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依然
【摘 要】在我國經濟高速發展的時代背景下,人們生活越發富裕,手中閑置的錢財逐漸增加,因而,理財意識越來越強。理財意識的提高在一定層面上促進了金融產業的發展,尤其是近幾年興起了火熱的P2P理財。然而,民間金融機構頻頻出現問題,e租寶、錢寶網、唐小僧等接連倒閉,造成巨大的經濟損失,充分的說明了人們對投資理財的相關專業知識了解遠遠不夠,投資中的風險意識十分匱乏,容易給非法集資者可趁之機,使得投資者利益受到損失,進而影響到社會的穩定。現以高中生的角度從金融風險的概念出發,進一步分析了金融風險的動因,并且在此基礎上提出一些防范對策。
【關鍵詞】金融風險;成因分析;防范
一、金融風險的概念和特征
金融,“金”是通常意義上的貨幣資金,“融”是融合、流通的意思,將二者總結起來就是貨幣資金流通,包括與資金流動有關聯的活動。而我們通常所說的金融風險,指的就是資金在流通過程中的風險。金融行業在實際的運營中不確定性的因素很多,導致其風險偏高。因此,對金融風險的成因進行具體分析,并進行有關的防范是很有必要的。
二、金融風險的成因分析
針對金融風險的成因分析,多次與學金融的父親及金融前輩做過相關的了解與探討,并查閱了相關資料。深感與西方國家相比,我國金融業發展時間相對來說比較短,近年來又新興了民間金融,處于摸索階段,風險控制、管理制度等尚不完善,很多方面還存在問題,不僅銀行機構存在風險,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更高。本文對銀行機構和非銀行金融機構的風險分別進行了分析。
1.銀行機構
(1)放貸偏向國企。企業運轉需要充足的現金,而銀行融資是企業融資最常見、最重要的渠道。傳統銀行與國有企業都屬于國家所有,它們之間具備的這種紐帶關系導致國有企業在融資貸款方面處于有利地位。據網絡查閱,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報告就平均利率來說,國有企業為5.26%,民營企業為6.79%,比國有企業高了1.5%。可以看到,國有企業在銀行信貸方面具有明顯的優勢,容易獲得的貸款多,而且利息相對較低。
如此一來,銀行對企業放貸時,不能采取統一標準,對國企寬松,民企嚴格。國企在融資難度小,資金充足的情況下,往往會進行一些不必要、效率不高的投資,企業利潤降低,金融風險上升。
(2)不良貸款率高。商業銀行雖然發展歷史比民間金融長,積累了一定的經驗和管理模式,但仍然存在著不良貸款率高的問題,放出去的部分貸款無法及時回收,形成呆賬,造成風險。
(3)產品單一、缺乏創新。許多傳統銀行目前仍是傳統的存貸業務,產品單一、缺乏創新性,而國外銀行大部分已經實現全能模式,產品交叉銷售,實現了收入來源的多元化,我國銀行應該加快轉型的步伐,加快中間業務的發展。
(4)盈利能力弱。目前利息收入是銀行盈利的主要來源,銀行過度依賴貸款收益,但隨著金融行業競爭的日益激烈,利率逐漸市場化,息差收窄,加上近幾年央行先后幾次下調貸款與存款的基準利率,引導主要銀行的凈利差與凈息差持續降低,銀行的經濟利潤下滑,盈利能力變弱。
2.非銀行機構
(1)管理機制不完善。從國家角度來說,政府對新興的民間金融還沒有形成完善的管理模式,存在眾多問題,而且政府對金融的調控效果是有限的,不夠及時和明顯。
從金融機構角度來說,尤其是民間金融機構。它的發展歷史比較短,民間金融機構沒有足夠的經驗,也沒有典型的可借鑒的成功案例,其管理處于摸索階段,問題頻發。比如,內部風險控制制度不完整,甚至沒有。內部風險控制是企業健康運營的重要保證,內部風險控制制度的不完整使得企業面臨更多的風險,并且風險管理能力較弱。許多民間金融機構沒有留存足夠的風險保證金,遠遠不夠處理突發事件的能力,而且對風險不能準確提前預估,到最后不得不拆東墻補西墻,從而陷入更加困難的境地甚至面臨倒閉。
(2)利率壓力大。近年來,由于國家整體的壓制政策和民營經濟的高速發展,民間金融的發展勢頭迅猛。與此同時,市場上涌現了大量的P2P網上理財平臺。P2P平臺普遍來說利率較高,達到10%以上,還利息的壓力很大,風險很高,運營周轉容易陷入僵局,最終跑路。在這些倒閉的P2P理財平臺之中,不乏一些P2P行業的領頭企業。2015年e租寶倒閉;2017年12月錢寶網倒閉;2018年2月,最早的網貸平臺之一“雅堂金融”也難逃倒閉命運;2018年6月,唐小僧暴雷,宣布系統升級后再也無法登陸;2018年6月聯璧金融倒閉,斐訊破產,起到引流作用的京東也陷入爭議之中。
這些P2P平臺后期運營困難,拆東墻補西墻,拿后面投資者的本金還前面投資者的利息,吸引更多的投資者,最后跑路,給投資者帶來極大損失,眾多投資者最后血本無歸,維權困難,金融風險增高。
