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上椿 張采華 林素娟


[摘要] 目的 以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為樣本,探討聯合應用雷珠單抗和眼底激光治療的價值。 方法 隨機選取該院2016年6月—2018年6月入組的74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入組研究,結合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聯合治療組和眼底激光組,聯合治療組采取雷珠單抗+532眼底激光治療,眼底激光組采用單一532眼底激光法進行治療。結果 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視力恢復狀況、532眼底激光使用能量指標均優于眼底激光組患者(P<0.05)。 結論 針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診治,應以眼底激光為基礎治療方法,輔助以雷珠單抗,以促進患者視力的迅速恢復。
[關鍵詞] 眼底激光;視網膜病變;雷珠單抗
[中圖分類號] R59? ? ? ? ? [文獻標識碼] A? ? ? ? ? [文章編號] 1672-4062(2018)09(b)-0182-02
調查統計結果顯示,受社會民眾生活水平升高的影響,其飲食習慣和飲食機構也隨之發生改變,這也成為糖尿病發病的潛在誘發因素。近幾年,糖尿病的發病率呈現向年輕人靠攏的趨勢,糖尿病視網膜病變作為糖尿病的常見并發癥,發病人數也逐年增加。因此,掌握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識別方法并制定行之有效的預防策略,顯得至關重要。該研究主要選取了2016年6月—2018年6月74例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探析了聯合應用雷珠單抗和眼底激光治療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隨機選取該院入組的74例(95眼)經FFA檢查明確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需行眼底激光全視網膜光凝治療的患者入組研究,結合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聯合治療組和眼底激光組,眼底激光組共計37(47眼)例患者,男∶女=17∶20,平均年齡:(48.69±2.86)歲。聯合治療組共計37(48眼)例患者,男∶女=19∶18,平均年齡:(49.07±2.14)歲。兩組患者的年齡、性別、病變程度等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眼底激光組:以眼底激光治療方法為主,將532眼底激光治療儀作為主要工具,對患者全視網膜進行光凝操作,確保光斑分布的均勻性,光斑間距約為1個光斑直徑,每眼的光凝斑約為2 100個,曝光時間設置為0.2s,光斑強度為3級光斑。分象限4次實施光凝,合并黃斑水腫的患者,則應適當補充黃斑區格珊樣光凝,1~2級光斑,300~400個光凝點。
聯合治療組:入組者在眼底激光治療前一周行玻璃體腔注射0.5 mg雷珠單抗。在完成消毒鋪巾和表面麻醉的基礎上,于顳上方角鞏膜后3.5 mm處進針,為患者注入雷珠單抗,并在注射完畢采用妥布霉素地塞米松眼膏涂患眼,術后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滴眼,4次/d,共7 d,預防感染。
1.3? 觀察指標
采用國際標準視力表法評價患者的視力水平,觀察記錄兩組患者治療前的最佳矯正視力,及最后一次眼底激光治療后1周的最佳矯正視力。治療后視力提高2行以上為視力提高,視力提高或下降小于2行者為視力穩定,視力下降大于2行者為視力下降。
2? 結果
2.1? 治療效果
對照組患者治療前的平均視力為(0.258±0.064),觀察組患者治療前的平均視力為(0.251±0.056),差異不明顯。治療后,對照組患者的平均視力為(0.343±0.091),觀察組患者的平均視力為(0.429±0.089),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相關指標
聯合治療組的視力提高率64.58%,明顯高于單純眼底激光組44.68%。聯合治療組的視力下降率4.16%,明顯小于單純眼底激光組的8.51%。表明采用雷珠單抗和眼底激光聯合治療的方法,有助于實現對患者視力狀況的有效改善。見表2。
3? 討論
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屬于糖尿病誘發的微血管病變類型,臨床醫學界通常將視網膜新生血管為主要標志,實現對視網膜病變是否具有增殖性的判斷。受糖尿病患者胰島素代謝紊亂的影響,容易誘發患者眼部微神經的改變,對患者的視神經功能造成了損害[1]。同時,受糖尿病患者血管內皮細胞功能不暢的影響,使得患者視網膜毛細血管的上皮細胞被破壞,誘發了血管的滲漏,這也加劇了致盲的可能性。在以往治療視網膜病變的過程中,通常以藥物治療為主,采用降糖降脂藥物對患者的血糖血脂水平進行合理調控,為患者安排低脂低糖飲食,針對因血壓升高誘發的視網膜病變風險,則應通過對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等降壓藥物價值的充分發揮,防控血壓過低或過高。相關研究證實,阿司匹林作為抑制前列腺素生成的主要藥物,也能夠實現對患者眼部微血栓生成的有效防控[2]。
