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小勇 毛忠安
摘 要:目前,土地勘測定界測繪方法仍然較為傳統,仍然沒有相關人員研究此領域。文章嘗試將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應用于高速鐵路用地手續辦理的土地勘測定界中,創造性的將用地界樁、權屬調查、地類調查數字化于圖紙上。在大比例尺帶狀地形圖上進行簽字蓋章,作為數據制作的基礎資料進行再入庫。不僅可以有效防止“搶栽、搶建、搶種”現象的發生,還可以最大限度的避免征地糾紛,讓土地權利人直觀地看到征地界線位置。同時,大大節省建設用地報批時間,為建設用地合法化提供了時間保障。
關鍵詞:無人機傾斜攝影;土地勘測定界;應用
中圖分類號:P27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2095-2945(2018)32-0175-04
Abstract: At present, the land survey boundary mapping method is still more traditional, there is still no relevant personnel to study this fiel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apply the UAV tilt photography technology to the land survey and demarcation of the high-speed railway land use formalities, and creatively digitizes the land boundary pillars, the property right survey and the land category survey on the drawings. The large scale strip topographic map should be signed and stamped as the basic information for data production and then put into the database. It can not only effectively prevent the occurrence of the phenomenon of "urgent planting, building and growing", but also avoid land expropriation disputes to the maximum extent, so that the land owners can see the location of the land expropriation line intuitively. At the same time, it greatly save the construction land approval time, to provide a time guarantee for the legalization of construction land.
Keywords: UAV tilting photography; land survey demarcation; application
引言
土地勘測定界是農轉用、建設用地報批的必經階段。在黨的十九大以及十三五規劃的宏偉藍圖、行動綱領指導下,我國的經濟建設正以跨越式速度穩步前進。但是,隨著科學用地要求以及大數據技術的日臻成熟,各種建設用地出現了“未批先用、批而不用”等不合理現象,致使較多項目難以落地,制約交通、能源、水利等大型項目開展的瓶頸日益凸顯。土地勘測定界傳統測量雖能較高精度的完成,但耗費人力、時間、資源成本較大。目前,針對土地勘測定界項目,大多沿用傳統測繪,還沒有將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應用于此類項目。本文嘗試將此技術應用于土地勘測定界,外業權屬、地類調查前,形成大比例尺地形圖,然后實現內業指界、簽字等土地勘測定界流程,大大縮減了成本、提高了專業水準、解放了勞動力,同時,航測形成的大比例尺地形圖配合工程用地紅線,制作后期工程進度圖,可以實現工程建設全面監控。經過預設點位中誤差對比分析,使用此方法完全可以達到1:2000勘測定界要求,為建設用地報批提供一套成熟的方案。
1 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
1.1 攝影測量發展
