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天臺縣國土資源局 王碧峰
淺談天臺縣歷史航片正射影像生產及應用
□ 天臺縣國土資源局 王碧峰
歷史航片最真實地反映了各個時期的地表形態、社會經濟與環境狀況等信息,客觀有效地記錄了演化變遷過程。隨著數據處理手段的提高,歷史航片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國土資源管理的各個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重要的影像依據。本文就天臺縣歷史航片處理的實際工作,對天臺縣歷史航片存檔情況進行說明,介紹了歷史航片正射影像生產流程,闡明了項目成果及應用,并提出了推廣建議,以期對歷史航片的管理及推廣應用有所借鑒。
國土資源管理中對歷史航片的應用需求主要集中在2000年以前,該歷史階段遙感影像存在數據缺失、覆蓋區域分散、數據量較少、分辨率普遍較低等情況,很難滿足應用需要。天臺縣歷史航片(2000年以前)覆蓋存檔主要分為兩種情況。
一是存在于浙江省測繪資料檔案館的航空原始數據,包括航攝文檔、底片掃描數據(數碼航片數據)、底片(數碼航攝無底片資料),航飛時間分布于1974年到1998年之間,航攝膠片均已掃描整理,包含航片主像控點坐標及攝區、航線等元數據,原始影像分辨率一般在0.3-0.5米之間。大部分未進行正射糾正處理。二是1990年左右,第一次土地資源詳查時候使用的航空影像,存于天臺縣國土資源局,相片資料仍以紙質方式保留,尚未數字化。
(一)目標及任務
天臺縣近年來大力推進“三改一拆”、小城鎮環境綜合整治、城中村改造等工作,工作中遇到了歷史違法用地辨別依據不足、早年地類及存量建設用地判別困難等問題,亟需相應歷史時期的航空影像資料。天臺縣國土資源局于2017年立項,對天臺縣縣域范圍內1984年原始航空影像開展正射糾正處理,生成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為“三改一拆”、城中村改造等政府重點工作提供歷史用地情況的影像依據。
(二)技術路線
見圖1。

▲圖1技術路線
(三)技術實施過程
1.航片掃描數字化
航空相片掃描數字化不同于一般圖紙的掃描,不僅需要保證掃描的精度,還要盡可能地保留原始底片所具有的層次。首先對航片進行挑選,選取航向和旁向的重疊度分別達到60%和30%以上的航片資料,接著搜集航攝底片和技術參數等關鍵資料,掃描航攝底片根據需要選擇合適的分辨率,對質量較差的影像進行影像增強處理,包括灰度拉伸處理、反差與亮度處理、邊緣信息增強處理等,最后對航片進行修整、分幅、命名等操作。
2.空三加密
對歷史航片進行空三加密與數碼航片有所不同,首先需要確定每張歷史航片的掃描影像的實際大小,以用來確定框標的位置,正確進行內定向,然后才能進行自動匹配,控制網平差等功能。具體步驟為:將掃描影像(.ecw)轉化為空三加密軟件支持的格式(.tif),建立空三加密工程,進行內定向(自動內定向和手動內定向),自動匹配,轉刺控制點,然后進行平差,得到空三加密結果。
3.正射影像制作
采用密集匹配軟件將空三加密成果自動匹配生成三維點云數據,然后將三維點云數據進行自動分類,生成初步的DEM模型,并與實地檢測點高程進行比較,進行DEM編輯,最后進行正射糾正,DOM編輯,生成正射影像。

▲圖2天臺縣歷史航片掃描圖

▲圖3天臺縣正射影像生產成果和放大圖
通過采用天臺縣934張歷史航片,按1∶10000分幅,經過正射影像處理,最終生成75幅正射影像圖,范圍覆蓋整個天臺縣。通過歷史航片獲取正射影像圖,為歷史違法用地辨別、拆遷補償等眾多應用提供了原始數據,相較傳統的外業數據采集和調查方法而言,提高了拆遷量測算工作的保密性和精確性,使成果具有較強的客觀性,使歷史影像資源實現再增值。
以天臺縣五大征遷區塊拆除(移交)任務為例,為提升城市品質,重塑城市形象,2017年3月,天臺縣在城區5個區塊分別實施了舊城區改造、貫通“斷頭路”等重大民生建設項目,涉及2400多戶。如此量大面廣的征遷,在天臺縣歷史上從未有過。征遷過程的艱辛可以克服,但對無證建筑的建設年代判定成了工作中的難點與焦點,因為這關系到政府部門判定的權威,更是直接關系到拆遷戶的切身利益。為此,在征遷過程中,天臺縣通過將1984年原始航空影像生成的0.5米分辨率正射影像及時幫助解決了這個問題。按照高清度航空影像,較好查清了第一手客觀公正的歷史現實狀況,用當時的客觀影像說話,使得政府有依據、群眾可判讀,拆遷戶對于歷史依據非常認可,極大地加快了征遷協議的自簽定進度, 4個月內就全部完成所有征遷任務。
歷史航片作為不可替代的寶貴資料,客觀地記錄了各個時期的地表形態、社會經濟與環境狀況等演化變遷過程,在今后工作過程中必須高度重視。
一是統一收集資料,并集中進行數字化處理與正射糾正。特別是浙江省各縣1990年左右土地詳查時的航片,目前大部分地區以紙質相片方式存于縣國土資源局,不利于數據的進一步挖掘應用;可進行原始影像的分析與收集匯總,不僅可以補充資料空白,也可避免數據的丟失。對歷史航片搜集后統一進行掃描數字化、正射糾正,生成正射影像(DOM),能夠滿足歷史航攝資料管理和服務業務的實際需要,可以很好地解決歷史航攝資料的應用問題,使得該類影像能夠直接與土地管理中的現有信息化成果無縫銜接。
二是大力推廣應用。歷史航片經過正射影像處理,可在國土資源管理中發揮重要作用,如建筑物甄別測繪、耕地非糧化監測、城市規模管控監測等各個方面,為政府決策提供科學依據,但目前對于歷史航片的應用仍很片面,應加強資金投入,落實管理政策,將數據交由專項部門統一負責,規范歷史航片的搜集、使用、申請步驟,并按時整理歷史航片的數據使用成效,繼而加以推廣,使歷史航片更加充分地發揮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