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時
徐冠巨,1961年7月生,浙江蕭山人,無黨派,研究生學歷,高級經濟師。現任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中國民間商會副會長。浙江省第九屆、十屆政協副主席,第九屆、十屆、十一屆、十二屆全國政協委員,第八屆、九屆、十屆、十一屆全國工商聯常委。
徐冠巨曾獲得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優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建設者、中國優秀民營企業家、全國關愛員工優秀民營企業家、浙江省勞動模范、首屆世界浙商大會杰出浙商獎、首屆“風云浙商評選”、2010風云浙商資深貢獻獎等榮譽。
徐冠巨被認為是浙商的代表人物,2003年當選浙江省政協副主席后被媒體譽為“民企高官第一人”。2018年1月30日,徐冠巨當選為浙江省出席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引 子
1978年12月,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以此為起點,中國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時期。
2018年,是中國改革開放40周年。40年來,中國各領域都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民營經濟亦迎來了蓬勃發展的年代。
改革開放的40年,也是一部當代浙商史。浙商們從心底里相信,沒有改革開放,就沒有浙商。40年來,浙商們見證著經濟社會的變遷,并在不同的領域取得了開拓性的創新和耀眼的成就,推動著時代的發展。
1986年,徐冠巨跟著父親徐傳化,借了2000元創辦了生產液體皂的家庭作坊,靠著一口大缸、一輛自行車開始創業,而這個略顯簡陋的家庭作坊就是傳化集團有限公司的前身。
歷經32年的創業創新,如今的傳化集團已成長為涵蓋化工、物流、農業、科技城、投資五大事業板塊,橫跨一、二、三產業的多元化現代企業集團,業務覆蓋全球80多個國家和地區,名列中國企業500強、中國民營企業500強。
傳化集團的不斷成長壯大,正是中國民營企業在改革開放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中展翅騰飛的一個縮影。
2018年10月24日,全國工商聯在北京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改革開放40年百名杰出民營企業家名單》,徐冠巨入選。
堅定創業信心 重視技術創新
在傳化大廈展廳入口最顯眼的地方,放著傳化集團的“鎮館之寶”——承載傳化創業記憶的自行車、加工液體肥皂的七石缸、徐傳化被寧圍鄉政府評為勞動模范的大紅花??每一件老物件都藏著一個故事,而一個個故事又清晰勾勒出傳化集團的發展歷程。
“改革開放40周年,我們是親歷者、參與者、推動者。”徐冠巨說,改革開放讓我們的思想得到了解放,我們這一代人是幸運的,碰上了這個好時代,經歷了這個好時代,且見證并參與了這個時代的發展。
回眸企業發展,不難發現一個有趣的巧合,“2000”這個數字,對于傳化集團而言,成為不可磨滅的記憶。
1986年,徐冠巨跟著父親徐傳化,靠著2000元借款創辦起了生產液體皂的家庭作坊。徐冠巨說,這條道路走得并不平坦,創辦企業,一方面是我們心里的渴求;另一方面心里也是有顧忌的。但是,最后實踐證明改革開放政策是非常正確的。
改革開放方興未艾之時,伴隨著各種思想交鋒和爭論,特別是在20世紀80年代末,關于發展市場經濟和改革開放是否要繼續的爭論甚囂塵上,也讓徐冠巨和父親陷入企業是否要繼續辦下去的彷徨。就在 1989年底,黨和政府授予了傳化集團“先進集體”的稱號,徐傳化被評為“勞動模范”,肯定傳化作出的社會貢獻,讓他們打消了顧慮,堅定了信心。
傳化集團的第二個“2000”,來源于一勺鹽。創業初期,雖然生產液體皂經濟效益不錯,但苦于自己沒有技術,讓徐冠巨和父親很難將企業生產規模繼續擴大。當時,生產液體皂的最后一道工序要依賴從外面請來的“星期天工程師”,等其將一包粉末倒入配料中,液體皂才會變得黏稠。
