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次歷史課上,老師問學生:“你們知道為什么古時候的軍艦上,軍官都愛站在船頭嗎?”
一個學生回答:“如果他坐下來,他就得劃船。”
——真相了!
新學期第一節物理課上,有同學問:“老師,這學期我們學哪幾本書呢?”
老師說:“《光學》《近代物理》。”
大家都興奮不已,說這學期內容好少啊!然后紛紛扔掉了《光學》。
——喂,不是光學《近代物理》誒,是《光學》和《近代物理》……
我有一種特殊能力,考題越難,能回憶起的歌詞就越多。
——趕快答題吧,再回憶你就是《痛哭的人》了!
我對數學已經絕望了,發給別人的卷子是用來做的,發給我的卷子是給我見世面的。別人是考完試才想起來數學題怎么做,我是考完試才想起來考的是數學。
——準考證上不是寫著呢嗎!
上課的時候老師給學生講:“哥倫布發現了北美洲。”快下課的時候老師用下面的話作結束語:“這一切都發生在四百多年前。”一個小男孩吃驚地瞧著老師,遲疑了一會兒,最后說:“老師的記憶力真好。”
——是啊,畢竟今年也才500歲而已,還很年輕。
馬上就要期末考試了,同學們都在抓緊時間復習。班上有個小胖,平時學習不努力,復習時還做起了祈禱。只聽他口中默念著:“老天在上,黃土在下,草民愿以+斤肉換期末考試各科及格。”
——如果有用的話,那也算老師一個好不好?
課堂上,老師讓大家用“發展”來造句。
臺下的學生們沒人響應,場面一度十分尷尬。
此時,一女生實在看不下去了,“嗖”地站起來:“我來造一個!”
老師很高興:“好,這位同學很積極!”
女生說道:“我家的沙發展開就是一張床!”
——找了半天沒看到發展……
給中國人的英語考試很無聊,給外國人考的漢語考試同樣無趣。
據說,某中文聽力考試題是這樣的:“羊毛衫大減價了啊,件件10元,樣樣10元,全部10元了啊!”問:“什么東西10元?”
A.件件;B.樣樣;C.全部;D.羊毛衫。
——看到前面還對后面的問題有所期待,結果,還真的是蠻無趣哈!
考數學時遇到一道題: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斷了愁思,棄了憂愁,撐起木筏,擺起檣櫓,向你的方向駛去。縱然航程未知,縱然急流險灘,思念為舵,情意做槳,我不怕風浪,只因想念。已知:急流水速40m/s,木筏最快速度20m/s,江岸寬150m視作平行,木筏與岸邊成45°向下游航行,求到下游對岸找君所在江上所用時間。
——現在數學題也這么文藝了嗎!可我還是不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