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建華



[摘要] 目的 探討化療、放化療同步治療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方法 臨床納入2016年5月—2018年5月該院收治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對照組(29例)。對照組患者單純進行化療,研究組則進行放化療同步治療,治療結束后分析比較兩組臨床療效及遠期生存率,同時對比兩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的差異。另外,分析對比兩組治療前、后糖尿病相關指標變化情況的差異。結果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3.72%、58.62%(P<0.05);研究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別為74.42%、48.84%、34.88%,與對照組的55.17%、27.59%、10.34%相比均明顯更高(P<0.05);研究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0.23%、48.28%;研究組不良反應發生率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治療前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P<0.05)。結論 相較于單純化療,對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進行放化療同步治療效果更顯著,可進一步增強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糖尿病相關指標,提高遠期生存率,且不增加不良反應,具備臨床實施意義與應用價值。
[關鍵詞] 化療;放化療同步治療;支氣管肺癌;糖尿病;遠期生存率;不良反應
[中圖分類號] R587?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b)-0023-03
當前世界范圍內支氣管肺癌發病率、死亡率均呈不斷上升趨勢,肺癌是對人類生命健康威脅最大的惡性腫瘤之一,男性發病率高于女性[1]。當前關于肺癌的發病機制尚未完全明確,多認為肺癌的發生與長期大量吸煙密切相關。隨著人口老齡化趨勢的加快,近年來臨床上2型糖尿病患者越來越常見,且患惡性腫瘤合并糖尿病的老年患者人數仍在不斷增加。相較于正常人群,2型糖尿病患者發生各種惡性腫瘤的風險更高[2]。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具有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等特點,對人類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嚴重危害。該研究選取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72例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化療、放化療同步治療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的臨床療效,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臨床納入該院收治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72例,隨機分為研究組(43例)、對照組(29例)。該研究全部入選者均知情同意,且經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研究組年齡43~79歲,平均年齡(60.28±4.57)歲,男28例、女15例;對照組年齡45~80歲,平均年齡(60.67±4.39)歲,男17例、女12例,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行比較。
1.2? 方法
全部患者均常規給予降糖治療,患者出現糖尿病癥狀后,根據其空腹血糖水平給予二甲雙胍緩釋片進行治療,用藥劑量0.5 g,1~2次/d。根據患者實際情況用藥劑量最大增至2.0 g/d,若療效不佳則聯合使用胰島素,待患者空腹血糖水平降至10 mmol/L時即可進行放化療。放療方案:應用CT定位制定相應放療計劃,即三維適形直線加速器放療計劃。協助患者取仰臥位,于CT定位板上平躺,將雙手交叉舉至頭頂,體部固定負壓袋,采用移動激光燈將患者體表、負壓袋體模及治療床相應位置標出,采用高壓注射器在外周靜脈內注入造影劑,而后進行CT定位掃描,范圍為肝臟下緣水平以上至舌骨以下,層厚0.3 cm。對肺部原發灶、局部淋巴結轉移灶進行CT掃描,經光纖將CT定位圖像輸入三維治療計劃系統,在圖像上根據病變范圍勾畫靶區。應用三維適形放療技術對劑量分布進行調整,設計4~6個適形照射野,進行6MV-X線照射,周一至周五每天1次,2.0 Gy/次,共治療5~6周。化療方案:采用以順鉑為主的化療方案,由于順鉑具有腎毒性,大劑量使用時應進行水化處理。此外,長春瑞濱對周圍血管毒性明顯,故臨床上化療前、后應給予5 mg地塞米松靜脈沖入。化療中、化療后嚴密觀察不良反應,以21 d為1個周期,持續4~8個周期。放化療同步:評估患者身體狀況,根據其輔助檢查結果及個人意愿,在取得患者知情同意后,于放療開始1~3 d內同時進行第1個周期的化療。放療開始至第4周評估患者血液分析及其他檢查結果,若正常則開始第2個周期的化療,待放療結束后繼續完成余下2~4個周期的化療。
1.3? 觀察指標
根據WHO腫瘤客觀療效評價標準評價兩組治療后臨床療效[3],包括完全緩解、部分緩解、穩定及進展,總有效率=完全緩解+部分緩解。另外,將兩組患者遠期生存率進行對比,同時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情況,包括惡心、骨髓抑制、放射性食道炎、放射性肺炎等。觀察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糖尿病相關指標改善情況,包括FPG(空腹血糖)、2 hPG(餐后2 h血糖)、HbAlc(糖化血紅蛋白)、TG(甘油三酯)等指標。
1.4? 統計方法
采用SPSS 19.0統計學軟件行統計學處理,計數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x±s)表示,分別進行χ2檢驗、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臨床療效對比
