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全麗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
高校開展權力清單制定工作研究
時全麗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江蘇常州 213164)
高校權力清單制定有利于推動權力制約政治理念的理論探討、有利于建立公開透明的教育環境、有利于深化標本兼治推動大學制度建設。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紀委于2015年3月開始探索權力清單制定工作。全院各部門、二級單位本著權力法定、權責一致、公開透明、有效監督等四項原則,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現“權責相一致、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為目標,通過依法依規梳理崗位職權,明確職權事項,確立用權依據,編制用權流程,清理風險環節,制定防控措施,在權力清單制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改革創新價值、借鑒推行價值、公開運行價值方面做了初步的嘗試,但是,在本輪權力清單制定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需解決但尚未解決的難題與困境,諸如梳理是否規范、公開運行的技術問題、動態調整問題、法律界限問題等,需要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高校;權力清單;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實踐探索
權力清單制定是國家治理現代化、法治化的重要途徑,對于優化行政權力運行,建設法治政府、廉潔政府具有重要意義。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及其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依法公開權力運行流程。[1]”十八屆四中全會進一步提出,要深入推進依法行政,加快建設法治政府,推行政府權力清單制度,堅決消除權力設租尋租空間[2]。2015年,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推行地方各級政府工作部門權力清單制度的指導意見》,對地方各級政府在權力清單制度建設工作目標、實施范圍、主要任務、組織實施等進行了具體部署,指出要分門別類進行全面徹底梳理行政職權,逐項列明設定依據;對沒有法定依據的行政職權,應及時取消;依法逐條逐項進行合法性、合理性和必要性審查;在審查過程中,要廣泛聽取基層、專家學者和社會公眾的意見;公布權力清單;積極推進責任清單。教育部在2014年3月份的黨組會議上強調,要繼續簡政放權,進一步擴大高校辦學自主權和省級政府教育統籌權,嚴格依法行政,把教育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引向深入。近年來,一些地方和高校在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及公開運行方面進行了有益探索,取得了積極成效。高校權力清單制定是一個新鮮的事務,引進權力清單制度,是推動高校現代化建設和高校廉政建設的重要舉措。當前,在高校引進權力清單還面臨一些困境,需要理順外部權力與內部權力之間的關系。對外,需要理順高校和政府、社會的關系,使政府簡政放權,為高校開出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對內,高校要制定有效的章程,將大學內部的各類權力予以明確界定,大力推行權力清單制度,強化對學校人、財、物等關鍵崗位的重點監管和公開運行,強化對招標招聘、干部人事、資金分配和評審評估評比等行為的制度監管,為創建廉政高校探索新的路徑。
權力,權為衡器,權力,是平衡的力量、平衡的能力。權力有三個屬性:公權(政府)、私權(市場)和共權(社會)。相互之間相互制衡,以正向運作。權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權力是指某種影響力和支配力,它分為社會權力和國家權力兩大類;狹義的權力指國家權力,即統治者為了實現其政治利益和建立一定的統治秩序而具有的一種組織性支配力。高校權力是指高校為保障教學、科研、管理、后勤等各項工作正常運作的過程中所具有的組織支配力。高校權力清單制定工作是指高校在教育教學的過程中,公開權力事項、提出權力依據、制定權力規范、遵守權力流程的總過程。其分類可參照地方政府權力清單分類方式: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征收、行政給付、行政檢查、行政確認、行政獎勵、行政裁決和其他類別。
(1)高校權力清單制定有利于推動權力制約政治理念的理論探討。權力運行作為人類政治文明的重要構成,其規范化、公開化的運行體現了一個民族文明的發展程度和發展水平。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政治體制改革取得了長足發展,權力配置與制約不斷調整,民主化進程中尊重個體權利、公平交易、民眾參與等精神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帶來了巨大的活力與空間。高校權力清單制定工作是在地方政府推行權力清單制定基礎上在高校內部推動的自我變革、自我監督,是教育系統對實踐權力制約政治理念的嶄新嘗試。權力清單制度作為我國政治文明發展中對權力規約的熱點探索,在公共議題討論中常被提及,但是理論界的討論尚未呈現出系統化的研究趨勢[3]。高校可在權力清單制定的過程中,可不斷發現權力清單制定中存在的問題以及在高校的運行情況,從而不斷進行實踐反思與理論研究。
(2)高校權力清單制定有利于建立公開透明的教育環境。教育是百姓最關注的民生問題之一,關系到青少年的成長與成才,是民族的希望與未來。但是,近幾年來,在招生、學術、基建、后勤、招標等領域頻頻出現腐敗的陰影。陽光是最好的防腐劑。只有實現權力運行公開、各類信息透明、權力受到制約與監督,才能逐步規范權力運行并從根本上遏制腐敗現象的發生,從而創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氛圍,建立公開透明的教育環境。
