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俊
【摘 要】政府采購是當前政府所采取的一種經濟手段,在政府的職能中也發揮著重要作用。《政府采購法》在實施以后,各個地方政府對政府采購都進行了優化與改進,使政府采購逐漸趨向于規范化。本文在政府采購招投標的管理中發現,規范性法律法規體系不健全、招投標采購模式不完善、高素質采購隊伍匱乏等問題現狀較為突出。通過提出將配套法律法規得到建立,并探索規范、完善的招標采購模式以及強化政府采購隊伍等有效管理策略,將促使政府采購招投標工作的質量與效率得到全面提升。
【關鍵詞】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采購隊伍;法律法規
一、前言
我國的經濟體制中,政府始終處于主導的地位。政府采購面臨的市場非常廣闊,且具有穩定性較強等優勢,因此,政府行為常常被用在地區或國家經濟的調控當中。在我國經濟不斷發展之際,政府采購的模式也經歷著不斷的變化與更新,其模式與流程愈加趨向于規范化與合理化,使政府在發揮職能中的效率與質量也得到了一定的提升。當前,我國政府采購招投標在發展當中凸顯出一些問題,本文將針對這些問題展開具體的分析,并提出有效的解決建議來實施管理,以此來為政府采購招投標的規范化提供有效保障。
二、相關概念定義
1.政府采購
政府采購主要指國家的各級政府,為了使其日常開展的政務活動滿足公共服務的需求,需要將國家財政資金進行充分利用,并使用政府借款來對貨物、工程以及服務等進行購買的一種行為。政府采購不單是指一種采購的過程,同時也集采購中所遵循的政策、程序、流程以及管理各個環節的總稱,主要表現為實施公共采購管理的制度。政府采購從本質上講,在對商品購買的過程中,需要引入具有競爭性質的招投標機制,因此,實施招投標管理,才能使這一政府行為獲得保障。
2.招投標
招投標是招標和投標的簡稱,招標與投標都是一種商品交易行為,且代表交易過程的兩個方面。招投標作為一種國際慣例,是商品經濟飛速發展下的產物,能夠在市場經濟的競爭機制中發揮作用,使組織通過開展競爭方式來實施擇優。對于政府采購來說,通常會應用招投標的模式,通過招標人將采購的要求進行公布,使眾多投標人得到吸引并展開競爭,最終按照技術、經濟以及法律等綜合評價條件來進行評審,以此來選出中標人。政府采購開展招投標的實質,是獲得最優質的貨物、工程以及服務的保障。
三、政府采購招投標現狀存在的問題
1.規范法規體系不健全
我國頒布的《政府采購法》中做出了明確的規定,要求政府采購的工程在招標投標中,需要適用于招標投標法;對于實施預算管理的國際機關或事業單位等組織,在其使用財政資金實施采購時,也應適用于《政府采購法》。而對于政府采購中的其他環節,涉及到采購預算、審批以及合同簽訂等流程,同樣需要在《政府采購法》下履行與監督。盡管,當前有些地方政府將采購行為納進了《政府采購法》的范圍之中,而很多地方政府并沒有適用該法律。這是由于每個地方政府對《政府采購法》中法律規定的理解尚不到位,這使得《招投標法》無法與《政府采購法》共同在政府采購的實踐當中發揮領導作用。因此,立法機關迫切的需要將規范性的政府采購招投標法律體系得到完善建立。
2.招投標采購模式不完善
政府采購行為中的核心是招投標方式,這一種方式能夠為政府采購獲得“物有所值”的貨物提供重要保障。受到《招投標法》與《政府采購法》的制約,當前我國已經初步形成了政府采購招標管理的體系。然而,政府采購招標在發展當中也凸顯出眾多問題,其中采購模式不完善的問題較為頻出。有極個別的政府部門會使用公權來對招投標活動進行干涉,影響招投標活動的競爭性;并且,有些招標單位與招標人傾向于弄虛作假、串標以及故意哄抬報價等方法,在招投標活動中采取非法競爭,擾亂整體的市場秩序。而針對這些現象,管理部門的監督職責只是流于形式,無法及時的進行規范性查處。在招投標采購模式不完善的基礎上,政府采購招投標的管理工作難以順利進行。
3.缺乏高素質采購隊伍
