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帆 張燕
【摘 要】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內部管理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隨著經濟全球化的不斷發展,現代企業的管理也不斷提升,在我國,很多企業已經意識到了全面預算管理的重要性。全面預算管理主要是為了將企業的人才、資金等進行全面的整合優化,這樣就能夠重新將資金進行合適的分配,從而促進企業的良好發展。現如今,我國社會的市場經濟,頻繁的發生變化,因為這樣外部環境的改變,也讓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遇到了不少的難題。要想促進我國央企的發展,就需要對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當中的困境展開深入而全面的分析,不僅如此,還需要根據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困境與優化對策
一、引言
全面預算管理對于企業內部管理有著十分關鍵的作用,其對于現代企業管理而言是不可或缺的。全面預算管理意思是對企業的人力、物力等資源進行全面的優化整合,從而物盡其用,讓資源得到最為合理的分配,從而提升企業的運作效率,不僅如此,其還能夠加強企業管控,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現階段,我國的外部環境不斷的發生變化,而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卻跟不上外部環境的發展,兩者之間存在一定的滯后性。正是因為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滯后性,讓其面臨了大量的困境。一定要對現階段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展開全面而深入的分析,探尋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從而結合這些問題采取科學的改進措施。
二、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概述
企業的全面預算管理需要從企業的是實際情況出發,從而對企業內部管理進行加強,并且還可以完善企業的監控,其對于企業而言就像是發展的指導,能夠優化企業的整體資源,從而使企業獲得更大的經濟效益,讓企業穩定健康的發展。
在我國央企的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當中,預算機構是其中的關鍵構成部分,具體來說,包括了全能職責以及機構設置等。根據管理層次與財權的配置,便可以有效促成預算機構的構建。在我國央企預算管理體系當中,其預算的對象大多是業務、財務與綜合預算。業務預算大多是企業重要的經濟業務活動,是預算編制的起點。財務預算包含了全部的財務開支。在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當中,主要有4個環節:目標的確定、編制預算、執行預算、考核評價,不僅如此,這些環節還形成了封閉的環路。
三、階段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所遭遇到的困境
自從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以后,我國社會的經濟發展已經步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經濟新常態。這個時期,我國經濟發展的主要特點就是從過去的經濟飛速增長轉變為中高速發展。不僅如此,市場也因此變得更加開放,市場化的程度也更加深入。市場經濟這樣的變化也導致了我國央企外部環境的改變。外部環境的變化,讓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遭遇到了不小的困境,下面便對這些困境詳細的介紹。
1.央企預算目標并未與發展戰略進行連接
由于外部環境發生變化,我國央企其全面預算管理當中的預算目標與發展戰略并沒有有效的結合起來,這也是現階段我國央企其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當中最為關鍵的問題。具體來說,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問題,是因為有不少企業為了提升年終的預算數據,他們的預算目標其實和自身的發展戰略出現了很大的分離。發生這樣的問題主要有3個原因:一是因為企業本身就沒有清晰的發展目標;二是企業的決策者沒有明確意識到預算目標與發展戰略兩者的聯系;三是企業的總部對于下屬部門、單位管理力度不足,導致全面預算管理當中的預算目標在實際的運營當中與發展戰略出現了不小的偏差。
2.業務鏈與價值鏈之間并未進行深入融合
企業要想得到良好的發展,其理念非常的關鍵。在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當中,有不少的管理階層覺得之所以全面預算管理出現問題,主要就是因為財務部門的問題,所以說,他們的參與力度也不充足。導致了業務鏈以及價值鏈沒有展開有效的融合,換句話來說,就是企業的財務部門與業務部門的工作并沒有實現緊密的連接。