在當前高校廉政建設中,制度建設是根本性的保障。在高校權力清單制定工作中,要根據行政權力的分類,結合各高校的實際情況,將行政權力分為行政許可、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行政確認、其他行政權力等8類。其中,行政許可必須具有法律法規依據;行政處罰、行政強制、行政裁決必須具有規章以上的依據;行政給付、行政獎勵(評比表彰事項按學校榮譽體系設定項目)、行政確認、其他行政權力必須具有規范性文件以上的依據。可以以權力清單制定工作為契機,建立起相應的運行監管和監督機制,完善權力風險管理的防控措施,真正把高校的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最終實現標本兼治、懲防并舉。
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是江蘇省首家信息職業技術學院,隸屬于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學院具有五十余年的辦學歷史,學院占地1042畝,下設7個二級學院、3個教學部、1個繼續教育學院,45個專業。全日制在校生11466人、非全日制學歷生6845人,教職工693人。2003年學院被教育部確立為國家示范性軟件職業技術學院。2004年學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教育部高職高專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2005年學院榮獲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2006年學院被省教育廳確立為省級示范性高職院校重點建設單位。2007-2009被教育部、財政部確立為國家示范性高等職業院校建設單位。2010年,學院以優秀的成績通過了國家示范建設驗收,并順利通過新一輪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工作評估。
近年來,學院紀委全面履行黨章賦予的職責,扎實推進“兩個責任”的落實,于2015年3月開始探索權力清單制定工作。經過近一年的調研試點,2016年上半年正式發文全面鋪開權力清單制定工作。全院31個部門、二級單位本著權力法定、權責一致、公開透明、有效監督等四項原則,以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實現“權責相一致、有權必有責、失責必追究”為目標,通過依法依規梳理崗位職權,明確職權事項,確立用權依據,編制用權流程,清理風險環節,制定防控措施。
經過大半年的梳理,2016年底共梳理出199項權力清單,其中,行政權力158項。2017年上半年,學院公布了第一批45項行政權力事項清單(具體分類詳見表一);后面還將陸續公布所有的行政權力事項清單。行政權力清理的范圍是學院行政部門實施的對教師、學生和其他社會組織、個人權利義務產生直接影響的具體行政行為。各部門制定的政策法規和目標規劃等抽象行政行為以及部門內部管理、部門之間或者部門與下屬單位之間的內部管理事項不在此次清理和編制范圍之內。各部門將針對行政權力事項中的工作流程排查出來的風險點,從完善管理制度、規范工作程序等方面,研究防控措施,加強各個環節的管理和監督制約,建立健全內控機制,形成有效防范風險的監控運行體系。比如,經過風險排查及風險防控,2016年又重新規范了學院采購管理制度,規定了凡是20萬元以上的采購項目均進行政府采購,規避了廉政風險的產生;現在學院又在制訂對政府采購委托的招標代理機構的考核管理辦法,從而進一步規范采購行為,做到既降低廉政風險,又提高采購質量(見表1)。

表1
總體而言,常州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權力清單制度已經取得了一定的進展,在改革創新價值、借鑒推行價值、公開運行價值方面做了初步的嘗試,為學院下一步的體制機制改革提供了良好的開端和有利的制度保障;初步形成了權力清單制定工作流程,對推行權力清單制定過程中可能遇到的難點以及風險點有了初步認識,為全面建立和推行權力清單提供了一定的借鑒價值;各部門通過依法依規梳理崗位職權,明確職權事項,確立用權依據,編制用權流程,清理風險環節,全面公開權力清單,加強權力監督制約機制,建立健全公開透明、便于監督的權力運行機制。真正做到“法無授權不可為,清單之外無權力”,最大限度降低腐敗風險,努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校園政治生態。
但是,在本輪權力清單制定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急需解決但尚未解決的難題與困境。一是在梳理崗位職權的過程中,是否已經根據部門職能及職權運行全部梳理到位,缺少整體的專家團隊的把控;二是權力清單網上公開運行面臨的技術、設計與效率、公開之間的矛盾問題以及將行政權力清單進行分類管理,提高權力清單制度的可操作性問題;三是權力清單公布后運行如何有效監督、動態調整的問題;四是權力清單與法律之間的界限確定等,都需要在今后的實踐中進一步探索與研究。
[1]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十八屆四中全會《決定》發布(全文)[DB/OL].[2014-10-28].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410/28/t201 41028_3795791.shtml.
[3]胡稅根,徐靖芮.我國政府權力清單制度的建設與完善[J].中共天津市委黨校學報,2015(1):67-77.
D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6-4110(2017)04(a)-0109-03
時全麗(1980-),女,碩士,副研究員,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高職教育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