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埃及特派記者 黃培昭 韓曉明
從2018年元旦開始,沙特和阿聯酋開始對國內多數商品和服務征收5%的增值稅,其他海灣國家也將在未來陸續開始征收增值稅。
據英國廣播公司報道,從今年1月1日起,沙特和阿聯酋兩國破天荒地開始征收“增值稅”,這在阿拉伯海灣國家中還是第一次。海灣國家素以高福利、低稅收甚至零稅收而聞名,“零稅收”甚至成為這些國家吸引海外勞工居住生活的“招牌政策”之一,然而由于近年石油價格持續低迷,收入嚴重依賴能源出口的海灣國家政府不得不通過征稅等途徑增加國庫收入。
報道稱沙特預算的90%、阿聯酋預算的80%都來自石油貿易。去年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沙特和阿聯酋都縮減了公共開支并展開經濟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近日再次呼吁海灣國家加快經濟轉型步伐,盡早從依賴石油,走向經濟多元化。IMF估計,2017年6個海灣國家只取得0.5%經濟增長,是2009年至今最差的一年。另據彭博社2日報道,沙特在新的一年將國內汽油價格上調127%以應對財政赤字。
根據阿聯酋估算,征收增值稅的頭一年即可使該國增加大約120億迪納姆(約合33億美元)的收入。包括成品油、食品、衣服、飯店營業收入等,均需按新規定繳納增值稅。不過,醫療服務、金融服務和公共交通服務等領域不在繳納增值稅之列。除沙特和阿聯酋以外,巴林、科威特、阿曼、卡塔爾,這些海灣阿拉伯國家合作委員會的其他成員國也將引進增值稅,不過這些國家普遍將征稅時間推遲到至少2019年以后。
阿聯酋《海灣新聞》2日報道說,在征收增值稅施行的首日,消費者對5%的增值稅帶來的漲價感覺十分明顯,尤其是對于收入相對較低的人群。報道稱,征收增值稅的領域不包括所有指定區域內(如免稅區)的公司進行的交易,包括進口,儲存和銷售商品到阿聯酋以外的國家。服務業領域則沒有優惠政策,即便在免稅區,也需同其他境內普通公司一樣繳稅。因此,生活在海灣國家經濟改革大環境下的華人來說,征收增值稅帶來的生活上和經商上的負擔是不得不需要面臨的現實。▲
環球時報2018-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