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斌
【摘 要】會計監督和管理作為會計工作的基本職能之一,是農商行運營管理工作的重要職責。當前農商行會計監督管理工作在農商行管理體系中受重視程度不夠,隊伍專業水平低下,本文從會計監督管理的專業化知識和科學完善的流程管理角度論述,提出提高會計監管工作的具體方法和管理措施。
【關鍵詞】農村商業銀行;會計監督;管理水平
一、農村商業銀行會計監管現狀
農商行運營管理部由財務會計部分設而成,會計監管工作是運營管理的主要職能之一,是農商行運營管理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監管對象涉及運管條線的每個崗位,監管內容和流程復雜多樣。
1.農商行會計監管的地位和責任
農商行由原先的農村信用社翻牌后,為了進一步完善法人治理、建立健全組織架構,將原先的財務會計部分設為計劃財務部和運營管理部。各農商行建立起了自總行運營管理部至網點柜臺內外的規范化運行體制,會計核算、會計隊伍建設、會計監管等成為運營管理部的重要職能之一。運營管理部下設會計管理中心,中心設專職會計輔導員,日常在網點履行檢查輔導、后續整改職責,是農商行運營體系中總行運營管理部與網點的連接紐帶,在提升農商行運營管理水平過程中起著管理、督導的至關重要的作用。
2.農商行會計監管的對象和內容
農商行會計監管的對象主要為基層網點運營主管、柜員及總行運營管理部其他下屬中心。
農商行會計監管的主要工作內容有:一是檢驗運營管理制度的合法合規性,并提出新增修改建議;二是負責對營業網點的會計出納、支付結算、印章管理等工作進行檢查、指導,落實風險防范措施;三是根據業務檢查輔導發現的風控漏洞,及時發現相關系統運行存在問題,提出優化意見或新的業務需求;四是對營業網點會計工作進行考核評價,提高工作質量。
3.農商行會計監管的流程和方法
農商行開展會計監管工作,一是在年初由運營管理部制定全年的會計監管工作規劃,確定當年監督檢查的主要網點和內容,確定會計監管提升的重點和目標;二是會計監管工作開展前制定具體項目工作方案,明確檢查內容、方法和對象并進場進行檢查和輔導;三是會計監督檢查結束后,對檢查對象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評價;四是后期跟蹤整改情況,并對整改不到位的進行輔導和督促。
農商行開展會計監督檢查工作,一是采取較為專業的檢查方法,及時發現管理漏洞和存在問題;二是充分利用科技手段分析重點可疑范圍,提高檢查輔導效率;三是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現場檢查調閱相關資料檢查是否合法合規,非現場檢查以調閱監控錄像的方法為主,檢查業務辦理過程是否有違規行為。
二、農村商業銀行會計監管存在的問題
運營管理部作為農商行成立后的新設部門,其職能分工和職責履行在不斷的磨合和優化,農商行運管體系的逐步完善和改革,暴露出會計監管工作存在諸多問題。
1.農商行對會計監管的認識不足
農信社翻牌農商行后,對資產質量和管理水平的要求越來越高,農商行建立起了相對完整的組織管理架構,形成了審計、合規、業務部門相互協同的監管體系,高管層對各條線管理質量的提高越來越重視,但由于歷史的原因,農商行普遍偏重于合規檢查和內部審計,對會計監管的重要性的認識不足,提高會計監管水平存在重重困難。
2.檢查監管工作的管理不到位
農商行會計監管屬于運營管理的一部分,管理制度和 監管流程均由運營管理部根據本行具體情況和管理人員的認知水平制定,缺乏完整性、科學性和嚴謹性。各家農商行相關制度流程各具特點,省級農商行管理機構沒有建立全省統一的會計監管管理制度,農商行會計監管工作缺少更高層次的業務指導和統一規范。
3.缺乏專業的檢查監督隊伍
