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全思
摘 要:隨著互聯網的不斷普及,企業充分了解互聯網思維在企業思政工作中的重要性。互聯網思維為企業政工工作帶來機遇,使思政工作更加高效,更受歡迎,更符合需求。同時,它也帶來了挑戰,很難控制網絡輿論和管理信息。文章分析了互聯網給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探討了互聯網思維在企業思政工作中的創新應用。
關鍵詞:互聯網思維;企業思政工作;創新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使得信息的傳播變得更加迅速,溝通渠道也越來越廣泛。將出現因特網作為終端的無線移動設備以及以個人為中心的“新媒體”。因此,要有效開展思想政治工作,必須結合新媒體的特點,應用互聯網思維,創新企業思政工作方法,切實為企業提供服務。
一、互聯網給企業思政工作帶來的挑戰和機遇
(一)面臨的挑戰
隨著互聯網的迅速普,人們已經進入了各種社交媒體應用,例如:微信,微博, QQ,手機終端等,豐富多彩的網絡已成為當前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不可回避的現實,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帶來新挑戰:
1.負面信息和想法的影響。在開放和虛擬的互聯網環境下,來自國外的一些不健康的想法和價值觀已經侵入了網絡,它對企業的思政工作造成了一些不利影響。員工充滿了個人主義細想,自身利益和享樂主義的思想傾向,威脅著企業文化。此外,網絡的開放性和虛擬化功能不可避免地受到各種虛假信息,謠言等的影響,甚至是對他人的人身攻擊。這極大地干擾了企業的正常秩序,干擾并影響了員工的正常情緒和心理。它混淆了員工的視聽,不利于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正常有效發展。
2.員工使用互聯網發布有關公司的負面評論。互聯網使每個人都成為自由出版商,一些企業員工在網絡上表達了自己的片面認知和負面評論。用微博,微信群,QQ群等表達內心的不滿和消極的片面評論。企業員工之間的快速傳播和傳播對員工的心理和思維產生了欺騙性的影響,這不利于企業思政工作的正常進行。
3.影響員工正常工作。一些企業員工沒有正確處理工作與網絡之間的關系,并且在玩網絡游戲,網上購物,在線聊天等方面沉迷于大量時間。工作時間也是手機不會離開,并且不會將網絡與自己的工作聯系起來,使網絡成為工作,研究和學習的重要位置和場所。相反,移動電話用于查看由朋友圈轉發的各種消息,這占用了大量的工作時間,這導致正常工作受到影響。
4.企業思想政治事務的網絡能力仍然不足。企業的思想政治教育通常利用報紙,廣播,新聞,知識競賽等活動向員工進行思政教育。網絡思想政治管理能力仍存在諸多不足。缺乏對企業職工的吸引力。
(二)存在的機遇
1.拓展了企業思政工作的空間。在網絡的支持下,微信,微博,QQ等新媒體為企業思政工作開辟了新領地。它可以隨時隨地為企業思政工作提供空間和平臺,使原有的企業思想政治教育能夠突破時間和地域的局限。以互聯網為紐帶,實現了企業思政工作的拓展和延伸,促進了企業思政工作的多元化。
2.提升企業思政工作的效率。互聯網為企業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一個基于信息的三維數據網絡,互聯網思維基于其網絡化機制和方法。它減少了企業思想政治工作中人員冗余,管理效率低,成本高的問題。
3.提升思政工作的及時性。以多方面的方式傾聽員工的意見和呼吁,及時與員工溝通和溝通。將單向企業思想工作轉變為雙向,多向互動溝通,使企業思維更貼近大氣,反映民主多元化的商業思想政治工作。
二、互聯網思維在企業思政工作中的應用
(一)利用互聯網思維“020”模式
在線構建公司內部網,企業微信公眾平臺,政治手機短信平臺,“新聞視角”等信息平臺的“信息學習區”,在線利用媒體優勢和輿論立場,大力宣傳和倡導典型人物和模范角色,并將這種“積極能量”傳遞給更多員工:在線員工也可以向我們提出問題,從工作站的位置到孩子賬戶的實施,到公司的戰略方向和薪酬政策。我們及時當好“解惑者”和“疏導者”。離線思想政治工作者有效地解決了“負能量”,通過心理咨詢消除了員工之間存在的負面思想。在這種情況下,“負能量”轉化為積極的“正能量”。在線問題可以在分支機構定期會議和行政周會議中實施。線上線下相結合形成協同作用,促進各級管理部門和行政人員認真履行思想政治工作。