為了不再長期受制于人,經討價還價后,徐家以2000元買下了這個“商業秘密”。然而,讓人吃驚的是,這個神秘粉末竟是一勺再普通不過的家用食鹽。2000元買了一勺鹽,讓父子二人深受震動,也觸動了徐冠巨重視技術和創新發展的決心。自此,他開始努力自學化學知識,并為傳化集團打造出了多款拳頭產品,其中就包括獲得國家級和省級多項發明或產品獎的“901特效去油靈”。
2000年,是傳化集團值得銘記的第三個“2000”,也是傳化發展歷史中的一個里程碑。新世紀開啟之際,傳化集團以工業“反哺”農業,正式進入高科技農業產業。同時,確立了公路港的物流發展模式,啟動首個平臺建設。
不斷自我革新 推進轉型升級
徐冠巨說:“作為民營企業,我們也要隨著改革開放向縱深推進,不斷地自我革新。傳化集團這些年也在不斷學習、不辱使命、不負希望,努力跟上,與時代發展同步。”
“1992年前后,傳化集團開始打破家族企業的發展模式,邁出了企業社會化發展的第一步,開始引進社會人才,打破了傳統家族制。”徐冠巨說。
1995年后,出于對未來發展的憂患意識,傳化集團提出號召天下能者共同發展事業,自此傳化招聘應屆大學生逐步走上了規模化、系統化的道路。事實上,當傳化集團第一次嘗試從應屆大學生中招聘員工時并不順利,雖然徐冠巨親自到高校招人,還開出了優厚的工資待遇,但由于當時民營企業發展的浪潮才剛剛起來,而且傳化集團地處蕭山,愿意來的人并不多。當時,一聽說有大學生愿意到傳化集團工作,徐冠巨還親自到對方家中去接人。
企業只有把員工放在心上,員工才會把責任扛在肩上。傳化集團在構建和諧勞動關系上不斷努力,以“共創、共贏、共享”的理念,讓企業發展與員工自我價值實現同頻共振。
徐冠巨說:“正是心懷對黨和政府對感恩之情,展開了傳化集團探索和實踐民企黨建工作的歷程,并于1995年建立黨支部,1998年建立浙江省第一個私營企業黨委,黨建工作多次獲得中央領導批示,成為民企黨建工作的優秀樣本。”
近15年來,傳化集團營收、納稅、資產保持了年均20%以上的復合增長,利潤更是保持了40%以上的復合增長,員工從7000多人發展到14000多人。這背后的邏輯關鍵詞,就是傳化第三條戰略發展曲線——轉型升級。在轉型升級的浪潮中,傳化集團以應用平臺模式、共享理念、數字技術推動機制創新,以傳化物流為引領,帶動化工、農業、科技城、金融投資全面向現代企業轉型。
徐冠巨說:“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同時也迎來了數字經濟時代,面對數字化浪潮,我們要對標新時代,作為民營企業要再創體制機制新優勢,邁向高質量發展,仍以‘鳳凰涅槃的精神,堅定推進轉型升級。”
培育競爭能力 抓住發展機遇
2018年3月3日,徐冠巨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當前民營企業迎來了又一個發展的春天、迎來了新一輪發展的黃金期。徐冠巨呼吁,在新時代的黃金期,民營企業要培育自身核心競爭能力,實現高質量發展,為全面深化改革作出更大貢獻。
把握這個黃金期,搭上高質量發展頭班車,徐冠巨提出了高質量發展的變革動力:深刻理解時代的特征,成就時代的企業;抓住數字經濟的重大機遇,讓實體經濟插上數字技術的翅膀;高度重視供應鏈服務體系的構建,服務生產端提質增效降本;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唯有擁抱時代變化,化時代元素為企業發展要素,不斷構筑企業的核心競爭能力,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根本之道。”徐冠巨說,當今時代最顯著的趨勢是共享、連接、平臺化,同時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正在孕育新一輪產業革命。只有與時代共進,才能引領產業。
“過去10年,數字技術很好地服務了人們的生活與消費,未來10年,數字技術將更好地服務人們的生產與制造,抓住數字經濟的發展機遇,特別要做好‘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這篇大文章。”徐冠巨說,在“現代供應鏈”等領域培育新增長點、形成新動能能夠有效推動實體經濟發展。從當前我國大多數制造業企業來看,供應鏈服務體系是非常明顯的一大短板。由此,供應鏈體系的集成提升就顯得尤為重要。