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3.72%、58.62%(P<0.05),見表1。
2.2? 兩組遠期生存率對比
研究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別為74.42%、48.84%、34.88%,與對照組的55.17%、27.59%、10.34%相比均明顯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3? 不良反應發生率對比
研究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0.23%、48.2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4? 治療前、后糖尿病相關指標對比
治療前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無顯著性差異,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3? 討論
糖尿病屬于臨床常見代謝障礙性疾病,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的生活方式、飲食習慣也發生很大的變化,近年來糖尿病發生率呈上升趨勢,危害人們的生命健康。血管病變、長期高凝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危險因素,且兩種因素間可相互影響,引起神經功能異常,進一步加重患者病情。在臨床上肺癌合并糖尿病十分常見,在肺癌患者總數中該類患者占15%以上,患者臨床治療及預后均受到嚴重影響。有研究表明[4],肺癌的發生與糖尿病家族史、發病年齡呈正相關,糖尿病患者高血糖狀態、高胰島素血癥等對腫瘤細胞凋亡產生抑制,加快其增殖分化速度,最終引發腫瘤。
當前臨床上針對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仍以控制血糖、手術、放療、化療為主要治療方式[5]。在糖尿病癥狀的影響下,一般發現肺癌時已屬疾病中晚期,患者無手術指征,且糖尿病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手術風險,部分老年患者因擔憂手術風險而拒絕手術。放化療是臨床治療該類患者的主要方法,化療藥物可對胰腺等正常組織造成嚴重損傷,減少胰島素分泌,進而誘發糖尿病,導致糖尿病患者代謝紊亂進一步加重[6-7]。近年來放化療同步進行成為臨床探討熱點,有研究表明[8],對支氣管肺癌患者而言化療聯合放療是最理想的治療方式,局控作用顯著,尤其是含鉑類的化療方式。該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臨床總有效率顯著高于對照組,分別為83.72%、58.62%(P<0.05);研究組患者1、2、3年生存率分別為74.42%、48.84%、34.88%,與對照組的55.17%、 27.59%、10.34%相比均明顯更高(P<0.05);研究組、對照組患者治療期間不良反應發生率分別為30.23%、48.28%(P<0.05);治療前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 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治療后研究組患者FPG、2 hPG、HbAlc、TG等指標與對照組相比均明顯更低(P<0.05),說明臨床上對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同步進行放化療可起到協同作用,可更好地改善糖尿病患者相關指標,進一步提高近、遠期療效。三維適形放療可有效提高靶區準確性,使靶區內劑量分布均勻,進而提高靶區劑量,及局部控制率。另外,三維適形放療還可最大限度減少除靶區外周圍組織受照射劑量,減少各類并發癥的發生[9-10]。治療期間部分患者可出現程度不同的不良反應,如放射性食管炎、放射性肺炎等,一般患者均可耐受,不影響治療方案的正常實施。
綜上所述,對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而言,放化療同步治療是一種理想的治療方式,對提高治療效果、改善臨床預后、提高患者遠期生存率等方面均具有積極意義。
[參考文獻]
[1]? 鄧立勇.非小細胞肺癌腦轉移鉑類化療同步放療或序貫放化療的療效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6,31(12):2000-2003.
[2]? 朱緒臻.化療與放化療同步治療支氣管肺癌合并糖尿病患者的療效觀察[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24):89-91.
[3]? 馬辰鶯,徐曉婷,張汝婷,等.復發支氣管肺癌CT引導后裝放療小樣本臨床研究[J].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23(18):1244-1249.
[4]? 戚曉芳,劉麗華,謝淑萍,等.肺癌患者在不同放化療階段血紅蛋白與跌倒風險的相關因素分析[J].護士進修雜志,2018,33(10):921-923.
[5]? 魏娟娟.老年肺癌放化療前后肺部感染的病原菌培養及藥敏分析[J].實用癌癥雜志,2017,32(3):466-468.
[6]? 劉軍華,楊琴,劉中華,等.吉非替尼聯合放化療與單純放化療治療肺癌腦轉移療效比較[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7,26(27):3059-3061.
[7]? 陳俊,龐林榮,李暉,等.肺癌放化療患者呼吸系統二重感染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6, 26(9):1964-1966.
[8]? 李靜.穴位注射胃復安聯合按壓翳風穴對肺癌放化療所致頑固性呃逆效果觀察[J].西部中醫藥,2016,29(3):111-113.
[9]? 代光政,田翠麗,劉瀾濤,等.不同病理類型肺癌放化療前后CT灌注參數變化研究[J].臨床肺科雜志,2017,22(11):2081-2084.
[10]? 袁章安,羅麗華,熊忠林,等.吉非替尼聯合放化療與單純放化療治療肺癌腦轉移的療效比較[J].醫學臨床研究,2017,34(8):1653-1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