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陽
摘 要: 本文首先對CPC分類定義進行了簡單地介紹,并結合實際案例展示了采用CPC分類體系對文件進行分類及檢索的過程,主要涉及程序控制領域中插件相關的CPC分類號的檢索,體現了CPC分類更加準確和利于檢索的特點。
關鍵詞: CPC分類體系;程序控制領域;檢索
1 CPC 分類定義
為了清楚地解釋如何對特定技術領域的文檔進行分類和檢索,EPO和USPTO兩局在CPC系統中指定了“定義”文檔。該文檔是在CPC框架中,EPO分類專家在各自的技術領域中使用的一種文檔編譯分類規則,它將在EPO和USPTO內部使用,目前公眾僅能獲得部分分類號的定義,對于程序執行領域涉及相關分類號的定義文檔已經向公眾公開。
下面是程序執行的CPC分類號G06F9/44的定義:
--G06F 9/44
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mes
--Definition statement
This subgroup covers: Execution of a single program.
--References relevant to classification in this group
分類的相關參見指明了本小類/組分類范圍不包括的技術主題,從而可能導致分類位置范圍的變化。
--Glossary of terms
In this subgroup, the following terms (or expressions) are used with the meaning indicated:
上述術語表對類名或定義陳述中出現的重要的詞和短語進行定義,要求術語更精確或受限制的方式使用,從而使CPC分類定義提供了更細致的術語定義。
2 CPC分類號在程序控制領域中的應用
在本部分中,將采用實際案例來展示使用CPC分類體系對專利申請進行分類以及檢索的過程。一般而言,對專利申請進行分類主要包括五個步驟:理解申請文件,確定待分類的技術主題,選擇可能涉及的分類位置,分析并選擇分類號,以及確定分類號。下面通過一個具體案例來展現CPC分類號在實際檢索中的應用。
【案例】
申請號:2014103640334
權利要求:
1. 一種插件編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檢測輸入的指令;
若檢測到指示對第一插件進行編輯的指令,則:
獲取插件外觀素材列表;
展現獲取的所述插件外觀素材列表;
確定用戶從所述插件外觀素材列表中選擇的素材;
根據確定的素材,更新所述第一插件的外觀。
對于本案,分類員給出的IPC分類號是G06F9/44,其含義是“用于執行專門程序的裝置”,分析該IPC對應的CPC分類號細分,發現與插件相關的分類號:
G06F9/4413 …..{即插即用(PnP)}
然而,本申請中所指的插件與該分類號下的插件是兩種不同的物體,本申請的插件指的是擴展的軟件程序,而該分類號下的插件指的是一種外圍設備。因此,用該分類號進行檢索不準確,所以對分類號的理解不能停留在字面上。
在未找到合適的CPC分類號的前提下,審查員通過關鍵詞和IPC分類號進行了檢索
通過該式進行檢索時,發現了一個相關的CPC分類號
G06F9/4443 …{用于用戶界面的執行機制}
通過該分類號繼續檢索:
在上表的檢索式5中,我們獲得對比文件US2009103144 A1。從上述檢索過程中,我們可以發現,在未獲取較準確的CPC分類號時,可以先通過相關聯的IPC分類號和關鍵詞檢索,在檢索過程中,關注與本申請相關聯的CPC分類號,再利用該CPC分類號進一步檢索,將會提高檢索的效率和準確性。
3 總結
CPC分類體系吸收了ECLA分類體系和USPC分類體系的優點,并在IPC和ECLA分類體系上進行了細分,使得各個分類號下的文獻主題更加明確,界限更加清晰。從上述案例中,我們可以發現找到準確的CPC分類號,的確有助于提高檢索效率和檢索精準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