夠在實時化的地域數據基礎上,構建變量參照系統,以此為環境治理應急方案體系的構建奠定基礎。故而,在論述環境監測技術的制約與發展期間,必須明確環境監測工作的內容及影響因素,并明確有效的優化對策,才能為后續環境工程體系的構架提供質量保障。
參考文獻
[1]溫東亮.淺談環境監測技術的制約與發展[J].科學技術創新,2016(8):107-107.
[2]楚江妹.淺談環境監測技術的制約與發展[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6,6(9):17-18.
[3]賈素.淺談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山東工業技術,2017(13):254-254.
[4]胡超能.淺談環境監測技術的現狀和發展[J].經貿實踐,20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