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利
摘 要:本文闡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與戰略布局等八大方面來描述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小康社會 共同富裕 生態文明 依法治國 新型國際關系
目前,我國堅持以習近平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走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堅持以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等理論,創立了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簡介
2017年10月18日,在中國共產黨第十九次全國代表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首次提出“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 的行動指南。2018年3月11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理論淵源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內容十分豐富,涵蓋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等各個方面,構成了一個系統完整、邏輯嚴密、相互貫通的思想理論體系。黨的十九大報告用“八個明確”概括了這一重大思想的主要創新觀點。
(一)明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任務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現代化是近代以來中國人民不懈的追求,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是近代以來中華民族最偉大的夢想。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核心內容,中華民主偉大復興是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形象表達,兩者在本質上是一致的,根本目的都是為了實現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需要明確的是,我們要搞的是社會主義現代化,而不能搞西方模式的現代化。這個現代化只有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才能行得通、走得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只有堅持現代化的奮斗目標才能得到更好堅持和發展。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從十九大到二十大,是“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歷史交匯期。我們既要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又要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基本實現現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發展的戰略安排。
(二)明確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發展,我國穩定解決了十幾億人的溫飽問題,總體上實現小康,不久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廣泛,不僅對物質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長。同時,我國社會生產力水平總體上顯著提高,社會生產能力在很多方面進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問題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這已經成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約因素。必須在繼續推動發展的基礎上,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大力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更好滿足人民在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等方面日益增長的需要,不斷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全體人民共同富裕。
(三)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總體布局是“五位一體”、戰略布局是“四個全面”,強調堅定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形成并積極推進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形成并積極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四個方面”戰略布局。“五位一體”和“四個全面”相互促進、統籌聯系,深化了我們黨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是事關黨和國家長遠發展的總體戰略。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必須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更加自覺地增強“四個自信”,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保持政治定力,堅持實干興邦,始終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四)明確全面深化改革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黨的十九大指出:“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改革開放只有進行時,沒有完成時,現在,改革已經進入深水區和攻堅期,必須勇于自我革命,敢于直面問題,敢于啃硬骨頭、闖難關,堅決破除一切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體制機制弊端。全面深化改革的總目標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五)明確全面推進依法治國總目標是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全面依法治國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和重要保障。全面依法治國,必須把黨的領導貫徹落實到依法治國全過程和各個方面,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完善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體系,建設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理論。要加快形成完備的法律規范體系、形成完善的黨內法規體系。全面依法治國是國家治理的一場深刻革命,必須堅持厲行法治,推進科學立法、嚴格執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要在全社會牢固樹立憲法法律權威,弘揚憲法精神,任何組織和個人都必須在憲法法律范圍內活動,都不得有超越憲法法律的特權。
(六)明確黨在新時代的強軍目標是建設一支聽黨指揮、能打勝仗、作風優良的人民軍隊,把人民軍隊建設成為世界一流軍隊,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支撐。聽黨指揮是人民軍隊的建軍之本、強軍之魂,必須堅決貫徹黨對軍隊絕對領導的根本原則和制度,堅決聽從黨中央的中央軍委指揮;能打勝仗是核心,必須始終聚焦備戰打仗,鍛造召之即來、來之能戰、戰之必勝的精兵勁族;作風優良是保證,必須培養有靈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革命軍人,鍛造鐵一般信念、鐵一般紀律、鐵一般擔當的過硬部隊,永葆人民軍隊的性質、宗旨、本色。要堅持政治建軍、改革強軍、科技興軍、依法治軍,堅持走中國特色強軍之路,全面推進國防和軍隊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把人民軍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軍隊。
(七)明確中國特色大國外交要推動構建新型國際關系,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當今世界,各國相互依存、休戚與共。沒有哪個國家能夠獨自應對人類面臨的各種挑戰,也沒有哪個國家能夠退回到自我封閉的孤島。中國始終不渝走和平道路、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堅持正確義利觀、推動建設相互尊重、公平正義、合作共贏的新型國際關系。中國尊重各國人民自主選擇發展道路的權利,維護國際公平正義,反對把自己的意志強加于人,反對干涉別國內政、反對以強凌弱。中國秉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倡導國際關系民主化,堅持國家不分大小、強弱、貧富一律平等。中國愿與各國人民同心協力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
(八)明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征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最大優勢是中國共產黨領導,黨是最高政治領導力量,提出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突出政治建設在黨的建設中的重要地位。中國共產黨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體系、幸福所系。黨政軍民學,東西南北中,黨是領導一切的,是最高的政治領導力量,各個領域、各個方面都必須堅定自覺地堅持黨的領導。黨的政治建設是黨的根本性建設,決定黨的建設方向和效果。保證全黨服從中央,堅持黨中央權威和集中統一領導是黨的政治建設的首要任務。要自覺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看齊意識,認真貫徹落實新時代黨的建設總要求,堅定執行黨的政治路線,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在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政治原則、政治道路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等等。
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和人民實踐經驗和集體智慧的結晶,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必須長期堅持并不斷發展。這一重大思想開辟了馬克思主義新境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境界、黨治國理政新境界、管黨治黨新境界,使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實現了一次新的飛躍、達到了一個新的起點。
參考文獻:
[1]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
[2]習近平說,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全黨全國人民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的行動指南,2017年10月18日
[3]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修正案,2018年3月12日
[4]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明確了這8點!2017年10月18日
[5]深刻領會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王小暉,2017年11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