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超
摘 要:西藥往往具有見效快的特點,醫生依照患者的患病狀況給其推薦可使用的藥品時,必須要對患者的情況有所了解,同時還要熟練掌握各種藥理知識。基于用藥安全方面的考慮,濫用藥品的行為是不應當存在的。醫生在給患者使用具有抗菌效果的西藥藥品時,必須結合具體的藥性藥理來安排用藥方案,在消除患者體內的病菌的同時,還需對這類具有抗菌效果的藥品帶來的不良反應加以強調。
關鍵詞:抗菌類西藥;藥理藥性;合理應用;用藥方法
很多臨床可使用的西藥都具有極佳的殺菌效果,其可以在比較短的時間之內,殺死病菌,使患者快速恢復健康,人體吸收這類藥品的速度也比較快。在對抗菌類型的西藥展開研究時,往往需要以藥性與藥理為切入點,醫生需結合患者的醫療救治需求來合理地發揮出抗菌類型的西藥的作用。本文結合典型的抗菌類西藥,剖析其具備的實際藥性與藥理,提供合理使用該種藥物的建議。
1 藥理藥性分析
1.1 藥理藥性分析
阿莫西林如果從屬性上來說是青霉素類的藥物,從另一個角度上來看,其是抗生素當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如果我們從化學結構的角度去解讀,可以將其看做是氨基側鏈的一種青霉素,阿莫西林的化學結構是在AMP的測量苯環上添加一個羥基,所以大體上來看,其和AMP的性質有著非常多相似之處。從物理性質上來解讀,阿莫西林本身并不和乙醇相溶,該物質微溶于水,其是白色的結晶體粉末,味道微苦。
阿莫西林的抗菌效果主要由6-氨基青霉烷酸(無側鏈青霉素,6-APA)中的β-內酰胺環結構起作用。β-內酰胺環可選擇性地結合細菌內膜的靶位點,對細胞壁的黏肽合成酶活性加以抑制,影響細胞壁黏肽合成,從而使細菌細胞壁無法正常合成,最終細菌會因細胞壁缺損而膨脹破裂。由于AMO是一種半合成的青霉素,所以其抗菌活性、抗菌譜基本上與氨芐西林一致,但是阿莫西林在耐酸性方面,作用明顯強于氨芐西林,同時AMO的殺菌作用也較氨芐西林更好,其半衰期在61min左右,需要指出的是,在腦膜炎的臨床治療中,不可應用阿莫西林。
1.2 藥代動力學
藥品的藥代動力學,就是指藥物在人體中的吸收、分布及代謝情況。據臨床觀察、測量顯示,AMO在人體體液及組織中分布良好,在口服給藥(0.5g)后,1h后的藥物血清峰值就能達到同劑量氨芐西林的2.5倍(10μg/ml)。肌肉注射及快速靜脈注射給藥方式,所檢測到的血藥濃度與口服給藥大致相同,但是口服給藥5h后,要清除AMO半衰期所需時間,則比肌肉注射及快速靜脈注射給藥更長。AMO主要由腸胃道吸收,并且腸胃道食物不會對AMO的吸收產生明顯影響。藥物在被吸收后,會廣泛分布于肺、腎、肝、肌肉等部位,少量藥物也會隨淚液、唾液、汗液、乳汁排出。AMO在血液中的半衰期約為1h,其會在服藥6h后,大部分隨尿液排出,少部分由膽道或肝臟排泄。
2 抗菌類藥物的臨床使用
2.1 聯用建議
AMO與梭甲半膚氨酸聯合治療急性發作期慢性支氣管炎,控制發作的關鍵在于合理的抗感染治療。與單用阿莫西林相比,阿莫西林與甲半胱氨酸聯合用藥在支氣管分泌物中的藥物濃度明顯更高。這兩種藥物在藥代動力學上具有協同作用,梭甲半膚氨酸能使阿莫西林更易透過血氣屏障,提高藥物在呼吸道分泌物中的濃度,從而加快殺菌速度和效果。此外,大量的臨床實踐也證實,AMO治療傷寒桿菌感染引起的心臟內膜炎、傷寒,也具有顯著的效果。
2.2 合理用藥建議
