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豪
摘 要:"網紅"現象的火熱傳播已經在互聯網上形成一種媒體景觀。"網紅"的生產與發展必將對社會帶來一定的影響。人們應當正視"網紅"促進作用。本文將從目前重慶"網紅"旅游的現狀著手,分析"網紅"旅游存在的問題,解決"網紅"旅游后續發展問題。
關鍵詞:"網紅"旅游;存在問題;后續發展
不知在何時起,網紅風就刮到的旅游圈,一些“網紅”景點,從一開始的不出名,但貼上個性標簽后,便有“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模樣。不排除其中有些景點確實有韻味,但是多數“網紅款”都是在濾鏡下展示的效果。它們之中,有的徒有噓頭,熱衷于炒作“最美小鎮”、“最美客?!薄ⅰ白蠲郎椒濉?,結果尋覓而去一看,不過平平無奇;有的只是想蹭一蹭熱搜,小“西湖”、小“西藏”、東“青海湖”、等平平爆出,但現實差距遠遠不止“買家秀”和“賣家秀”的對比;還有的另辟蹊徑,以“不得不去的冷門美景”等激起大眾的探尋,但大部分事實是那兒是真“很荒”,基本設施全無……風起潮涌,網紅景點大有擠爆、炒糊的節奏。
前段時間:“互聯網+”的一些平臺上涌現了大量關于“洪崖洞夜景”“穿樓的輕軌”等短視頻,如“抖音”:十條“抖音”視頻,其中八條都與之有關。這些視頻給游客帶來直觀的視覺體驗,配上動感的音樂《重慶的味道》辣翻全場,極具感染力,獲得無數人的點贊。“五一”3天洪崖洞及周邊景區吸引了超14萬游客前來“打卡”。新浪微博推薦的“2018年五一小長假境內熱門景點TOP10(前十)”中,重慶洪崖洞躍居第二,僅次于北京故宮。
一、 “網紅”旅游出現的問題
(一)“網紅”景區客流壓力大
近幾年新增旅游產品,五一小長假期間,外地游客集中涌入“網紅”重慶,洪崖洞的景區客流量飽和,不得不采取只出不進的限流措施。這一方面對洪崖洞的接待能力提出了挑戰;另一方面也側面反映出重慶的旅游產品不足。新增的旅游產品少,目前支撐都市旅游的還是一些老產品,如長江索道、洪崖洞、朝天門等。有限的旅游產品不利于人流的分散,給城市一部分景點接待能力帶來挑戰。
(二)網紅景區缺少文化內涵
“網紅”套路深,莫要太當真。看看爆紅有爆冷的景點,大部分運用邏輯與其他領域“網紅”別無二致,挖掘身邊美景并給予適當的推廣,無可厚非,但全部心思用在推廣上,那是舍本逐末,難逃“見光死”的命運。通過網紅景點的串聯,如西安回民街、秦始皇兵馬俑等文化遺址構成網紅線路,形成獨特的旅游文化景觀。
(三)旅游設施設備不完善
“網紅景區”的火爆,讓不少景區在短時涌入大量游客,超出景區的承載能力,產生的問題不能忽視。以重慶洪崖洞為例,隨著在網絡上的走紅,來重慶游完的旅客增多,特別是慕名來洪崖洞的游客日益增多,景區的接待能力已經跟不上,“五一小長假期間”洪崖洞人流量暴增,造成堵車限行、停車位一位難求、垃圾遍地都是、污水處理不及時造成景點臭氣熏天等諸多問題,各種公共設施超時負荷運行,安全問題也慢慢凸顯。景區景點要有相關的設施設備也需配套,這些問題的存在,必讓游客的體驗感大打折扣。
此外,主動做好服務支撐,比如游客在馬路邊看“輕軌穿樓”,有一點安全隱患,可做好相關的服務,設置景觀臺、提供相關信息,將其產品化,延伸旅游產品。
(四)旅游交通規劃不足