農商行會計監管隊伍一般分為專職和兼職兩種,根據網點和運營條線人員結構進行配置,專職會計監管員大多由年齡較大、經驗較豐富的運營主管或其他管理人員轉崗,兼職會計監管員一般都是網點運營主管,會計監管員隊伍年齡老化、業務水平較低、管理松散、系統支撐落后,缺乏專業性。
4.檢查監督手段落后
會計監管員憑經驗開展工作,缺乏專業檢查知識和方法,以人工檢查、篩選為主的工作手段落后,與農商行當前功能強大的各類業務操作系統和智能化網點不相稱,風險防控存在盲區,檢查結果存在局限性,跟蹤整改難度大。
三、提高農村商業銀行會計監督檢查水平的建議
從農商行會計監管現狀和存在的問題來看,當務之急,是要提高領導重視,建立科學合理的監管流程,解決會計監管員隊伍的專業化水平差的問題。
1.提高領導重視,明確會計監管員的權利和義務
一是農商行管理層要充分認識會計監管在農商行管理體系的重要性,是防控運管風險的前沿防線,守好這道防線既能有效減緩合規審計防線的壓力,又能降低風險事件的發生率和損失率;二是保證會計監管員相對獨立的履行職責,配足配強專業監管員隊伍,少配用兼職監管員,保證會計監管客觀公正的行使權力、反映監管網點會計運營的真實情況;三是適當提高會計監管員待遇,在辦公工具、交通工具使用上提供便利,對工作能力和責任心強的會計監管員提供晉升通道,如江蘇省聯社推行的區域運營經理制度,優秀的會計監管員可以升職為區域運營經理,職位和待遇等同于總行運營管理部副總經理。
2.加強制度管理,重塑監管工作流程
一是省聯社牽頭,梳理并制定統一的會計監督檢查的方法和流程,指導農商行會計監管工作;二是農商行必須要根據自身情況和風險管理偏好制定會計檢查監督工作的具體流程和標準;三是農商行運營管理部加強履職管理,細化管理流程,強化對會計監管員工作過程的監督和評價,掌握會計監管員工作狀態、基層評價、工作效果。
3.強化隊伍建設,培養專業化會計監管員
一是建立會計監管員培訓機制,確保會計監管員每年脫產學習的課長,及時掌握最新政策制度和檢查輔導方法;二是建立會計監管員準入制度,精選優秀業務骨干充實監管隊伍,同時建立后備隊伍,保證后繼有人;三是經常開展運營主管、會計監管員的分片活動會或研討會,鉆研最新的管理制度和規定;四是開展會計監管員頂崗學習檢查制度,每年要安排一定的時間由會計監管員到運營主管崗位頂崗學習檢查,一方面了解和學習一線運行真實情況;另一方面也是開展檢查輔導的一種方法。
4.借鑒專業經驗,與審計合規有機結合
從性質上說,會計監管與合規檢查、內部審計是有很大的區別的,但從方法和目標來看,又是高度一致的,目標都是為了提高農商行的內控管理水平。會計監管一要向審計合規學習務實的工作作風,沉到基層一線掌握真實情況;二要學習內部審計和合規檢查的方法,用專業的方法提高檢查輔導水平;三是充分運用審計合規結果,做好制度完善和存在問題的整改到位;四是與審計、合規密切配合,形成前、中、后臺有序、完整的監管體系。
四、提高農村商業行會計監管水平的具體方法
提高農商行會計監管水平,除了重點解決存在問題外,還要重視具體環節的完善和采取科學有效的方法。
1.重視檢查前的分析,確定檢查重點
制定會計檢查監督方案后,要及時開展檢查前的分析工作,這項工作是很多農商行會計監管忽視的內容,卻對會計檢查的過程和結果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認真開展檢查前分析,篩選重點檢查對象、范圍和內容,使會計檢查有的放矢,不僅能及時發現存在問題,還能提高會計檢查的效率。
檢查分析的方法有審閱法、訪談法、問卷法、觀察法等,步驟有成立分析小組、擬定分析方案、收集分析資料、開展調查分析、形成分析報告等。
2.掌握抽樣技巧,把握重點范圍
由于時間、人力等約束,開展會計檢查監督只能在一定范圍對一定的對象開展檢查監督,這時候可充分借鑒運用審計抽樣的方法。