攝影測量是利用光學攝影機獲取被攝物體的形狀、大小、位置、特性及其相互關系,經過處理獲取所需信息。主要在各種比例尺地形圖測制,地形數據庫建立,為各種地理信息系統、土地信息系統以及各種工程應用提供空間基礎數據。攝影測量技術從模擬到解析,從解析到數字,再從正攝到傾斜,得到了跨越式發展。截至目前,利用搭載RTK設備的無人機進行低空傾斜攝影,通過搭載多臺不同角度的傳感器,以視角大、分辨率高優點應用于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
1.2 傾斜攝影技術
傾斜攝影技術,通過在同一飛行平臺上搭載多臺傳感器(常用的為五鏡頭相機)。同時采集垂直、傾斜等不同角度的影像,獲取地面物體更為完整準確的信息。垂直地面角度拍攝獲取的影像稱為正片,鏡頭朝向與地面成一定夾角獲取的四組拍攝影像稱為斜片。它結合了無人飛行平臺所搭載的GPS/IMU系統,獲取拍攝瞬間的POS數據以及像控點數據,軟件處理后獲取“數字表面模型、數字正攝影像和三維模型”的一種新型攝影測量技術(圖1)。因為傾斜攝影能夠提供更好的視角去觀察建筑物側面,更好的生成側面紋理,使得傾斜影像相比垂直影像有著顯著的優點。目前,無人機傾斜攝影計算在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三維城市建模等方面已經嶄露頭角,初顯優勢。其在水利、國土、應急測繪等多行業的應用正待深度普及,掌握前沿科技、核心技術將會為企業發展帶來更多機遇。這也給土地勘測定界提供了一種新的研究方向,如何將線型工程地形圖測繪的精度提高,用于土地勘測定界,正是本文研究的目的。
2 土地勘測定界
土地勘測定界是指在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組織下,涉及勘測定界單位與用地單位及用地范圍內各土地權屬單位相互協調、配合的工作。在進行勘測定界工作之前,應在當地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的組織下,收集用地范圍內土地利用現狀調查及城鎮地籍調查資料、收集各土地權利人的權屬證明材料,實地調查用地范圍內的土地權屬、土地類別、土地權利人狀況,在此基礎上進行放樣及測量工作,并撰寫建設用地勘測定界技術報告書,編繪勘測定界圖。因此在進行勘測定界工作之前要做好的周密的準備工作,尤其在組織協調工作中,要做好人員分工,以便快速準確的完成土地勘測定界任務。
2.1 測繪基準及投影
坐標系采用CGCS2000坐標系,高程基準為1985國家高程基準;采用高斯克呂格3°帶投影,投影面為0,中央子午線與當地土地利用現狀庫參數一致成圖比例尺為1:2000。
2.2 作業依據
《土地勘測定界規程》、《土地利用現狀調查技術規程》、《城鎮地籍調查規程》、《集體土地所有權調查技術規定》等。
2.3 作業程序
土地勘測定界工作是項目實施工作中的重要環節。為確保工作符合技術規程要求的精度及進度,必須有條不紊地按內容的先后順序開展工作,才能達到預期目的。按照土地勘測定界工作的特點和規律,將其工作分為準備工作階段、外業工作階段、內業工作階段、成果檢查驗收及歸檔四個階段。具體流程如下圖2。土地勘測定界,主要任務在組織協調。如果協調到位,分地指界、權屬測量、地類認定等工作都是測量學基本內容,相對簡單。外業調查、外業測量、內業整理,各司其職、井條有序才能做到效率高、服務水平高,才能為建設單位、為自己單位節省開支,提高利潤。從土地勘測定界定義、流程及要求上可以看出,攝影技術應用于土地勘測定界具有可操作性,將無人機傾斜攝影用于此領域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3 傾斜攝影技術在土地勘測定界中的應用
土地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家園,中國作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均耕地很是貧瘠。因此,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實保護耕地已經成為我國的基本國策。各級人民政府應當采取措施,全面規劃,嚴格管理,保護、開發土地資源,嚴禁非法占用土地的行為。針對線性工程涉及權屬單位、權利人眾多,用地范圍又相對較窄的情況,本論文創造性的將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應用于線性工程的土地勘測定界中,打破了已往的“征地數據獲取→用地界樁埋設→現場指界→權屬調查→外業測量→內業制圖→提交成果”的傳統模式。將“現場指界、權屬調查”綜合于內業處理,利用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配套網絡RTK、千尋定位系統等新興技術,快速、精準的提取線性工程的大比例尺帶狀地形圖,通過“內業+外業+內業”的模式,形成最終的建設用地報批數據。
3.1 大比例尺帶狀地形圖制作
本次研究以鐵路用地項目的勘測定界為例,測繪鐵路沿線500m范圍內帶狀地形圖。
