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
各市國土資源局長座談會在杭州召開
□ 浙江省國土資源廳辦公室
12月19日,浙江省國土資源廳在杭州召開各市國土資源局長座談會,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總結過去五年及今年國土資源工作,分析形勢,謀劃未來五年及明年工作思路。廳黨組書記、廳長陳鐵雄主持會議并講話。廳領導張金根、張國斌、朱先高、潘俊國出席會議。11個市國土資源局局長作交流發言。廳機關各處(室、局)、廳直屬各事業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
會議認為,過去的五年,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省國土資源系統緊緊圍繞打好“耕地保護戰、集約突圍戰、改革攻堅戰”三場硬仗,始終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圍繞中心、服務大局,勇于創新、攻堅克難,善謀善為、真抓實干,耕地保護取得新進展,要素保障能力實現新提升,資源節約利用取得新水平,礦產資源管理再上新臺階,改革創新取得新突破,維權維穩取得新成效,展現了國土資源部門的良好形象,為促進浙江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了應有貢獻。
會議指出,黨的十九大宣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了新時代,新時代賦予了我們新使命,對我們提出了新要求,需要我們有新作為。謀劃未來五年及明年國土資源工作思路,要圍繞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國土資源工作提出的新目標、新任務,圍繞貫徹落實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提出的“兩個高水平”奮斗目標、“六個浙江”建設、“四個強省”工作導向,圍繞學習貫徹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圍繞貫徹落實浙江省“十三五”規劃綱要和浙江省國土資源發展“十三五”規劃綱要來開展。從宏觀層面來看,未來五年浙江省國土資源工作呈現“三個沒有變”“四個重要轉變”“五個不平衡不充分”的重要特征?!叭齻€沒有變”,即,浙江省人多地少、后備資源匱乏的資源省情沒有變,國土資源在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沒有變,資源環境約束趨緊的總體態勢沒有變。“四個重要轉變”,即,中央要求自然資源資產管理體制向“三統一”轉變,國土資源供需結構發生重大轉變,國土資源管理重心從城市向農村轉變,國土資源治理方式發生重要轉變,對我們提出了生態化、精準化、差別化、現代化的重大命題?!拔鍌€不平衡不充分”,即,國土資源要素稟賦的空間分布不平衡,國土空間用途管制制度還不能完全適應生態文明建設需要;城鄉建設用地市場發展不平衡,農村土地制度政策供給不充分,與農業農村優先發展要求有差距;市場配置土地資源的決定性作用發揮不充分,土地要素供給的質量效率有待提升;占用耕地與補充耕地質量不平衡,實現占優補優、占水田補水田需要創新思路和舉措;國土資源治理體系現代化不充分,治理能力水平與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還有差距。
會議強調,未來五年國土資源工作要緊緊圍繞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和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快規劃編制和實施,加大存量建設用地盤活力度,圍繞培育新動能計劃布局一批重量級的產業項目,實施差別化的國土資源供給政策,提升國土資源要素供給質量和效益;助推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統籌推進農村土地制度三項改革試點,大力推進農村土地綜合整治,用好用活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政策,創新農村土地管理制度,保障農村發展用地,促進農業農村現代化;堅持改革創新,建立城鄉統一的建設用地市場,構建占補平衡新機制,完善礦業權交易市場,推進行政審批制度改革,完善國土資源政策體系和管理機制;樹立新發展理念,實行對耕地數量、質量、生態“三位一體”保護,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實施一批墾造耕地項目,優化礦產資源開發布局,加快構建生態國土空間新格局;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繼續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深入推進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除險安居”三年行動,進一步規范征地行為,切實維護群眾合法權益;推進法治國土建設,牢固樹立法治理念,完善國土資源監管體系,提高執法監察能力,提升監管和執法的公信力;認真履行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全面加強系統干部隊伍建設。
會議強調,2018年是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的開局之年,是改革開放40周年,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施“十三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一年。做好明年國土資源工作,要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按照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面落實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加強規劃管控與計劃管理,強化永久基本農田特殊保護,組織實施一批農村土地綜合整治項目,全面推進國土資源節約集約示范省建設,加快推進地質災害隱患綜合治理“除險安居”三年行動,深化礦產資源管理,全面推進不動產統一登記,深化法治國土建設,強化國土資源執法監察,推進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建設,組織開展第三次全國土地調查,促進浙江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