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飛
急性腦梗死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分析
彭飛
目的觀察急性腦梗死實施優質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 隨機分為對照組(實施常規護理)和觀察組(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 各40例。比較兩組的護理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0%,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5.0%,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 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急性腦梗死;優質護理;臨床效果;生存質量
在急性腦血管疾病中, 常見疾病之一即為急性腦梗死。近年來, 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急性腦梗死的臨床特點為高死亡率、高致殘率等[1]。因此護理人員在護理急性腦梗死患者的過程中為尋求能提高生存質量、降低醫療成本、提高護理滿意度的護理方式極為重要。本文對本院2015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12日收治的 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展開研究, 尋求適宜的護理方案, 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本院2015年10月12日~2016年10月12日收治的80例急性腦梗死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將患者隨機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 每組40例。觀察組患者男18例,女22例;年齡最大80歲, 最小36歲, 平均年齡(68.28±5.16)歲。對照組患者男19例, 女21例;年齡最大78歲, 最小35歲,平均年齡(66.35±4.83)歲。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
1. 2方法對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措施。觀察組患者在常規護理基礎上實施優質護理, 具體護理措施如下[2-5]。
1. 2. 1 制定優質護理計劃 護理人員充分與患者的主治醫生溝通, 了解患者病情, 并根據每例患者的不同特征, 制定個性化的護理方案, 在護理計劃中將對患者實施的護理方式及內容進行細化, 每日定時為患者進行生命體征的測量, 并對測量數據加以記錄。
1. 2. 2 環境護理 護理人員應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療及休養環境, 保持病室內的干凈整潔、安全舒適, 定時進行開窗通風, 保持患者病室內空氣清新, 做好晨晚間護理, 保持床單的平整及整潔, 定期為患者更換床單及被套。
1. 2. 3 護理管理模式 采用責任制護理管理模式, 每位護理人員為相應的患者進行護理服務, 責任到人, 分級運用護理人員, 對于病情不穩定及嚴重的患者, 由專業知識扎實、資歷高的護理人員進行護理, 病情相對穩定的患者則可由資歷低的護理人員護理。
1. 2. 4 預見護理 急性腦梗死患者多數為老年人, 護理過程中的危險因素十分多, 護理人員應幫助患者熟悉醫院的環境,滿足患者的需求, 教會患者使用病室的相關設施, 做好防跌倒的措施, 護理人員在為患者進行護理操作的過程中應嚴格遵循無菌操作原則, 避免發生感染。
1. 2. 5 基礎護理 指導患者飲食清淡易消化, 低鹽、低脂飲食, 多食水果、蔬菜, 多飲水, 避免食用辛辣刺激及干硬食物, 避免便秘, 定期排便, 勿用力排便, 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1. 3 觀察指標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及生存質量評分(包括心理活動、軀體功能、社會活動)。護理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不滿意, 護理滿意度=非常滿意率+滿意率。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觀察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患者護理滿意度為95%, 明顯優于對照組的7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表1 兩組患者生存質量評分比較
注:與對照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心理活動 軀體功能 社會活動觀察組 40 15.68±3.26a 30.22±3.69a 12.14±4.62a對照組 40 11.86±2.21 20.46±2.53 6.14±2.52 t 6.1343 13.7969 7.2108 P<0.05 <0.05 <0.05

表2 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比較(n, %)
近年來, 我國急性腦梗死的發病率逐年上升, 實施優質護理措施能夠提高急性腦梗死患者的生存質量。優質護理采用責任制護理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護理, 同時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計劃, 將護理計劃進行細化, 全方位的為患者進行護理, 從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6]。
護理人員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優質護理服務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 取得患者的信任, 使急性腦梗死患者更加配合治療及護理, 提高護理的效果。護理人員為患者制定護理計劃, 能夠更好的觀察患者病情變化, 使護理記錄的方式更為規范, 同時減少護理人員記錄數據的時間, 使護理人員能將更多的時間應用于對患者的護理上。護理人員對急性腦梗死患者進行健康指導, 能夠幫助患者進一步了解自身的病情情況, 正確認識病情, 同時了解對急性腦梗死的相應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7]。急性腦梗死的致死率極高,患者易出現焦慮、抑郁的情緒, 護理人員為患者進行相應的心理護理, 明顯減少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緒, 并積極配合治療[8-10]。
綜上所述, 急性腦梗死患者實施優質護理能夠提高護理滿意度, 改善生活質量, 值得臨床進行推廣。
[1] 魏瑩. 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效果觀察. 中國藥物經濟學, 2012, 8(4):86-87.
[2] 王欣. 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中國保健營養(下旬刊), 2013, 23(2):730.
[3] 孫耀霞, 李艷軍, 鄭冰杰, 等. 急性腦梗塞病人護理中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 中外醫療, 2014, 33(2):159-160.
[4] 曹海君. 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護理中的應用效果分析. 大家健康, 2014(7):215-216.
[5] 張廣艷. 探討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護理效果.大家健康, 2017(5):263.
[6] 李靜雅. 對住院的急性腦梗塞患者進行優質護理的效果分析.當代醫藥論叢, 2015, 25(20):82-83.
[7] 錢美萍. 全程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塞患者中的應用體會. 健康必讀(中旬刊), 2013, 12(9):439.
[8] 劉大瑋. 急性腦梗塞病人護理中全程優質護理的應用. 醫藥前沿, 2016, 9(4):25.
[9] 耿青, 鄒慶霞, 顧巧華. 臨床優質護理路徑對急性腦梗死患者的效益分析. 護士進修雜志, 2014(23):2169-2171.
[10] 張秋玲, 王維花. 優質護理在急性腦梗死患者急診中的應用研究. 實用臨床醫藥雜志, 2015, 19(16):4-6.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84
524500 廣東省吳川市人民醫院神經內科
2017-1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