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軍偉
摘 要:想要使得社會用電的需求得到滿足,促使電力系統更加穩定的運行,就要保證變電檢修工作開展的有效性。當前,在狀態檢修模式下應用的變電檢修技術是變電檢修行業的主要發展趨勢。因此,本文主要對于主變壓器的檢修、帶電作業、處理變電設備的熱故障以及設備的維護等狀態檢修模式下變電檢修技術的實際應用進行分析。
關鍵詞:狀態檢修;變電檢修技術;變壓器
隨著我國社會的飛速發展,社會整體的用電需求量不斷提升,也給電力系統的運行帶來了極大的挑戰。在電力系統運行的過程中,必定會產生一些故障,在對企業經濟利益造成影響的同時,還會威脅人們正常的生產生活。因此,必須要對電力系統檢修工作進行足夠的重視。當前,狀態檢修作為電力行業發展趨勢受到了極大的關注,通過對此技術的應用,能夠確保電力系統動態檢驗和監測需求的滿足。
1 變電技術的發展現狀情況
目前,狀態檢修模式在快速的發展背景下,已經在變電設備運行維修工作中進行了普及,比如高壓開關的設備、繼電保護設備等等。其中,繼電保護設備的故障類型主要產生在二次回路中。因此,想要實現繼電保護設備的有效維修,就要對以下問題進行足夠的重視:首先,有關技術人員要充分的評估繼電保護設備實際的運行情況,通過對評估結果的有效分析,從而對對應的狀態檢修方式進行選擇與應用。在開展狀態檢修時,還要對具體情況進行分析,避免對繼電保護設備造成干擾與影響。其次,要定期的檢測繼電保護中經常發生的問題,使得繼電保護檢查工作得到強化。但還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監測高壓開關設備實際的運行情況,并將設備實際的運行情況當做根本依據,開展分類統計與研究工作。
2變電設備狀態檢修的重要價值意義
2.1降低設備維修的成本
大部分的變電站應用的都是定期檢側設備的檢修方法,其雖然具有高效率與安全性較強的優勢,但若定期的檢修各種變電設備,會提升變電站的維修成本,對于變電站實際的經濟效益造成影響,設備狀態檢修和定期檢修有很大的差別,其實在設備運行的過程中進行檢修的,能夠對于設備產生的各種問題進行準確的判斷,也能夠有效預側可能出現的各種故障問題,在確保變電維護人員安全性的同時,也能夠降低設備的維修成本,極大程度的提升了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2.2設備的使用年限能夠延長
應用狀態檢修模式對于變電設備進行檢修,能夠實現對于變電設備使用現狀的實時監控,并且可以對于各種變電站設備有關數據進行準確記錄,并且對于有關數據指標進行調整,確保變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但是由于所有變電設備其都是存在一定的使用年限的,但是卻不是每一個設備都可以用到預期的使用年限的,很多設備由于質量、使用與維護等問題,可能在較短的時間內就會被淘汰。但是若對于狀態檢修模式進行應用,能夠有效的防治設備發生安全問題,延長設備的使用壽命,提升電力企業的經濟效益
3.狀態檢修模式下的變電檢修技術的應用措施
3.1電力變壓器的在線監測
對于變電系統而言,電力變壓器一般的運行狀態有保護裝置、設備溫度、變壓器內部異常等幾個方面的狀態。在開展監測工作的過程中,主要的判斷依據就是電壓測得的電流、內部絕緣油的溫度情況與壓力釋放閥的實際狀態來。而若應用現代信息技術,就要對于數據采集與分析系統進行使用,從而更加準確的得到上述的內容,并且能夠進行比較全面的分析結果。
