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炳浩
東北作為國家的老工業基地為國家的建設做過巨大的貢獻,近年隨著市場經濟的發展,很多東北企業陷入了困境,人才的流失,體制的僵化束縛者企業的發展,建筑企業職工大部分放假,處于半停產狀態、企業積極爭取改革改制走出困境。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和國家有關法律法規,結合企業實際,現將哈市建筑公司改革改制工作基本思路總結如下:
一、企業基本情況
1.主管部門:哈爾濱市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哈爾濱市建筑工程公司成立于1972年,現隸屬于哈爾濱市政建設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經濟性質為集體,現位于道里區經緯四道街46號。隨著市場經濟和建筑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施工任務逐年減少企業面臨嚴重的生存危機,企業經營已呈現連年虧損狀態,歷史包袱沉重,欠繳稅款170萬元。多年積累被訴案件涉案金額3630余萬元,在冊職工社保費用難以承擔,欠繳社會保險費用2675余萬元。退休職工逐年增加已達1233人,企業人員包袱沉重,下崗職工多年因施工任務嚴重不足而無法上崗,部分困難職工沒有生活來源,企業不穩定因素不斷增大。
2.資產情況
企業資產總額:20073萬元,企業負債總額:24731萬元,企業凈資產總額:-4658萬元,資產負債率:123.21%
3.人員情況
企業在冊職工(截至2006年12月31日)2312人,其中在崗職工209人,離崗職工2103人,離退休人員1286人。
二、企業改制形式
企業改制方式是按照此次廠辦集體改制政策規定和企業資不抵債的具體情況,采取清算解體的形式。
三、勞動關系的處理及費用
1.文件依據
根據《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職工安置工作實施意見》哈勞社發[2007]209號、《關于印發<關于印發落實廠辦大集體改制職工安置政策和操作辦法的實施細則>的通知》哈勞社發[2009]37號、《關于進一步落實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職工安置政策和操作辦法的補充意見》哈人社發[2010]203號、《關于對哈爾濱市廠辦大集體改革試點工作中解除勞動關系人員養老保險關系接續問題的處理意見》黑人保函[2010]390號、《關于印發《關于廠辦大集體企業改革工作實施意見的補充意見》的通知》哈人社發[2011]187號等相關文件。
2.勞動關系的處理
(1)在冊職工安置辦法。在冊職工全員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實行靈活就業辦理失業手續,享受廠辦大集體改革政策。由企業根據國家和市政府的有關文件規定,向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支付一次性經濟補償金。有社會保險欠費人員由本人一次性補齊后,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辦理社會保險關系封存手續及個人檔案轉移手續。
(2)離退休職工安置辦法。在保持現有的待遇不變的情況下,把離退人員的檔案交由留守機構保管。離退休余命年計算到75歲,已到75周歲的后延5年,預留費用以部分現金及等額實物資產形式預留,留守機構負責管理。
3.社會保險關系處理
(1)公司在冊職工已經全部參加了養老保險。根據哈勞社發[2009]37號等相關文件精神,職工與企業簽訂完解除勞動關系協議后,公司為其辦理解除勞動關系并到勞動部門進行備案登記,同時為解除勞動關系的職工辦理基本養老保險封存手續。如已參保職工有養老保險欠費情況在職工個人全額(包括個人部分和企業部分)補齊欠費以后方可辦理養老保險接續或轉移手續。
(2)已經參加企業職工醫療保險的職工,企業為其辦理基本醫療保險封存手續,職工可以按靈活就業身份接續,也可以辦理轉移手續。對未參加醫療保險的職工,可以直接到社會,參加城鎮居民醫療保險。如果職工自愿即時參加企業醫療保險的,由本人提出參保申請,單位負責協助辦理相關手續,費用全額自理。