3.結果考核和入口安排并未實現閉環
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當中,有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結果考核與入口安排無法進行有效的閉合。有不少的企業,其預算編制擁有著不錯的質量,不過在實際的執行過程中依舊出現了不少的問題。不僅如此,這些企業在執行當中對于監管和結果的考核并沒有給予足夠的重視。換句話來說,企業的預算編制安排不錯,但執行卻屢屢出現問題。
四、我國中央企業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優化對策
1.建立高素質的預算管理隊伍,提升央企的預算管控能力
在外部經濟變化的情況下,要想促進我國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的完善,就必須讓其符合外部經濟的發展需要。要想做到這一點,第一個要做的就是建立好完善的預算管理團隊。需要讓不同的決策機構,他們的職權變得更加清晰明了。這樣就可以有效的展開,縱向上統一化指導,實施分層管理。不僅如此,還能夠實現橫向上的統籌組織,讓各個機構部門分工變得更加明確。還需要建立財務部門相關的審核機制,從而有效的加強我國央企的預算管控能力。
2.對央企展開預算控制
企業的預算控制是對于將來的生產經營活動展開整體的規劃。預算控制可以說是現如今企業管理的重要工具,其可以對企業內部的戰略目標進行有效落實,還能夠對其管理機制進行改進,讓各個部門之間的職權變得更加明確。首先預算控制其實就是指通過預算對企業行為以及業績展開有效控制,利用預算編制、預算執行監控等構成涉及整體的控制系統。不僅如此,其還會根據企業的預算目標,對相關的生產經營展開及時性的監督。其次會對預算目標和預算執行的結果展開對比,及時性的發現其中存在的誤差,讓企業預算目標有效的實現。
3.央企預算內控評價
在央企展開預算內控評價,可以對其內部控制評價制度進行完善。不僅如此,其有利于央企預算績效和內部控制有機結合。要想有效的構建央企內部控制評價,就需要遵守可操作性的原則。評價體系一定要可以客觀真實的將央企預算內部控制的真實狀況給反映出來,還需要方便相關評價人員的操作,不需要選擇那些意思模糊或者不夠明確的指標,內部控制評價指標是應該進行定量的。除此之外,還需要遵守全面性與重要性的原則。其應該包括央企預算業務當中經濟活動的決策、執行以及監督的整體過程。
4.健全目標完善機制,提高央企的資源統籌安排能力
要想做到這一點,企業總部就需要對目標機制展開預控。不僅如此,還要實施回報與投入相互關聯的方式。最后還需要進行預算目標量化預算機制,從而大大地提升預算的精準度,讓企業擁有更強的資源統籌安排能力。
5.對預算管控工具進行改進,提升企業管理的效益以及效率
首先需要建立好企業級別的預算管理流程,不僅如此,它需要將預算管理的制度具體實施的要求加入到這個流程當中,讓不同層級以及部門的管理職責變得更加明確。其中最為關鍵的是企業的業務與財務兩個部門工作的銜接程序,必須要突破兩個部門之間的壁壘以及信息孤島,從而有效的保證各個措施能夠具體有效的實施。其次,要制定出統一的成本標準,具體來說,需要根據企業的業務板塊分類展開制定,將列支范圍以及標準變得更加清晰明了,對于那些包含很多要素的業務成本,則需要采用作業成本法。對其中所消耗的材料、人工等數量和價格標準進行測算,讓其變成定額的標準成本。對于辦公、會議等日常的運營成本,則需要運用動因分析法。在展開編制預算的過程當中,企業的總部可以根據成本的標準直接對下級單位的預算展開編審,這樣就能夠有效的實現成本預算零基編制。除此之外,還需要建立統一的預算信息平臺,通過統一的預算平臺,就能夠有效的實現信息共享。
五、總結
根據上文論述可以得知,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對于央企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不僅如此,全面預算管理在企業內部管理中還占據的主體地位。不過,因為我國經濟新常態的來臨,我國央企的外部環境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導致其預算管理體系出現了不少問題,其存在著比較嚴重的滯后性。具體來說,其預算目標并未有和發展戰略有效的結合起來,不僅如此,其業務鏈與價值鏈也并未進行深入的結合。必須對這些問題展開案例研究,還需要對那些成功企業展開學習與借鑒,建立完善的預算管理團隊,從而提升企業的預算管控合力,讓企業的目標完善機制變得更加健全,除此之外還可以提升央企的資源統籌安排能力。通過這些方法便能夠讓央企的預算管理體系更加契合現如今的社會經濟環境,這樣能夠促進我國央企長久良好發展。
參考文獻:
[1]劉浩.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困境與優化對策[J].財經界(學術版),2016(21):140.
[2]劉小勇,戴國華.央企推行全面預算的七點思考[J].施工企業管理,2015(04):93-94.
[3]曾力.央企全面預算管理體系、困境與優化對策[J].財務與會計,2015(01):21-25.
[4]龔廣萍.寬進嚴出——央企加強全面預算管理優化資源配置的新探索[J].會計師,2014(06):26-28.
[5]陳鋼. 國際工程承包企業的全面預算體系架構[D].西南財經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