比如,在對內部異常狀態進行監測的過程中,就能夠利用傳感器與超高頻法實現在線監測工作。通常而言,變壓器內部主要體現出的異常狀態就是局部放電,這可能是由于絕緣材料的老化以及安裝問題導致的,在高壓作用的影響下,絕緣材料瞬間就被擊穿,導致設備發生故障問題。而應用信息技術的在線監測技術,超高頻法能夠對于放電情況進行實時的監測與判斷工作。特別是高頻傳感器應用的是內置式的傳感器設備,其安裝位置在變壓器開窗的地方。傳感器利用通信接口和以太網實現連接,就可以有效地將變壓器內部在放電時產生的電磁信號向以太網中進行傳播,之后通過轉換器向上機位進行傳輸,通過軟件分析技術有效判斷傳感數據。局部放電工作站是上機位中核心的分析單元,其主要工作就是對于放電量的有關數據進行全面的分析與處理。在工作過程中通常會將數據內容當做基準,有效繪制放電的圖譜,對于放電特征的數據進行歸納總結,同時和常態數據開展對比工作,對于內部的放電故障種類進行對比,將其當做典型故障儲存在數據庫中,給以后的故障檢測提供實例。
3.2斷路器的在線監測
對于變電系統而言,高壓斷路器能夠確保變電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但還要設定其電壓與頻率,確保和交流開關間可以進行聯動。對于斷路器狀態進行的監測實際上就是對于斷路器機械性能的監測檢修,在對斷路器開關的開合情況進行分析以后,能夠發現高壓線路停運帶電間的關系,實現對于變電設備運行狀態的判斷。
在變電設備運行時,斷路器各種機械特性體現在:開合閘的時間、最大速度以及平均速度等數據中。因此,在狀態檢修檢測過程中就要對相關數據參數進行足夠的重視。通常主要對于霍爾電路的傳感器設備進行應用,開展電流監測工作,對于分合閘線圈的特征進行掌握。在進行監測時,霍爾電路傳感器使用電流補償器就可以得到相關的檢修缺陷數據,實現對于電流線圈與動作時間的有效計算。計算結果利用狀態檢修終端進行顯現,狀態檢修人員在分析相關計算結果以后,就能夠有效的判斷分析存在的缺陷問題。
3.3電容設備的在線監測
電容設備作為變電設備中故障率發生較高的設備類型,其主要原因在于電容設備數量過多,例如無功補償設備以及CT設備等等,其在運行時極易被環境與層間短路等所影響,就會有絕緣能力低的現象出現,導致系統故障的發生。電容設備絕緣情況的好壞決定了設備能否得到穩定的運行,在外力作用的影響下,若產生絕緣缺陷問題,tanb就會快速增加,使得設備內部的熱量積累現象比較嚴重。受到此問題的影響,絕緣設備中部分的薄弱環節就會有擊穿風險的產生,使得介質發生一定的變化。所以,就要利用傳感設備實現對于介質損耗的在線監測,更好的判斷電容設備的運行狀態。
4 變電設備運行的監控和維護工作
變電設備在運行的過程中,有關人員需要實時的監測變電設備實際的運行情況,若發現其存在某些問題要及時的進行掌握與解決,實現對于變電設備故障的有效控制,避免影響范圍的擴大。比如,電力企業要在變電設備的各個位置對于安全熱能感應以及反饋裝置進行安裝,通過對于通信網的有效構建,確保變電設備運行數據可以進行實時反饋。若變電設備運行狀態發生改變,就會響起警報,自動的進行處理與反饋。
此外,若工作人員發現變電設備的表面有腐蝕情況的出現,也要及時的對損壞的部件更換。在處理結束以后,還要重新的檢測設備的運行情況,確保變電設備運行的穩定性。并且,有關工作人員不能放松對于變電設備的日常檢修工作,準確及時的配出變電設備中存在的各種安全隱患問題,使得變電設備能夠安全穩定的運行下去。
綜上所述,電力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若想要贏得發展先機,就需要減少停電的時間,確保變電設備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基于此,狀態檢修模式下變電檢修技術就受到了電力企業的極大關注。通過本文的研究能夠發現,狀態檢修下的變電檢修技術的應用,不僅極大程度的縮短了檢修停電需要使用的時間,更是促使電力企業整體經濟效益的提升,使得社會對于電力資源的實際需求得到了充分的滿足。
參考文獻:
[1]趙偉丞,劉日昇.基于狀態檢修模式下的變電檢修技術[J].科技風,2018(28):173.
[2]陳威.狀態檢修模式下變電檢修技術的相關探究[J].低碳世界,2018(08):95-96.
[3]周冬玲,王曉民.基于狀態檢修模式下探析變電檢修技術的研究[J].電子制作,2018(16):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