徐冠巨認為,制造業轉型升級關鍵在于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他建議,通過大力發展生產性服務業,重塑產業鏈、供應鏈和價值鏈,為中國制造轉型升級帶來巨大動力,為提升我國企業全球競爭力作出巨大貢獻。
深化交流合作 實現共贏發展
2018年9月17日,重慶市委書記陳敏爾、重慶市市長唐良智會見了徐冠巨一行。陳敏爾說,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的重要指示精神,發揮西部大開發的重要戰略支點、“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聯結點的作用,加快建設內陸開放高地、山清水秀美麗之地。我們正發揮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通道、鐵公水空四種方式聯運優勢,加強物流通道、物流平臺、物流體系建設,運用大數據智能化降低物流成本、提升物流效率,打造內陸國際貿易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傳化集團在現代物流領域經驗豐富、實力雄厚,與重慶具有高度戰略契合。希望發揮企業優勢,加強戰略謀劃,深化在智慧物流、智慧城市建設等領域合作,實現共贏發展。
徐冠巨說,重慶區位優勢明顯,發展勢頭良好,十分看好重慶未來發展。愿深化交流合作,共同打造智慧物流網絡體系,以重慶為中心帶動西部地區物流業發展,助推重慶內陸開放高地建設。當天,重慶市政府與傳化集團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
2018年10月18日,四川省南充市委書記宋朝華在杭州會見了徐冠巨等企業家,雙方就進一步深化項目投資、加強經貿合作交換意見。宋朝華說,傳化集團是浙江的大企業,實力強、品牌響。企業已在南充投資15億元,建設川東北地區規模最大、功能最全、環境最優的一站式物流總部基地,形成了上下游完整的智能化物流鏈,帶動了南充市制造業、商貿服務業和農產品加工業發展,為南充培育現代物流千億產業集群作出了巨大貢獻。今天,又與高坪區簽訂了建設汽貿中心投資項目,這是對南充發展現代物流最大的支持。
徐冠巨說,宋朝華書記這種務實的作風令人感動、令人欽佩,更加堅定了我們投資南充的信心。今天的南充,開放程度高、投資環境優、區位優勢好,市場半徑大、物流成本低,是一方投資的熱土。傳化集團總部一定會全力支持南充二期項目建設,做大做強南充現代物流,擔當起南充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四川省經濟副中心的重任,為南充打造現代物流千億產業集群作出新貢獻。
結 語
習近平總書記在2018年11月1日召開的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引發廣大浙商熱烈反響。徐冠巨說,作為傳化集團,復雜的形勢確實讓我們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但絲毫沒有影響我們對黨和國家的信心,沒有影響我們轉型升級的決心,反而激發了更加強烈的危機感和緊迫感。我們堅定的圍繞“責任”和“實業”的發展主線,一方面加快推動我們的制造業板塊向智能化、平臺化轉型;另一方面以發展智能物流為重點,建設提高物流效率、提升供應鏈水平的生產服務平臺,服務百萬企業,賦能中國制造。我們以實際行動,努力構建起高質量發展的堅實基礎,以此應對困難和挑戰,向著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邁進。
從1986年創業至今,徐冠巨帶領傳化集團牢記引領產業發展、成就時代企業的擔當,堅定推進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從深耕制造到服務制造,從傳統企業到整合時代元素,應用共享理念、平臺模式、數字技術發展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務,在改革開放40年背景下,傳化集團的事業展現出了新的風采,一個科技型、創新型、負責任的企業正在新時代穩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