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首先闡述了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通過案例分析的方法分析得出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以期為提高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提供可行的建議。
關鍵詞:上市公司;企業社會責任;信息披露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企業逐漸意識到要想實現自身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上市公司作為企業中的“領頭軍”,更應當在履行社會責任方面做出表率。
一、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概念
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是企業系統性的披露其在運營過程中對社會履責的理念、實踐及績效,是實現企業與利益相關者全面溝通與交流的重要工具。就披露內容而言,大致來說包括披露的原因、目標、標準、內容、監督等。就披露形式而言,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形式包括三種,第一種是發布單獨的社會責任報告;第二種是在企業年報中加以說明;第三種是在企業官網進行相關說明。
二、國家電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案例分析
(一)案例
1.國家電網公司簡介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是國有獨資公司,主營業務是投資、建設、營運電網,成立于2002年。公司經營范圍廣泛,覆蓋了我國26個省(自治區、直轄市),供電人口超過11億人,承擔著電力供應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的重大任務。
2.國家電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概況
國家電網于2006 年發布了首份社會責任報告,到2017 年已經持續堅持了十二年。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都可以在公司的官方網站上進行查閱與下載。自 2007 年起,國家電網對發布的社會責任報告開始進行第三方審驗。十二年來,國家電網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不斷地進行創新、完善,已經形成了一個相對穩定的披露模式。國家電網 2017年社會責任報告主要分為六大部分,第一部分為報告概況、第二部分為履責意愿、第三部分為履責行為、第四部分為履責績效、第五部分為履責承諾、第六部分為報告對標。
國家電網公司在披露過程中也存在著一些不足:
第一,在披露社會責任報告時,國家電網公司有選擇的進行披露,且內容不完整。縱觀 2017 年報告全篇,都是公司認真領會和落實相關政策的要求,綠色環保,節能減排等正面信息,但是企業做的不足的地方、卻沒有提及。報告中存在部分內容較為空洞、回避敏感信息和負面信息等問題,使得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流于形式,成為了一種變相的宣傳手段。
第二,報告中的信息主要為定性描述,加之以定量描述。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信息多數是用文字、圖片等方式表述出來的,用概括以及總結的方式對以前的成績和往后的目標進行介紹,使得報告的相關性和可讀性有所降低。
第三,第三方審驗沒有堅持下去。可以看到國家電網公司在2006-2014年社會責任報告都進行了第三方審驗,但是2015-2017這三年的報告卻沒有進行第三方審驗。
(二)案例啟示
通過對國家電網公司這一案例的分析,我們可以從中得到以下的啟示:
一是強化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意識,端正履行社會責任的態度,明確公司進行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是為了與企業利益相關者更好的進行溝通。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必然存在做的好的地方和不足的地方。不應只披露正面信息,對負面信息避而不談。
二是增加社會責任報告的定量描述,在編制社會責任報告時,應盡量減少文字描述這樣主觀性的內容,多用數據說話,增加不同年份的對比或者和不同企業的對比,這將很大程度上提升報告的可讀性和有用性。
三是堅持進行第三方審驗,獨立的第三方審驗不僅確保了報告的完整性、合理性、公允性,同時也使得社會公眾能夠更好地對企業的披露行為實行監督,使得報告內容更加真實可信。
三、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改進建議
本文選擇國家電網公司作為案例研究對象,原因在于其是第一家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央企,在其行業內以及在更大的范圍都起到了一定的表率作用。以小窺大,下面將從政府機構和上市公司這兩者出發,對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提出建議。
(一)對政府機構的建議
第一,加強政府的監管力度。我國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缺乏有關法律法規的明確規定和指引,與此同時社會各界力量的監督和倡導也不足。在這種情況下,更加需要政府出臺制定相關硬性的制度法規并且呼吁社會各界更好的發揮倡導與監督作用,探索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之路。監督工作可以由財政部、證監會等機構來負責,這樣會使得我國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更加規范。
第二,加強對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的理論研究。我國學術界及有關機構對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尚處于認識和探索階段,還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因此對實踐的指導的效果是有限的。企業社會責任依據的方法及理論基礎由于其內容廣泛的特性,因此比傳統會計更為多元,不同企業披露的內容也千差萬別,缺少規范。因此,政府等機構同學術界應加快研究,從理論上解決這個問題的核算和計量,這樣才能有可行的會計方法和實務操作,使得企業在披露時有據可依,還會增加利益相關者獲取的信息的價值。
第三,建立第三方審驗制度。我國只有少數上市公司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經過第三方的審驗。因此第三方的監管部門應當肩負起監督的職能,增強監督意識,加強監督和審驗力度。為了保障信息的真實性,社會責任會計信息也應當經過第三方的審驗。可以進行第三方審驗的部門很多,一是會計事務所等機構,二是政府的審計部門,三是企業自身的內部審計部門。因此,為了提升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客觀和準確性,應當制定相關的審驗制度,并且要嚴格執行,使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披露逐步規范化、統一化。
(二)對上市公司的建議
第一,加強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的意識。上市公司應該意識到承擔相應的社會責任是必須做的,這對于企業的長遠、可持續發展具有重大意義。應該加強對企業人員進行相關培訓,讓企業意識到為了企業長足發展和社會的總體效益,披露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是十分必要的。上市公司應不斷努力,這樣不但能滿足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和期待,在這個過程中也能使管理層看清企業的優勢和劣勢,這樣報告的價值才能充分發揮。與此同時,也要多借鑒其他國家的先進經驗,不斷提高披露水平。
第二,加強社會責任會計定量信息的披露。我國目前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大多基于非會計基礎,描述性文字和圖表偏多,數字性定量內容相對而言比重不大,基本沒有專門以社會責任會計科目編制的報表。在定性描述為披露的主要趨勢的形勢下,企業應該注意到這種非定量的披露方式具有主觀隨意性,不利于信息使用者獲取有用信息,信息傳達的效率較低,利益相關者的信息需求難以滿足,使企業披露的社會責任信息可用性低,規范性不足。
第三,完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模式及內容。目前就我國上市公司的披露情況和特點來說,披露模式比較有可行性的是文字敘述的方法和改進傳統的財務報表,最好前兩者進行結合。更加提倡的就是獨立報告的方式,報告中可以加入定量信息,并輔以定性描述,形成更加完整的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體系。
參考文獻:
[1]黃群慧等.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M].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7.
[2]沈仁杰.上市公司社會責任會計信息披露問題及對策[J].現代商貿工,2016.
[3]何朱亮.國家電網公司社會責任評價體系研究[D].南京:南京大學,2015.
作者簡介:
任紅瑜(1997—),女,山西臨汾人,山西財經大學2018(會計學)學術碩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會計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