刁梅
【摘 要】地質勘查單位的統計工作是國民經濟統計的一部分,推動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的規范化發展,可以為整個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提供可靠的數據支撐。本文首先對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進行介紹,進而分析其目前存在的問題,包括統計管理不受重視、管理機制不完善、統計效率低等。在此基礎上,提出幾點有針對性的改進措施,以期提高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規范化水平。
【關鍵詞】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規范化水平
一、前言
在國民經濟的快速發展下,各類工程項目建設活動越來越頻繁,地質勘查行業也得到快速發展,并逐漸向企業化經營方向轉型。其中,地質勘查單位的統計管理工作是針對其行業運行的宏觀調查統計,具有顯著的監督、指導作用。《國務院關于加強地質工作的決定》明確指出,要全面掌握地質勘查行業基本情況,提高統計管理規范化水平,及時勘查各項核查、匯總工作,保質保量的完成統計任務。因此,有必要對地質勘查單位的統計管理工作做出改進,以滿足現階段地質勘查行業的實際發展需求。
二、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
地質勘查統計工作由具備地質勘查資質的單位負責執行,具體包括各級行政管理地勘單位、地質科研院所、地質勘查技術服務公司和部分礦業公司等。其主要內容是針對工程地質和礦產資源等進行調查和統計,并對其實際情況作出評估。調查內容具體包括能源礦產、固體地質礦產、二氧化碳和水等礦產、基礎地質勘查以及勘查技術服務等。從地質勘查單位的現行統計指標體系來看,一般分為人員情況、資產負債、、總收入和總支出4個一級指標。其中,地質勘查行政單位根據一級指標劃分出36項二級統計指標,地質勘查企業根據一級指標劃分出30項二級統計指標。從統計方式來看,則采用年度統計方法,統計數據信息主要來源與全國地質勘查單位執業信息報備系統。為了順利完成地質勘查年度統計數據采集任務,近年來已經多次對該系統進行了升級,使其數據統計及核查能力得到顯著提升。在年末,統計管理部門還會組織開展各項培訓工作,部署年度地質勘查統計任務,并于次年3月份以前,完成各項統計數據的填報工作。
三、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存在的現狀問題
1.對統計管理工作缺乏重視
從上述地質勘查單位統計工作內容來看,開展統計管理工作具有重要意義。在市場經濟運行模式下,地質勘查單位逐漸向企業化管理改革,在經營決策過程中,需要根據地質勘查的統計結果制定工作目標和計劃。而且相關統計數據也是各生產單位組織人員、開展工作的主要依據,對地質勘查單位的科學調控有重要意義。但是從實際工作情況來看,地質勘查單位普遍缺乏對統計管理工作的重視,比如未設定專門的負責人,統計人員多數為兼職人員,而且隊伍整體素質水平較低。在開展統計工作的過程中,往往將其作為一項臨時任務,匆忙開展工作,導致數據的真實性和準確性難以得到保障。另外,地質勘查統計越來越強調對統計數據的分析和利用,但許多單位還停留在數據加減計算等簡單的統計工作層面,應用服務性不強。
2.統計管理工作機制不完善
在地質勘查單位開展統計工作的過程中,首先要建立完整的組織機構和明確的工作制度,才能確保各項工作的有序開展。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國地質勘查單位正在進行屬地化改革,隸屬關系比較復雜,大多數地質勘查單位不再由國土資源部進行直接管理。在體制變遷的過程中,事企并存的現象導致一個單位往往執行兩套制度,容易對統計工作的開展產生影響。再加上一些地質勘查單位未設立獨立統計部門,由財務部門等機構負責統計工作,對統計結果的保存、交接、審核工作等未作出明確規定,都導致統計執行效率較低。在實際工作中,還存在交叉報送、重復報送的現象。另外,統計信息的交流面較為狹窄,而且由于缺乏短期指標,因此實效性不強,其質量和利用效率都有待提高。
四、提升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規范化水平的建議措施
1.在國家政策指導下,盡快完善統計管理機構和制度
