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峰建
摘 要:近年來,隨著我國科學技術不斷發展,工程建設逐漸走向信息化發展時代,在當前工程建設領域中使用最廣泛的還數BIM 技術。BIM 技術可以利用信息模擬技術,設定一定的技術比例,將所要計算的建筑信息相對真實的展現出來。為了方便建筑師發現問題并及時更正改進,促進了建筑施工的精細化。本篇文章主要對BIM 技術的特征、具體分析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
關鍵詞:BIM技術;建筑施工;應用
引言
現階段,我國的科學技術水平發展較快,使得信息技術已廣泛應用在電子領域、建筑領域、海洋等領域中,能有效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以建筑行業為例,將建筑信息模型BIM 技術與施工管理進行結合,可對各個施工環節進行控制,既可以保障建筑質量,又可以實現節能環保的發展需求,推動建筑企業快速發展。
一、BIM 技術的特征
1) 實現可視化。使用BIM 技術后,可通過三維視圖的辦法將實物呈現在工作人員面前,對工作人員的視覺有很強的沖擊效果,同時,三維視圖也方便了設計人員施工讀圖,可將難度降低很多。
2) 實現協調性。應用BIM 技術可以強化設計、施工以及業主等多方的溝通協調,在建筑設計方面更加突出。關于各個專業存在的問題,均可經該技術兼顧協調,最終會有協調數據的信息,通過該信息,更有利于各專業的設計。
3) 實現模擬性。該技術的模擬性會在設計、施工、運轉維護等整個過程中都有呈現,就建筑物而言,可使用3D 模型對其進行模擬,同時,對施工的全部程序都可以模擬,而且對成本和其他方面的信息也可模擬。
4) 完成優化型。主要呈現在特殊項目的設計以及方案優化上,方案的優化就是指投資的收益要和設計聯系在一起,特殊項目在設計上的優化就是指某些項目的造價很高,同時項目工程的難度也很高,對于這些項目,需要有一對一的優化方法,在造價方面為企業獲得更高的收益。
5) 方便出圖。在3D 模型上使用BIM 技術,這方便了設計出圖,除了一般的紙圖,如平面出圖、剖面出圖等,還能出具專項圖紙,如綜合線管圖紙等,其作用非同一般。
二、應用BIM技術現狀
1)BIM技術尚未成熟運用。建模時,BIM技術不能將數據一次性地錄入,一直顯示在完善和優化當中,對數據的輸送速度有負面影響,數據還不可以共享,此外,在數據傳輸時,會有數據丟失的問題發生。
2)管理不夠完善。在BIM技術的管理方面,和發達的國家比對就會發現,我國與西方國家還存在著差距,西方國家管理得更為細致,由于管理上存在不足,我國還需不斷地完善對規范的管理,另外,因BIM技術有很強的專業性,目前管理人員對該技術的熟練程度不足,這同樣是導致BIM技術發揮得不完善的一個因素,同時也對該技術的運用有著負面的影響。
3)思想上還存在著不足。①攀比的心理,若商機出現,企業就會助攻技術研發方面,都想用技術霸占有限的市場;②從眾的心思,對BIM技術不斷炒作,在做項目時,盡可能地湊近該技術的概念;③拿來主義心思,對懂BIM技術的人員聘請任用,由該人員負責BIM技術的使用。這些思維模式都是不正確的,有的不符合實際情況,最終都會被淘汰。
4)研究BIM技術,需要高成本。BIM技術是專利技術,目前,美國一直掌握著其所有權,這項技術一直是壟斷的情形,若國內的企業應用BIM技術,國內無法提供該技術所用到的軟件,若向國外購買,花費很高。從國內的研發角度來講,其標準還不統一,每個軟件公司對技術的理解都不一樣,致使某些軟件之間還不能實現兼容,甚至某些還需要重新編寫,然后才能使用。另外,各公司研發技術水平不一樣,因受到技術力量及投入的限制,最終沒有形成合力,致使BIM技術方面的研究進展不快。
5)人才的缺乏。因BIM技術有很強的專業性,從目前來看,軟件的研發人員、使用人員都比較缺乏,BIM技術處在剛起步時期,技術人員受到諸多因素的制約,在研發上,企業不想有更大的投入等,必將會形成技術人員缺乏的局面。
三、BIM技術在建筑中的應用