近些年,眼底激光治療方法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的治療過程中得到了廣泛應用,通過實施光凝治療,能夠實現對血管再生的有效抑制,并充分緩解患者的黃斑水腫狀況。有學者指出,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現已成為損傷患者視力的主要影響因素之一,極容易導致患者的視力殘疾。受視網膜病變的影響,與健康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喪失視力的幾率相對較高。有學者在對山東省3 326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發現,發生視網膜病變的患者人數約占1/4。若糖尿病患者合并有視網膜病變的相關癥狀,會嚴重危及患者的生活質量,因此,探尋治療該疾病的科學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現階段,我國糖尿病患者的總人數逐年激增,加之合并視網膜病變的影響,容易導致患者的生存質量降低。視網膜病變是胰島素代謝紊亂的直接反映,主要以彌散性熒光素滲漏和視網膜厚度增加為主要表現。盡管眼底激光治療能夠對視網膜病變產生一定的緩解作用,但仍不能實現對該疾病的根治,且容易對患者血管內皮細胞的正常生長產生不良影響。雷珠單抗是一種血管生成抑制劑,能夠有效降低患者視網膜新生血管的生長水平,實現對患者眼底出血狀況的有效改善。同時,雷珠單抗能夠有效提升視網膜血管的通透性,實現對滲液的有效吸收,對視網膜疾病的治療具有重要的輔助價值[3-5]。
由于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會給患者帶來巨大的痛苦,因此,做好早期防范工作顯得尤為重要。部分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患者在發病初期不具備明顯的臨床癥狀,極容易遭到患者的忽視,若等到癥狀較為明顯時候再去醫院診斷,容易導致最佳的治療時機被延誤,因此,糖尿病患者應每年去醫院篩查一次眼底,必要時可采用眼底激光治療,將視力水平維持在良好狀態。同時,由于血糖水平過高是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主要誘發因素,因此,醫務人員應重視加大對患者血糖的控制力度,防止因血糖異常波動導致病情的加重。此外,醫務人員應在控制血糖水平的基礎上,加強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綜合管理。部分糖尿病患者由于對疾病的認識存在欠缺,認為只要將血糖水平維持在合理范圍內,即可實現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發生的有效阻斷,然而,這種方法存在局限性,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不僅受血糖狀況的影響,與血壓、血脂水平之間也具有十分密切的關系,若患者能夠戒煙,則該疾病的發病率會明顯降低。因此,醫務人員在臨床治療及護理糖尿病患者的過程中,應充分認識到,預防“糖網病”需要綜合管理,僅僅控制好血糖還遠遠不夠,還要控制好血壓、血脂、改善微循環、戒煙、保護腎臟。
該研究結果顯示,聯合治療組患者的平均視力狀況和平均眼壓狀況均優于眼底激光組患者,且聯合治療組患者的治療有效率更高,這一結果也實現了對雷珠單抗聯合眼底激光治療價值的充分驗證。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治療過程中,應促進眼底激光和雷珠單抗的聯合使用,確保治療安全性的同時,提升患者的視力水平。
[參考文獻]
[1]? 韓禹華.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分析[J].中國醫療器械信息,2018,24(1):119-121.
[2]? 王衛平.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J].實用防盲技術,2017,12(4):151-153.
[3]? 吳晨光.眼底激光、雷珠單抗聯合使用對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療效研究[J].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2017,4(85):16693.
[4]? 秦平平.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研究[J].中西醫結合心血管病電子雜志,2017,5(17):6-7.
[5]? 史婧.眼底激光聯合雷珠單抗治療糖尿病性視網膜病變的臨床效果分析[J].當代醫學,2017,23(7):95-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