針對上述地質勘查單位統計管理工作存在的多方面問題,必須從根本上提高對地質勘查統計管理工作的重視。在國家政策指導下,對統計管理機構和制度加以完善。首先應加強地質勘查統計宣傳工作,改變地質勘查單位的統計工作理念,深刻認識到開展統計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充分調動人員工作的主動性。在此基礎上,加快組織結構調整,建立獨立的統計部門,配置數量足夠的專業統計人員。以《統計法》為基礎,結合地質勘查統計的相關政策法規,建立內部管理制度,為統計工作的開展提供依據。在工作實踐工作中,還要結合實際情況對組織機構和管理制度進行調整,以滿足地質勘查統計工作的發展需求。通過強調制度的權威性、加強制度執行力度,逐步提升地質勘查統計規范化水平。
2.采取人本化管理措施,加強統計人員培訓和管理工作
雖然地質勘查單位已經建立信息化統計管理系統,管理自動化程度得到顯著提升,但人仍然是開展地質勘查統計工作的第一要素。而且在整個行業的轉型發展以及統計工作的信息化發展過程中,對地質勘查統計人員的專業素質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為了滿足實際工作的需要,各地質勘查單位應采取人本化管理措施,加強統計人員的培訓和管理。首先應制定行業準入標準,對人員資質進行審核,并合理安排崗前培訓和考核工作,通過考核后才能上崗。在平時的工作過程中,也要定期組織地質勘查統計專業知識技能的培訓工作,同時不斷強化統計工作人員的責任意識,使其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統計事業中。在此基礎上,建立崗位績效考核制度和配套的獎懲措施,確保統計管理制度的有效落實。在完善的人員管理制度下,確保地質勘查統計工作全面、有序、高效的開展。
3.提高統計信息化水平,提供全方位的統計信息服務
針對地質勘查統計工作的復雜性,采用信息化管理技術是提高統計工作效率的主要途徑。現階段各地質勘查單位已經建立了信息化管理系統,但不應局限于在數據采集和匯總方面的使用,應充分發揮先進信息技術的優勢,建立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在以往的信息技術應用過程中,其主要功能是代替人工操作,完成數字堆砌、同比、環比等計算操作。在現代化服務型統計體系下,則應該更側重與信息數據挖掘,提煉出更多的有用信息,為地質勘查運行及管理決策提供直接、有效的數據支持。同時應關注與國內外地質勘查行業的發展趨勢,提高信息資源的整合與利用能力,對統計數據進行統一發布,實現全國范圍內地質勘查統計結果的高度共享。因此,在對信息化系統進行改造升級的過程中,應積極引進云計算、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充分滿足公眾的信息獲取需求,提供全方位的統計信息服務。
4.完善地質勘查統計指標,推動統計管理的規范化發展
為切實提高地質勘查單位的統計管理工作規范化水平,在現階段的工作中,應對統計指標作出進一步修訂和完善。隨著我國地質勘查單位分類改革的逐步實施,事企混合運行體制將得到徹底分離,現有統計指標無法滿足新體制的統計管理需求。應積極開展地質勘查單位統計指標設置研究工作,結合具體單位、具體工作的特點,構建能夠全面反映地質勘查單位人員、資產、工作運行狀態的新指標體系。同時應加強地質勘查統計工作的信用建設,建立統計誠信評價標準,將統計工作與相關政策和措施結合起來,提高填報單位工作積極性。通過加強組織協調能力,明確分管領導責任,實現對統計過程的有效管理,保證統計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將完善的地質勘查統計指標作為統計管理規范化發展的核心推動力,充分發揮統計指標體系的指導和約束作用。
五、結束語
綜上所述,針對目前地質勘查統計管理工作存在的問題,通過改變統計工作理念、完善組織結構和管理制度,積極建設新統計指標體系,可以為統計工作的規范化開展提供保障。在此基礎上,采用先進的管理方法和技術,可以有效提升統計工作效率,提供更加全面的統計信息服務。
參考文獻:
[1]王紅,曾建鷹,涂強,劉臻,戴雙華.全國地質勘查資質管理信息系統的建設與應用[J].國土資源信息化,2017(05):31-35.
[2]陳艷興.推進地質勘查行業統計工作發展的相關思考[J].中國市場,2016(29):180-181.
[3]方敏. 完善地質勘查行業統計工作 推動地質勘查行業持續發展[A]. 中國地質礦產經濟學會、中國國土資源經濟研究院, 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