繆漢華
【內容摘要】在素質教育全面展開的背景下,要求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地理教學也真正展現出了重要作用。在這種情況下,改善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現狀,還是要從培養學生的興趣入手。聯系地理學科教學內容,實現地理生活化教學,是打造高效地理教學課堂的有效措施。
【關鍵詞】初中 地理 生活化 教學
地理課程內容取材于生活,強調關注人們的現實生活。初中生在學習地理課程前,具備的豐富生活經驗可以為地理課程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主要是因為學生將豐富的生活經歷和體驗融入到課程學習中,就可以更容易地理解地理學科??v觀初中地理學科教學現狀可以看出,長期以來,地理學科并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常常被認為是“小科”,學生抱著可學可不學的態度展開學習,就無法保證學習質量。
一、確定生活化教學目標
近年來,學科教學強調實現生活化,以期通過生活化教學,拉近學生與課堂的距離,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促使學生利用課堂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真正實現課程教學的重要目標。地理課程知識來源于生活,將其與生活聯系起來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對提高地理學科教學質量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不僅有利于體現地理學科價值和培養理論聯系實際的學風,還能夠有效增強學生的生活能力,充分激發學生對地理學科的樂學心理。但要真正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目標,還是需要恰當設計教學目標。
現以人教版初中地理“歐洲自然地理特征”專題中的“萊茵河的水運與污染治理”教學為例,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內容特點和教學要求,教師聯系學生生活實際,設置生活化教學目標,即要求學生通過學習課程內容,了解其他國家在社會建設和國家發展方面的經驗,并將其與現實生活聯系起來,解決生活中出現的類似問題。而聯系到該部分教學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關的就是“河流污染治理問題”?;诖?,在正式開始課堂教學活動前,教師明確教學目標,即要求學生明白法國在治理河流污染方面的成功經驗,對應我國的河流污染問題,提出有效性建議。在明確課堂教學目標的前提下實施教學活動,教師先引導學生熟悉課程內容,然后總結課程內容的核心觀點,并提出有關問題。根據所學知識,學生嘗試提出自己的見解和看法,如“萊茵河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污染非常嚴重,但到了1970年代默契,萊茵河國際保護委員會、萊茵河-康斯坦茨湖飲用水工作協會等組織在萊茵河岸建立起了多種污水處理廠,使得90%的污水都可以得到凈化處理。這說明,在治理河流污染方面應該全面參與,全民具備保護水環境的強烈意識”。
由此可見,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全面了解教學要求和學生學習能力,巧妙設置生活化教學目標,將課堂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由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學習探究活動中,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二、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
地理學科來源于實際生活,其實是有現實依據的。解析課程教學內容可以發現,無論是自然環境還是經濟發展,都與人類的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在開展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的時候,切不可脫離生活實際,高于生活圍繞課本教材教學,只有將課程教學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充分發掘學生生活中的資源,并巧妙應用到課堂教學活動中,才能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探究熱情,從而真正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目標。
再以“萊茵河的水運與污染治理”教學為例,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將其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以學生熟悉的生活資源切入,例如“隨著經濟發展,黃河流域廢污水排放量比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多了一倍,達44億立方米,污染事件不斷發生。黃河上游的絕大部分支流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而中下游幾乎所有支流水質長年處于劣五類狀態,支流變成了排污河……”學生將與學生現實生活密切相關的事件作為教學案例,觸目驚心的河流污染,讓學生產生保護水環境刻不容緩的意識,學生對繼續深入探究教學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以期通過學習課程內容,找到治理河流污染問題的突破口,帶著這樣的心理開展課堂教學活動,自然而然可以達到生活化資源應用于課堂教學的重要目的。
由此可見,創建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模式,教師必須深層次發掘課程教材中與學生緊密聯系的生活化資源,將其與學生現實生活聯系起來,通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活動,不斷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三、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
打造生活化初中地理教學課堂,不僅要合理設置生活化教學目標,還需要提煉課程教材中涉及到的生活化教學資源,讓學生對課程內容學習產生親近感,激發學生對課程學習的濃厚興趣。與此同時,還要適當創設生活化教學情景,使得學生注意力牢牢集中于課堂教學活動中,只有這樣才能為順利開展生活教學活動提供充分的保障。
再以“萊茵河的水運與污染治理”教學為例,發掘生活化課程資源,將其與學生實際生活聯系起來,教師利用多媒體播放了一段黃河污染前與污染后的視頻,并播放了黃河污染后造成的嚴重不利影響,同時給出了諸多圖片,視頻和圖片對學生形成了直面沖擊,使得學生對學習課程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在這種情況下,教師巧妙導入教學內容,就能夠順理成章地開展課堂教學活動。
由此可見,實現初中地理生活化教學,教師需要對“生活化”內涵和本質形成深刻的認識,適當為學生創設生活化教學情境,只有這樣才能逐步實現課堂教學目標。
(作者單位:江蘇省東臺市實驗中學教育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