(3)人員素質不高。近年來,新興的民間金融機構數量多、規模小,機構人員專業性不強。首先,很多民間金融機構的人沒有專業的金融會計等理論基礎;其次,專業素養不夠,在管理過程中,重視人情,不能保持客觀公正的原則來評估和規避風險,導致金融風險較大。
3.國外因素的影響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大背景下,國與國之間的聯系更加密切。如此一來,國內的經濟和金融狀況勢必會受到西方國家的影響,當西方國家發生金融危機的時候,我們國家難免也會受到波及。
三、金融風險防范的對策
1.金融機構方面
對于商業銀行來說,必須對于居高不下的不良貸款率給予充分的重視,加強對客戶信用的調查,制定更加詳細的信用評級并不斷更新。此外,銀行應進一步明確自己的獨立地位,在放貸時,嚴格執行信貸標準,對待國企和私企要一視同仁。
對于民間金融機構來說,還有較長的路要走。首先,民間金融機構必須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確保各個流程的規范性。其次,民間金融機構必須加強風險管理能力,提足充分的風險準備金,成立獨立的風險管理部門,招聘專業的風險管理人才,學習先進的風險評估方法,對風險提前做出預估和防范,不能等到發生后措手不及。
2.政府監管方面
政府部門要兩手抓,同時加強對商業銀行和民間融資機構的監管,且民間融資興起時間更短暫,風險更大,近年來事故頻發,必須將這方面缺乏的監管逐步建立起來。
第一,對民間金融機構的成立資質進行嚴格的審核,減少非法集資事件的發生,降低金融風險。建立金融機構信用評級機制,以此增加金融機構管理的透明度。
第二,定期對商業銀行和民間金融機構進行定期的詳細檢查,對民間金融機構還要不定期抽查,實時監測,及時評估風險。
第三,加大懲罰力度。目前我國對于經濟操作違規方面的犯罪案件處罰力度過輕,難以起到震懾作用。因此,應該對于非法集資等違反經濟金融方面的法律行為應進行嚴厲的打擊,加入刑事處罰,增加其違法成本,以降低風險,保證社會的穩定性。
第四,加強社會監督。這方面可以考慮引入第三方審計,分擔金融風險監管有關部門的壓力,加強對金融機構風險的監管,使得監管落實的更加全面。
3.社會方面,加強征信管理
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在放貸時,最關注的就是貸款者的信用。然而,目前社會上信用體系尚不完善,正在改進。完善社會征信體系,使得信用狀況透明化。
4.投資者方面,加強投資理財的風險意識
如今,市場上的金融產品琳瑯滿目,理財廣告隨處可見,各種陷阱令人防不勝防。投資者在投資意識覺醒的同時,必須加強投資中的風險意識,要謹記“高收益、高風險”的原則,并且核實被投資方的資質。另外,不同性情、不同能力的人對風險的承受能力有很大差異。在參與投資理財時,投資者要明確自己的承受風險水平,選擇與自己承受能力相匹配的產品。
5.個人方面
作為一個高中生,我希望以后能夠再金融與金融風險控制方面有自己獨特的研究。
首先,我會學習金融的相關知識,更深刻地理解金融風險的內涵以及各類金融機構的運營模式,搞清楚問題背后更深層次的原因。
其次,我希望自己能夠起到一個帶動作用和輻射作用,向周圍的親戚朋友分享投資理財中的風險,比如通過搜集整理今年來一些非法集資的案例,了解他們的常用手段,分析投資者上當的原因,使得大家引以為戒,逐漸來提高投資理財的風險意識。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日新月異的時代背景下,金融業朝著多元化方向發展。但是目前來看,我國的金融業現在還存在著許多的問題,降低金融風險,讓金融市場健康發展,解決中小企業資金信貸需求、保證人民理財的安全可靠,需要金融機構、政府、社會、以及投資者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作為高中生,我會努力學習投資與風險相關知識,爭取以后在金融領域有自己獨特的風險控制研究,為我國金融市場、經濟發展奉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參考文獻:
[1]張瑞鴻.我國房地產金融風險的分析與防范[J].對外經貿, 2017(07):99-102.
[2]陳洪彥.我國民間金融風險成因分析及防范對策探討[J].現代營銷(下旬刊), 2016(08):101-102.
[3]武希茜.財政聯結視角下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措施分析[J].時代金融, 2016(11):19.
[4]劉尚霖.淺談我國金融風險成因分析及會計防范措施[J].價值工程, 2010,29(33):3.
[5]郭效丁.對我國金融風險的思考——防范對策分析[J].管理觀察, 2009(1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