政府采購行為集政策、知識等多個特征,并具有較高的復雜性,因此,政府采購工作人員的素質需要達到較高的要求。針對不同類型的政府采購行為,采購人員需要具備相關的知識技能,并熟悉市場操作以及招投標活動開展的相關流程,這樣才能夠使政府的采購工作得以順利展開。而從當前形勢來看,政府采購隊伍中的工作人員沒有經歷過專業的培訓,他們只略懂一些財經知識,而對于專業領域的知識技能掌握的程度并不高,這使得政府采購工作的開展效率無法得到提升。對于我國大多數的機關以及單位來說,基層的采購人員對市場經濟條件也不甚了解,嚴重缺乏相關專業的知識與技能。因此,解決我國政府采購隊伍素質低下的問題現狀刻不容緩。
四、政府采購招投標的管理策略
1.健全配套的法律法規
針對當前政府采購招投標相關法律法規不配套的現狀,需要在依據《政府采購法》以及《招投標法》的基礎上,對法律法規進行完善。可以在《政府采購法》中做出明確規定,來對政府采購信息公告實施管理。在法律法規完善的基礎上,可以使監督機制得到建立,在《政府采購操作規范》的條例中,對采購人員對采購合同的制定、審核以及履行都做出明確的規定,使財政部門與監察部門的作用都能夠共同發揮,相應的職責也將得到承擔,形成完善的監督機制。同時,在法律法規完善的基礎上,要強化政府采購活動的評估與檢查,對其實施日常的管理監督,以此來對采購機構的工作進行評估與優化。
2.探索規范化招投標采購模式
對于政府采購招投標活動中存在的非法行為,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使招投標流程趨向于透明化、規范化,讓招投標中的各個環節都能夠在監督下進行,以此來使招投標中的非法行為得到杜絕。同時,政府采購行為中對供應商要加強管理,對供應商的資格審核要更嚴謹。通過對多個供應商進行合理的數據分析,并擇優選取,將促使政府采購的工作效率得到提升。此外,政府采購投標招標流程中,需要對評標的方法也進行優化改進。可以分別采取綜合評分法、最低投標報價法等方法,但是需要避免在政府采購中全都套用這兩種方法,而是有針對性的選擇合適的評價方法,嚴格杜絕生搬硬套,以此來使評標的公正性得到保證。
3.強化政府采購隊伍建設
政府采購工作對其采購人員的素質提出了比較高的要求,針對當前政府采購隊伍素質普遍低下的現狀,政府首先需要將采購職業資格的相關制度得到建立。從這一角度來講,可以細化初級、中級以及高級等不同級別的采購師,由人事部以及財政部來負責對相關人員的從業資格進行考核。政府可以將采購人員的職業資格制度得到建立,以此來保證政府采購隊伍素質得到統一。同時,政府需要加強對采購人員的培訓,使他們的知識面得到擴充,專業技能也能夠得到增強。在培訓的基礎上,政府需要建立薪酬與考核結合的績效管理體系,使采購人員的工作職責得到細致的劃分,并為采購隊伍素質的整體提升提供有效保障。
五、結語
總而言之,政府采購模式已經成為了當前政府采取的主要經濟手段之一。針對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通過探討分別提出了健全法律法規、規范招投標模式以及強化采購隊伍素質等有效解決策略。在實施以上策略的同時,政府需要加大對政府采購招投標工作的監督,并將完善的招投標管理體系得到建立,同時可以對現代化信息技術等手段加以運用,在采購模式規范化的基準下,以此來實現對政府采購效率與質量的全方位提升。
參考文獻:
[1]王小謙.政府采購中實施招投標管理的促進措施[J].人力資源管理, 2017(08):489-490.
[2]錢風雷.政府采購中招投標工作的規范化管理[J].中外企業家, 2015(06):87-88.
[3]黃民錦.招標投標管理機構對供應商的投訴是否能“馬上辦”[J].招標與投標, 2014(10):27-28.
[4]陳海兵.試談政府采購物業管理(服務)與(住宅)前期物業管理招投標的不同——以廣州市為例[J].現代物業(上旬刊), 2014,13(09):87-88.
[5]鄭彩云,馮金輝.政府采購招投標管理系統及保障措施研究[J].中國外資, 2014(04):1-3+14.
[6]張華.淺談政府采購中招投標工作的規范化管理[J].商場現代化, 2012(34):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