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歡
摘 要:現行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對農民的實際需求考慮不到位,因此,探索有效的運營機制,建立一種新型的農業科技服務模式,注重農業科技創新,將農業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是目前農業科技工作需要重點解決的一個問題。
一、制約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因素
1.管理體制不完善,不能夠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
目前,我國的科技部門和經濟主管部門屬于兩個不同的機構單位,因此,在科技成果轉化過程中,人為因素影響很大,受管理體制以及管理方式等因素的影響,轉化過程遇到重重障礙,不利于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
2.企業在與科研機構合作過程中管理不規范,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企業在與科研機構合作過程中管理不規范,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是制約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因素之一。企業與科研機構存在利益差異,企業將經濟效益放在首位,而科研機構追求技術領先地位,這種利益取向的不同,就會導致合作存在分歧,合作過程中“先熱后冷”現象比較嚴重,加之企業在與科研機構合作過程中管理不規范,企業往往在拿到科研成果后,就不再履行合同義務,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得不到有效保障。
3.農業技術推廣以政府為主導,服務方式僅停留在技術指導層面
目前,農業新技術推廣主要通過政府農技機構逐級推廣,在如今農村技術、品種更新周期縮短、種養結構趨向復雜化背景下,這種整齊劃一的機構設置,僅停留在技術指導層面的服務方式,已不能滿足農村多樣化、個性化的服務需求。另外,農業科技服務資金不足,也是影響農業科技推廣的主要因素之一,不僅影響了農民“求新”的積極性,也影響了農業科技服務的有效性。
二、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創新策略
1.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調動農業科技人員的積極性
要進一步完善管理體制,以實現新技術的推廣。在這方面,我們可以以農業技術服務為主體,由政府財政部門出資,免費向廣大農業人員傳播農業科技信息,擴大農民的知識面。同時,由政府財政部門拿出一部分資金,調動科技工作者積極性,聘請一些高層次技術人員與農民面對面交流,使更多的農民能夠掌握先進技術,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
2.發展農業科技服務中介組織,保護科研人員的合法權益
農業科技服務推廣,僅靠單打獨斗很難取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我們不僅要注重保護客戶的合法權利,還要注重發展農業科技服務中介組織,擴大農業科技成果服務范圍。目前,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已經逐步向專業化服務方向發展,農業科技服務私人主導趨勢明顯,只有高度專業化、商業化,才更有利于提升農業產業經營管理水平,促進農民和企業進入市場。因此,只有大力發展農業科技服務中介,為農民提供專業化的科技服務,注重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創新,才更有利于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質量,以市場為導向,將科技成果快速轉化為生產力。
3.堅持強化政府公益性,服務機制市場化
農業科技成果的推廣,完全依靠市場化運作機制很難發揮作用,農業是國民經濟的基礎,要保障農業的發展,政府的支持必不可少,所以,我們要堅持強化政府公益性,保證政府以公益者身份出現,運用宏觀調控的手段,扶持農業科技服務組織機構,完善各項配套服務措施,拓寬政府公益性的服務內容。農業科技服務不應僅僅停留在技術層面,應爭取做到服務功能的全程化、服務機制市場化,以經濟利益為驅動,提高農民科技文化素質,提升農業科技服務質量和服務水平。
近年來,中央對農業科技成果創新工作重視程度越來越高,農業科技在我國農業發展中的地位顯得越來越重要,實施農業科技創新,將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在新常態下做強農業,加快現代農業持續穩定發展,已經成為一項重要工作任務。農業科技成果轉化效率低下,不僅影響農業科技的進步,也影響現代農業的蓬勃發展,因此,加速農業成果轉化,注重農業科技服務模式創新,對于提高農業科技水平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周腰華,姚園媛.我國農業技術推廣創新體系建設研究探討[J].農業經濟,2008(1):91-92.
[2]林瓊湘.試論當前農業科技創新面臨的問題與對策[J].農業與技術,2015(12):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