1)在虛擬仿真方面的應用。經BIM技術的信息構建模型,對工程造價的估算能夠很好地優化,同時,對施工的數據可及時地反饋,起到了互聯互通的效果,經BIM技術構建的模型,對施工時的進展情況以及施工的時間可很好地統籌協調,保證同步完成。
2)在構件拼裝方面的應用。隨著建筑技術的發展,很多建筑施工單位都采用了預制混凝土技術,有利于實現同步施工模式,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但在采用預制混凝土技術時,對混凝土構件參數的設置有嚴格的要求,防止出現參數差異的問題。傳統的施工技術很難控制構件拼裝質量,而利用BIM技術,可對各構件參數進行收集與設計,將其輸入至BIM系統中,有利于實現模擬拼裝工作。當存在問題時,可通過反復修改與推敲,最終確定拼裝方案。促使施工單位嚴格按照制作和施工工序進行作業,能有效保障拼裝效率,提高建筑質量。同時,還可減少廢料的產生,提高資源利用率,以降低成本,實現企業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3)在施工中的統籌協調的應用。建筑越來越向著現代化邁進,對施工的統籌兼顧提出了高標準,這其中包括了最大程度地發揮施工設備的作用、對項目的協調一致、在管網建設方面不沖突等,這些問題經BIM技術建模都可以有效地處理掉,可以選擇最優的方法,能完成每一個管網線路沖突的提早預判,對構件的位置及時整改,為施工提供了便利,將效率提了上來,為企業帶來了更多的利益和收益。
4)在施工項目的輔助管理中的應用。項目管理所涉及到的面很大,工序雜亂,因此,在工作中會有諸多問題發生,在項目管理中,BIM技術能夠起到輔佐的作用,可完成精細化的管控,因在每個階段的建模中,對施工的控制都不一樣,因此,需要對每個階段的施工方案等有詳細的了解,同時要有控制模型,如施工的數據、工序、地理環境等。將施工數據和模型數據進行比對,尋找有關的秩序,為施工過程做指導,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利益和收益。
5)在施工安全領域的應用。因安全隱患存在較多,若出現了問題,會造成企業的經濟損失,同時也會影響到企業的外在形象。在安全領域中對BIM技術的使用,表現在碰撞檢查時對BIM技術的應用。碰撞檢查就是指在報告的項目中,要提前將不同構件中的沖突找出,碰撞可分為硬碰撞和軟碰撞,但目前沒有符合施工要求的、自動化的碰撞檢測,BIM技術對于一些很難看到的問題,可在第一時間將其發現,劃分施工時的危險位置,提前做好防護準備,給予工作人員可靠的安全保障。
6)在物料管理方面的使用。在建筑施工的過程中,對材料的數量及種類要求較多,因而在建筑工程管控中,物料的管理占有重要的位置,有的物料需拼裝,有的需放置過后再拼裝,因此,在后期施工中有重要影響的就是物料的輸送。在對物流的管控方面,傳統的模式中,企業通常會用無線射頻電子標簽的措施來進行管控,但該技術的運用會有限制,信息的貯存也有限。若應用BIM技術,可完成物料信息的大量貯存,企業可經網絡隨時地查看施工過程中的材料、資料,同時也確保了材料可按時送達。
四、結束語
BIM 技術對于我國來說出現的時間不是很早,目前來說,BIM 技術在我國仍然是發展階段,我們應該學習歐美發達地區,國家要及時推出相關政策,出臺相應的技術標準規范,去努力追趕發達地區的腳步,建筑企業應深入了解BIM 技術的利弊,并對此進行改進,主動運用BIM 技術在實際建筑施工中,踴躍抓住這一機會,走入行業前列。
參考文獻:
[1]肖陽,劉為.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施工質量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價值工程,2018,37(06):104-107.
[2]王紅衛.BIM技術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應用分析[J].建筑技術開發,2017,44(2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