(3)企業負責對在冊職工辦理失業保險接續手續,按歷年的失業保險繳費核定標準補齊個人應負擔的繳費金額并按規定由本人提出申請經批準后,企業與職工解除勞動關系進入失業保險享受失業待遇。
(4)社會保險關系的終止。解除勞動關系人員的社會保險的關系一律封存到2017年4月30日。由于個人原因拖延了社會保險封存時間的,從2017年4月30日以后發生的社會保險費用全部由個人承擔(包括企業和個人繳納部分),公司將在補償金中扣除。
(5)本方案經職工代表大會表決通過后,職工因個人原因拒不與企業解除勞動關系的,企業將對其按自動離職處理解除勞動關系,后果自負。
四、經濟補償金標準
1.標準及總額
(1)根據哈勞社發[2009]37號文件規定,經濟補償按職工的工作年限計算到2009年12月31日,工作年限不滿一年的按一年計算。由于企業生產經營不正常,本企業月平均工資無法確定的,經濟補償金按照不低于當地月最低工資標準計算。根據本企業實際情況,在冊職工計算經濟補償金標準按照2007年最低工資標準590元計算, 經計算2312名職工,平均補償年限 29.24 年,人均經濟補償金17253元,補償金總額3989 萬元。
(2)職工有下列情形的,不作為計算經濟補償金的工作年限:
①職工過去已領取相應經濟補償金或者生活補助費的工作年限。
②因破產、兼并等原因領取過一次性安置費的工作年限。
③由于個人原因離開工作崗位的時間。
④法律、法規規定的其他情形的工作年限。
(3)已離退休人員、除名、死亡、自動離職和空掛人員不在領取經濟補償金之列。
五、債務處理
第一,拖欠職工債務6252萬元,其中職工工資10萬元,醫藥費32萬元,包燒費5597萬元,獨生子女費613萬元。
第二,拖欠社保費用2675萬元,其中本金1495萬元(養老保險167萬元,失業保險1086萬元,生育保險242萬元),滯納金1180萬元。
第三,拖欠稅金170萬元。
第四,已判決生效的訴訟案件總額3630萬元,在訴案件總額:1300萬元。
第五,處理辦法。
由企業通過部分資產變現按比例分期償還部分內外欠債務。企業無能力支付的債務與職工協商簽訂化解協議。
六、改制成本及資金來源
一是預計改制成本:24373萬元,職工經濟補償金:3989萬元,退休人員預留費用:5711萬元,清償企業內外欠債務:9882萬元,補繳拖欠社保金2675萬元,資產變現辦理相關手續預估費用:700萬元,企業改制后留守人員管理費用:470萬元。
二是資金來源:廠辦大集體改制政策扶持資金,變現資產用于解決改制資金,對企業無力解決的通過化解方式解決。
七、需要政府相關部門幫助協調解決的問題
第一,請政府相關部門協調免除欠繳各類保險費用的滯納金。
第二,現有房產、土地在資產變現過程中,請求政府相關部門協調給予政策支持減免相關稅費。
第三,為解決資產變現問題,對因歷史遺留原因造成沒有辦理相關手續的房產、土地,請求政府相關部門幫助辦理房產、土地的相關證照。
八、組建新公司
第一,根據公司職工人員較多,部分就業有困難的職工,還有一部分的職工有就業需求的,按實際情況給予安置。對離退休人員進行管理,解決退休人員后顧之憂,處理好原企業的債券債務,在全部職工解除勞動關系后,以自然人形式按自愿的原則組建新公司。
第二,按照法人治理結構的要求,按公司法建立組織機構,企業與職工采取雙向選擇,進入新企業的在崗職工必須持股或參股,在崗職工原則上進入新公司工作,補償金按債轉股轉為新公司股份。
第三,按照領導層、管理層、技術核心層、職工、自然人入股的形式組建股份制公司。
第四,公司制改造后達到的目標:新公司成立后從根本上解決產權不清,責任不明。在機構設置上,以崗位、責任定人,建立一支精干高效的職工隊伍,實行管理人員能上能下,職工能進能出,收入與效益掛鉤,可高可低,徹底解決大鍋飯,從而達到激發企業活力,提升市場競爭力,調動職工積極性,形成自上而下的責任體系,通過公司制改造,使新企業實現新跨越、新發展。
九、改制工作組織機構
企業改制領導小組及辦公室,下設綜合組、信訪維穩組、勞動關系組、資產組。
企業改制是企業擺脫困境的方式之一,合理制定改制方案和合理利用國家扶持東北老工業基地政策。進一步深化改革,創新體制機制,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和法人治理結構,實現新體制、新機制、新突破、新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