(二)構建及時有效的管理信息反饋機制
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采取面對面討論的形式,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間經常存在難以逾越的障礙。工人們不愿意說出最真實的想法,這給思想政治工作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微信環境中的通信和通信的虛擬性和匿名性使人們彼此更加親近。在線平臺上員工的虛擬環境可以更真實地揭示個人感受和呈現個人想法。在山西微信公眾平臺的“你問我”部分,我們可以匿名提出有關生活和工作的問題。思想政治工作者及時回答和引導問題,加強與員工的實時互動。把很多思想上的隱患消除在了萌芽狀態。同時,通過對員工提出的不同問題和意見的分析,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了解員工思維的動態。及時,個性化,有針對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提高了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
(三)充分展示人文關懷,營造良好的文化氛圍
“大政治工作”模式形成了黨委,支部,黨員,群眾服務的模式,有效地進行了慰問和援助。增加員工的認同感和歸屬感,使思想政治工作充滿服務和人文關懷。“以開放的心態接納,以探索的精神求知”學習理念,企業品牌和文化傳播更加廣泛,有效地擴大了企業品牌的聲譽和認知度,為企業發展營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圍。
(四)充分利用網絡資源
1.科學利用資源。在傳統的思想政治工作中,學習材料的集中分散,緩慢,網絡資源豐富,多樣,與時俱進。利用互聯網上的思想政治信息,可以極大地豐富企業思想政治工作的內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穎性,趣味性,生動性和吸引力。在思想政治內容的推動下,根據互聯網點對點傳播的本質,有針對性地實現一對一的推動。一方面,它遵循大政策的國家主題,另一方面,它針對年輕人,女性員工,干部和退休員工。可以設計出更符合需求的思想政治內容,使思想政治宣傳教育更容易消化和吸收。
2.關注網絡的輿論和判斷,控制企業政治工作者的健康取向。在突發公共事件中,為了避免因網絡混亂引起的社會動蕩,企業思想家必須及時占據輿論的制高點。控制話語權,成為“意見領袖”。在日常生活中,我們必須通過QQ,微信,電子郵件等與員工溝通,了解員工的思維趨勢,及時發現不良信息的來源。特別是,我們必須引導員工建立在網絡上自我分析和建立不良信息跡象的能力。科學地判斷用于承認是非,惡意推測和混淆人的信息,以免效仿,堅持社會主義價值觀的立場,利用積極的能量來對抗互聯網的邪惡勢力。
3.培養互聯網人才。要完善人才激勵機制,創造人才培養的人才環境,吸引人才。培養一支具有強大運營能力和應用新興技術和網絡工具能力的新員工隊伍。同時,通過完善工作機制,政治工作者推動和提高信息工作者的能力,從建設信息化人才隊伍開始。引導和推動政治信息化建設的不斷完善和發展,把加強政治建設的水平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三、結語
總的來說,將互聯網思維融入企業思政工作是企業發展的必然,這是時代發展的潮流。因此,在思想政治工作中,我們要不斷完善和創新,積極引入新的元素,始終保持思想政治工作的生機和活力。
參考文獻:
[1] 張夢彤.馬克思主義大眾化在當今新媒體時代的傳播路徑[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 2016(3):132.
[2] 郭志強.淺議企業管理與思政工作的創新[J].東方企業文化,2012(16).
[3] 王金普.改制企業思政工作創新與實踐[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