抽樣技巧是審計工作開展的最基本方法之一,劃分為統計抽樣和非統計抽樣兩種。統計抽樣是指運用數理統計方法隨機選擇樣本,并根據樣本的檢查結果來推斷總體特征的一種抽樣方法;非統計抽樣是指運用專業經驗和主觀判斷來確定抽樣規模和選取樣本的一種抽樣方法。會計監管員通過分析無法準確定位檢查范圍和內容時,可采取統計抽樣的方法;對檢查對象情況比較了解,有準確的分析結果時,可采取非統計抽樣的方法。
無論采取何種抽樣方法,都要保證抽樣量達到預定方案確定的范圍和預計可以反映檢查對象客觀水平。
3.現場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提高檢查效率
現場檢查即會計監管員進駐檢查對象現場,通過查閱資料、核對賬務、傳票調閱、業務檢查等方法開展的檢查與輔導,是發現問題和督促整改最直接的方法。非現場檢查是指會計監管員通過調閱監控錄像、遠程訪問、查閱傳票影像和授權影像等方法,對檢查對象業務辦理和內控管理情況開展的檢查。現場檢查與非現場檢查相結合,可以充分的運用各類輔助工具,提高檢查輔導的效率,增強對檢查對象的威懾力。
4.充分借助科技手段,精準定位風險點
農商行會計監督管理質量低下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沒有有效的系統支撐。隨著柜面業務的發展,各類柜面業務辦理基本都通過系統實現,會計監管員利用人工很難在海量的系統數據中發現疑點,迫切需要專業性強的系統支撐會計監管工作。如江蘇省聯社在建的柜面風險管理系統和運營管理平臺就是這樣的,風險管理系統通過內置預設的風險模型既能實時為柜面風險行為進行預警,又能為后期檢查監督提供分析、抽樣等數據,通過運管平臺及時發布監管任務、匯總和分析檢查結果,向管理層反饋監督和評價結論。
提高農商行會計監管水平一方面要有專業的方法;另一方面則要有專業的管理和指導,用有效的管理措施提高隊伍素質,促進農商行運營管理水平的提升。
5.強化處罰整改,檢查與管理相互促進
處罰和整改是農商行內部會計監管的兩把利刃,農商行運營管理部門和監管員要用好用充分這兩把利刃。杜絕 “只打雷不下雨”現象,確保處罰到位,對于屢查屢犯、屢查不改、整改不到位、主觀性違規問題要加重處罰力度。
一是收集上級和外部監管部門、內審部門、合規部門審計、檢查發現的問題和提出的風險提示,充分掌握管理漏洞;二是對這些問題和風險提示按照類別和風險等級、整改緊迫性進行梳理,明確整改要求和整改期限;三是會計監管員要經常進駐網點,對問題整改進行輔導和督導;四是開展后續檢查,對后續制度執行情況進行跟蹤檢查,確保同類問題不再發生。
提升農商行會計監管水平,提高運營管理質量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農商行高管層、運營管理部、會計監管員、運營主管、柜員的長期堅持,不斷識別新的風險點、更新管理理念。
參考文獻:
[1] 王劍松. 農村商業銀行事后會計監督管理及實施探析[J]. 商業會計, 2017(21):95-96.
[2]張雪玲. 淺談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商業經濟, 2017(12):20-22.
[3] 王喜娥. 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 征信, 2013, 31(7):90-92.
[4]曹毅. 商業銀行會計事后監督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思考[J]. 中國市場, 2015(14):88-89.
[5]李林林. 新時期環境下農村商業銀行會計內部控制研究[J]. 財會學習, 2017(21):2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