針對阿莫西林藥品藥性以及相關藥理作用,醫療人員必須把握正確的用藥方式,有效發揮其具有的良好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在使用合成型的抗菌藥物與抗生素時,更要關注用藥工作要點,首先需要對各類具有抗菌類型的西藥具體對應的適應癥進行認識,根據患者感染部位的狀況來使用可發揮藥效的抗菌藥物,利用現代化醫療設來獲取患者的致病菌病原信息,幫助患者進行藥物敏感測試,對預設藥物治療方案加以調整,達到合理使用抗菌藥物的面對。在治療存有病毒性感染疾病的患者時,不可應用抗生素藥物,否則患者的疾病不僅不能被治愈,同時還會新增不良反應,常見的不良反應包括腎功能受損以及二重污染。
在應用抗菌藥物時,要精準把握劑量,保持科學的治療療程,同時也不能出現用藥劑量過多的情況。患者的患病情況出現變動后,需積極調整用藥劑量與用藥方式,如果患者的用藥劑量過大,很容易形成毒性反應;如果給患者使用的劑量過少、用藥時間過短,患者存在的感染問題不能被有效消除,病情還會有復發的可能性。
在應用抗菌西藥時,必須把握幾個基本原則,醫療人員需盡量地確定感染類疾病的具體病原學診斷情況;患者在使用某一種抗菌藥物前,必須預先掌握相關的藥動學理論、藥物實際適應的病癥以及實際的抗菌活性情況,參考藥物帶給患者的具體不良反應來制定用藥方案;除了掌握藥物的基本信息之外,還需對患者的情況有極為全面的認識,包括免疫力、病理情況以及生理情況等,結合患者的多種情況來有效應用藥物。根據抗菌素的使用要求來合理運用這種特殊化的抗菌藥品。在制定給藥方案時,要全方位地將藥物治療療程以及具體的給藥劑量加以確定,在用藥的過程中,還要關注綜合治療需要。
2.3 藥物不良反應分析
醫療人員不僅需要對藥物的基本藥性藥理有充分認識,同時還要掌握藥物給各種不同人群帶來的主要不良反應,謹慎使用各類具有抗菌效用的藥物。結合阿莫西林這種藥物來看,其可能給患者帶去的實際不良反應極多,具體體現在身體多處部位。
阿莫西林在臨床應用中具有耐受性好、副反應少的特點,但在實際應用中,仍然不可避免地會出現各種各樣的胃腸道反應(如嘔吐、腹瀉、惡心等)、肝腎功能異常、過敏等副反應,一些患者在用藥后還可能發生中樞神經系統副反應,如失眠、嗜睡、頭昏等,以及血液系統副反應,如血小板增多、白細胞減少等。AMO還可引起哮喘、藥物熱等不良反應。部分患者可能有血清轉氨酶升高現象,極少數患者可能有白細胞降低、嗜酸粒細胞增多現象。
2.4 用藥注意事項
以阿莫西林這種抗菌藥物為例,分析使用該種抗菌藥物時的特殊注意事項。如果患者本身對青霉素以及頭孢菌素存有過敏的情況,不能使用阿莫西林藥品。在給情況較為特殊的患者使用阿莫西林藥品時,必須嚴格把握藥品用量,包括處于哺乳期的婦女以及孕婦,患有腎病以及結腸炎的患者不能隨意使用阿莫西林。還有一部分患者是被禁止應用阿莫西林藥品的,一些存在肝腎功能問題的患者在應用青霉素藥物之后,會形成黃疸的問題。如果需要長期使用阿莫西林藥品,患者必須要定期進行檢查腎功能與肝功能,借此來維持用藥的安全性。
3 結束語
抗菌類西藥在臨床治療工作中可發揮出良好的應用效果,但是部分地區出現了濫用抗菌西藥的現象,醫生應當增強責任感,杜絕在治療過程隨意給患者使用藥物,在運用各類西藥以及中藥藥品時,均需堅持合理的用藥原則,根據抗菌西藥的具體藥性特點以及患者的患病情況,將抗菌類西藥的作用有效發揮,醫院還要加強對這類藥品的管理工作,監督醫療人員合理運用藥物。
參考文獻
[1]王艷.抗菌類醫藥的藥理藥性及合理用藥中的臨床分析[J].首都食品與醫藥,2017(16).
[2]吳紅亮.抗菌類西藥的藥理藥性及合理應用探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7(67).
[3]趙仲祿,文俊,王彥,戚宏云,鄧旦,馬國棟.抗菌類中藥藥理藥性分析[J].心理醫生,2017,2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