首先,資料收集。根據初步設計或者施工圖紙收集鐵路沿線控制點及點之記、已有地形圖、土地利用現狀庫、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庫等已有資料。將征地紅線和土地利用現狀圖套合,初步統計占地情況,制定飛行方案并申請空域;根據鐵路線型、飛機性能、1:2000的勘界成果要求,明確航高、架次、拍攝間隔、航向及旁向重疊等參數。其次,數據采集。按照線路走向,在線路兩旁埋設足夠數量的像控點,像控點的埋設要符合要求;根據制定好的飛行方案,開展地形數據采集。再次,內業處理。通過空三加密、多視影像聯合平差、多視影像密集匹配、數字表面模型生成、正攝影像糾正進行可視化處理,最終得到三維傾斜模型。最后,調繪補測及成圖。征地紅線兩側500m范圍內有云霧遮擋、飛行質量不好等影像不清楚的進行補測。根據1:2000做圖要求,完成圖面整飾(圖3)。
3.2 權屬調查的內業處理
線狀地形圖成圖后,套合征地紅線,組織進行權屬調查、土地利用類型調查。在圖紙上可以清晰的看到每一塊土地的利用類型,以及土地權利人判別權屬界線的道路、田坎等。勘測定界時,現場踏勘后在地形圖上標示權屬界線(圖4),涉及土地權利人在界線兩邊簽字。條件成熟后,可以由熟悉本村土地情況人員,直接在圖紙上進行權屬界線劃定工作,有疑問地方再至現場踏勘。另外,紙質化的圖紙可以保存指界、地類認定、簽字等原始檔案。
根據圖紙上劃定的權屬界線進行數據再入庫,制作征地紅線內權屬界線數據層;根據《土地利用現狀分類》(GBT 21010-2017)標準,制作土地利用類型數據層。在ArcGIS中,利用疊加分析功能整理處每一個地塊信息,作為勘測定界技術報告基礎資料。圖4豎向實線是由實地指界再入庫制作的權屬界線,很好的與影像中道路邊緣(即實際權屬界線)重合,在精度、可行性及便利性等方面都得到了驗證。
3.3 成果可靠性比對分析
將圖紙上劃定權屬界線、土地利用類型界線,同時進行實地測量,經過數據對比分析,均在誤差范圍內(相關參數見表1、2),可以滿足1:2000勘測定界需求。
為了檢驗此方法的平面精度,一共實地測量了20個平面檢查點,各檢查點平面精度見上表2所示。根據ΔX、ΔY和ΔS數據,依據中誤差公式求解出檢查點的點位中誤差mΔS,
按TD/T 1001-2012《地籍調查規程》要求,界址點精度分為三級,其中一級±5cm、二級±7.5cm、三級±10cm(表3)。將各檢驗點點位誤差代入上式計算,可知檢驗點點位中誤差為6.8cm,符合相關規范要求。特別是大型線性工程,涉及較多的用地為農村土地,其界址點精度可參考三類執行。
4 結束語
本文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系統獲取影像數據和POS數據,利用Smart3D軟件進行空三處理,生成真實三維模型,制作地形圖。在地形圖上劃定權屬界線、土地利用類型界線,土地權利人在權屬界線兩邊簽字后進行數據再入庫的方法,將實地量測檢查點坐標和基于三維模型生成地形圖中檢查點的平面坐標進行對比,證實了該方法可以滿足 1:2000勘測定界的要求。這種利用傾斜攝影技術制作大比例尺地形圖,疊加建設用地征地紅線后,在紙質地圖上分地、指界、勾繪地類圖斑(輔以外業補測)進行數據再入庫的方法,為加快土地批復、合法利用土地提供了一種新的方法。
參考文獻:
[1]徐思奇,雍小龍,夏志敏,等.傾斜攝影測量技術在大比例尺地形圖測繪中的應用[J].測繪通報,2018(2):111-115.
[2]潘成軍.基于傾斜攝影模型的1∶500地形圖要素提取及精度分析[J].測繪通報,2017(S2).
[3]曹琳.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測量技術的三維建模及其精度分析[D].西安科技大學,2016.
[4]孫亮,夏永華.基于無人機傾斜攝影技術測繪大比例尺地形圖的可行性研究[J].價值工程,2017,36(8):209-212.
[5]廖廷宇.線性工程項目的勘測定界技術及其要點——以高速公路為例[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中旬刊),2018(6).
[6]劉玉潔,崔鐵軍,郭繼發,等.無人機航攝大比例尺測圖的關鍵技術分析[J].天津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34(2):37-40.
[7]劉藝,季昊,楊震,等.無人機航測在大比例尺公路帶狀地形圖測量中的試驗及分析[J].測繪通報,2016(S2).
[8]宋云波,李玉婷,馬樹祥,等.土地勘測定界的方法與應用探討[J].南方農業,2018(6):141-142.
[9]楊國東,王民水.傾斜攝影測量技術應用及展望[J].測繪與空間地理信息,2016,39(1):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