“網紅”城市的交通跟不上,給游客留下不太好的印象:“公交車比較小,而且數量也不多。”交通等基礎配套設施還存在一定差距。道路不夠暢通,與旅游景點的連接也是脫節。在公共交通線路的設計上,沒有完整的線路,對旅游發展都是不利的。一到節假日,旅游大巴不足的弊端就會暴露出來,旅游大巴數量少,而且還需要調其他交通車前來支援。還認為都缺乏具有特色的觀光大巴“比如頂層開敞式的巴士,視線開闊,非常適合欣賞景色”。
四、 “網紅”旅游如何“長紅”
(一)景點之間的串聯,減少客流壓力
好的旅游體驗是需要視覺、味覺、嗅覺、觸覺、舒適覺相統一,這五個要數許多“網紅”旅游城市都缺乏。比如重慶,視覺的優勢在于立體山城結構和江岸線,味覺優勢是麻辣的火鍋,聽覺優勢是獨特的方言,但其他方面都要差一些。
在旅游發展中,吸引眼球很重要,推薦如有文藝氣息--鵝嶺二廠,自身存在的故事,見證重慶這座城市的百年滄海桑田與變遷;童話城堡--華生園夢幻城堡,tfboys歌曲中的魔法城堡,一個公主夢和王子夢;綠色屏障--石柱千野草場,比直的水杉,遠觀拍照像一個個衛士,近處拍抬手向天拍出坐進觀天的效果;特色建筑--濯水古鎮,風雨廊橋與山水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這些城市景點很好的串聯起來,減少“網紅”景點的客流壓力。
(二)挖掘文化內涵
講好“網紅”背后的故事,西安的網紅景點都有悠久人文地理優勢。在造旅游城市的過程中,我們可以把受到關注的景點進行深度挖掘,訴說背后的故事。比如文明世界的秦始皇兵馬俑、阿房宮等旅游景點的建設過程、歷史根基,形成系列故事,進行特色引導。同時,對有條件的區域做景區開發,真正做到網紅景點的持續發展。
未來,都市旅游發展也要符合游客的口味,繼續沿著這種思路,讓城市的每個資源都變成旅游產品,讓城市變成旅游目的地,而不是某個景區景點。
(三)完善旅游配套設施
“網紅”旅游景區管理制定相關景區安全責任制,明確各個安全崗位職責;旅游景區內的潛在危及游客安全的地域、通道要設明顯的警示標志;制定突發安全事故的應急措施,相應的援救措施;安排專職或者兼職安全員,負責對景區進行經常性的巡邏等,這都這是一小部分問題,在政府對于“野生景區”如何監管,防止安全事故的發生也要進一步完善,減少不必要的危險。
做好旅游景區道路與主干公路的連接,著力解決旺季游客進不來、出不去、走不動的堵車大問題。還要多建設一些智能化停車場,解決停車難。還要落實國家旅游局“廁所革命”工作部署,在景區建設廁所“干凈無味、實用便捷、免費提供”的發展建設。同時,要加強游客服務中心、通信網絡、WiFi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為游客提供便捷服務,提升游客體驗感。
(四)開通水上巴士串聯景點
打造旅游新“網紅”,加大力度完善基建設施,完善景區標識標牌設立,保證游客基本出行。從旅游產品入手,讓網紅重慶持續紅下去。重慶的網紅景點幾乎都在兩江沿線,建議可以開通水上巴士把這些景點串聯起來。一方面可以緩解陸地交通壓力,另一方面也可以給游客提供一種不一樣的視覺體驗,形成新的網紅產品。以李子壩輕軌站為例,現在很多人選擇在北濱路和輕軌站路邊看其入站,但輕軌站路邊視線不好,北濱路又太遠了,而在陽光甲板上看這風景,效果會更好。
參考文獻:
[1] 趙尚.野百合的春天有多遠?--對于“網絡紅人”現象的傳播學解讀[J].新聞愛好者,2007(04)
[2] 敖鵬.網紅為什么這樣紅?--基于網紅現象的解讀和思考[J].當代傳播,2016(04)
[3] 重慶商報.2018-5-2.重慶旅游“網紅”過后更要“長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