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麗華
【摘 要】針對測繪科技成果轉化難、轉化慢的問題,分析了制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的因素,提出了完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機制、搭建平臺、出臺激勵政策和政府引導等策略。
【關鍵詞】科技成果轉化;測繪科技;轉化率
中圖分類號: P208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2095-2457(2018)25-0293-002
DOI:10.19694/j.cnki.issn2095-2457.2018.25.134
【Abstract】In view of the difficult and slow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technical achievements in surveying and mapp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factors that restrict the transformation of scientific and mapping achievements, and puts forward some strategies to improve the transformation mechanis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achievements, set up a platform, introduce incentive policies and guide the government.
【Key words】Science and Technology 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Transformation Rate
0 引言
進入21世紀以來,隨著互聯網技術的蓬勃發展、我國基礎建設和城鎮化的快速發展,測繪科技也得以迅猛發展,在我國廣大測繪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之下,測繪科技成果取得了很大的進展,數量迅速增加,為我國的國民經濟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同時,我們也看到我們的差距也很大,大部分的科技成果都是建立在國外的先進測繪技術之上的集成創新型成果,原創性的、具備核心知識產權的測繪科技成果缺乏,并且測繪科技成果的轉化率很低,比全國的平均的科技成果轉化率還低,我們的測繪科技成果還有很多遠遠沒能轉化為商品、產品,還沒能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這種現狀的形成有其歷史原因,客觀因素和主觀因素二者有之,本文將就限制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的原因進行分析,并提出了加快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的策略。
1 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的制約因素
1.1 歷史因素
形成這種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慢、轉化難的現狀是有其歷史因素的,我國的科研體系長期以來沿用的是前蘇聯模式,測繪科研單位和高校都是沿用事業單位模式,科研的目的是獲獎,科研成果與技術職稱相關,成果越多、獲獎越多就可以評聘更高的專業技術職稱,并且所取得的測繪科研成果歸單位所有,整個國家的科研導向是榮譽和地位,忽視了將測繪科研成果通過有效的途徑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測繪科研單位對科研人員的評價基本上以科研獎勵、論文和專利等科研成果形式來評價,對于測繪科技成果的轉化和轉化的效果很少關注,目前的科研評價體系基本上仍然沿用以前的模式,這種模式必然導致對科技成果轉化形成障礙,形成一種惡性的循環。
1.2 客觀因素
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人才缺乏、經費投入少。一般來說,科研項目在研究階段需要許多研究人員付出巨大的勞動和科研就飛的投入,在經過幾年甚至更長時間之后取得科研成果,在科技項目研究完成以后,后續的科技成果轉化同樣需要專業的人員進行中試和轉化,而且這一工作工作量巨大,同樣要有經費投入,風險也大,大多數實施成果轉化的企業對于未來的收益缺乏耐心和信心,等等這些原因直接影響了科技成果的轉化。
另一方面科技成果轉化途徑不順暢、信息不對稱。科技成果轉化要經過許多階段,在這個過程當中,成果持有單位與成果應用單位之間的對接是關鍵,如何對接?怎么對接?對接后的后續如何發展?將決定科技成果轉化的成功與否。對于測繪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樣存在轉化途徑不順暢、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導致好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存在障礙,有關測繪科技成果持有單位與企業的對接不好。國外已經證明,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科技成果的轉化同樣需要專業的轉化機構去完成,這就需要專門的中介服務機構去完成,目前,出現了許多中介服務機構為一些科技成果的轉化器到了關鍵的作用,但是我國的中介服務機構沒有明確的法律地位,發展政策不完善,中介服務水平整體不高,有待于進一步的提高
1.3 主觀因素
一方面體制機制限制了測繪科技成果的轉化。我國的科研體系由于歷史的原因,科研體系偏重研發、輕視轉化,科研院所是事業單位,體制內的科研人員的積極性的調動是由科研評價體系決定的,現有的科研體制和機制限制了科研人員關于科技成果轉化的積極性。科研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具體實施措施,產學研結合是好的,如何的產學研是個值得思考的問題。
另一方面有些科技成果脫離實際、科技水平不高。我們的科研人員在選科研課題的時候,往往為科研而科研,真正來自于測繪一線和市場的科研項目不是很多,這就難免脫離實際遠離市場,形成了科技成果以后就很難得到市場的認可,也就很難實現科技成果的轉化。
2 加快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策略
2.1 完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機制和政策
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慢、轉化率低有其歷史因素、主觀和客觀因素,科研的機制和體制隨著改革開放也進行了許多改革,這些改革還遠不夠,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放開膽子、放大步子,徹底革除限制測繪科技成果轉化無效機制,主管部門加緊出臺激勵科研單位和科研人員的加快、加大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通過合理分配科技成果轉化中的收益,通過股權激勵科研人員,鼓勵科研人員去創新創業,直接參與到測繪一線之中,直接去創造效益,給科研人員更大的自主權,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
2.2 搭建測繪科技成果轉化平臺
測繪科研院所是測繪科研成果的原產地,企業和測繪一線是科研成果轉化最終目的地,測繪科研院所緊密結合測繪生產第一線企業,在供應合作的前提下,共同搭建產學研的科技成果轉化平臺,打通最后一公里,理順科技成果轉化的路子,掃除信息不對稱的障礙,通過孵化器建立測繪科技成果的應用示范工程,為最后的科技成果轉化成功鋪平道路。
2.3 建立有效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
測繪科研成果的取得和科研成果的轉化說到底還是人的問題,做科研需要人才,科技成果轉化同樣需要人才,測繪科研單位應該以人為本,依據國家有關政策制定相應的激勵政策,鼓勵科研人員創新創業,對于成功轉化的科研成果根據有關規定給予獎勵,這種獎勵不僅是表面的,還要實實在在。激勵的方式也可以多種多樣,現金、股權、甚至提拔重用都可以,只要是在國家政策允許的范圍之內。這方面已經有很多成功的例子,有些好的科研成果支撐起了一個企業,甚至公司都上了市,科技人員得到了實實在在的實惠。
2.4 加強政府主管部門的引導
作為科研單位的主管部門,政府有關機構應該發揮引領、引導的作用,根據國民經濟的發展及時的制定測繪發展科技規劃,不僅支持基礎的測繪科技項目,而且在應用型測繪科研項目上也要加大扶持力度,不以論文論英雄,構建科學的測繪科技評價體系,同時根據黨中央的有關政策制定切實可行的科技成果轉化的激勵政策,在政策層面上引導測繪科研單位與測繪科技企業的對接,搭建政府層面的科技轉化平臺,搭好橋鋪好路,引導測繪科技成果的順利轉化。
3 結束語
加快測繪科技成果轉化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找到問題的原因,通過完善測繪科技轉化的機制和政策,搭建測繪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立有效的測繪科技成果轉化激勵機制,再加上政府主管部門的正確引導,同時充分利用國家的政策、解放思想、突破禁錮,一定會促進測繪科技成果轉化。
【參考文獻】
[1]陳欣.科研院所科技成果轉化問題及對策[J].長春師范大學學報,2018(6):156-157.
[2]蔡文麗,惠慧.科技成果轉化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發現,2018(5):135.
[3]杜健.高校科技成果轉化難的結癥及對策研究.國家行政學院學報,2017(3):7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