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鎖斌
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觀察
祝鎖斌
目的探究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方法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作為研究對象, 采用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患者給予常規治療, 觀察組患者給予中醫針灸, 對比兩組患者的治療效果及并發癥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高于對照組的69.7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 低于對照組的23.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中醫針灸治療的效果顯著, 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有效率, 更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安全性高,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中醫針灸;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效果;并發癥
腰椎間盤突出又稱腰椎間盤突出癥, 指由于腰椎間盤中髓核發生一定程度的退行性變化后受外力作用造成腰椎間盤纖維環破損髓核組織突出或脫出至椎管內壓迫或刺激其兩側脊神經的疾病, 屬于臨床常見骨科疾病[1,2]。有研究資料表明, 腰椎間盤突出癥發病率高且呈逐年遞增趨勢, 其發病機制與腰椎間盤退行性變化、外力損傷、解剖因素、遺傳因素、腰骶先天異常存在著密切聯系, 其臨床表現普遍為腰部疼痛、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及馬尾神經癥狀, 不僅直接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 還可能威脅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同時,按病理機制, 腰椎間盤突出癥可分為膨隆型、突出型、脫垂游離型、Schmorl結節型。本文重點探究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現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3月~2016年3月收治的86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 均符合腰椎間盤突出癥診斷標準, 經影像診斷確診。排除標準:椎管狹窄、椎管腫瘤及強直性脊柱炎;嚴重心肺功能障礙、合并心腦血管疾病及妊娠哺乳期女性。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 各43例。對照組中男23例、女20例, 年齡最小27歲、最大53歲, 平均年齡(39.1±5.3)歲, 平均病程(6.6±1.8)個月;觀察組中男22例、女21例, 年齡最小26歲、最大52歲, 平均年齡(38.5±5.8)歲, 平均病程(6.9±1.7)個月。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兩組患者及其家屬均知悉此次實驗內容, 并簽署實驗同意書。
1. 2 方法
1. 2. 1 對照組 給予常規治療:實行微電腦腰椎自動牽引床牽引治療及E D P特定電磁波治療儀照射治療, 結合患者體重選擇牽引重量, 觀察患者牽引耐受程度選擇適宜的牽引力,1次/d、30 m i n/次、10 d為1單元療程, 控制其最大牽引力≤10 k g, 持續治療3個月。
1. 2. 2 觀察組 給予中醫針灸:患者取俯臥位或側臥位,選擇阿是穴、昆侖穴、三陰交穴、陽陵泉穴、殷門穴、環跳穴、腰眼穴及腎俞穴, 結合穴位位置選擇長短不同的針灸針進行針灸;使用碘伏溶液消毒穴位后, 指切進針法按穴位分別刺入1~4寸采取平補平瀉及提插捻轉方法至針感向下傳導, 進針后皮膚上加蓋紗布于各穴位銀針針尾處加裝1.5 c m長艾條, 注射濃度95%無水乙醇于艾條上端點燃, 針對針灸位點存在灼燒感的患者注入少量水于針灸針針柄處以達到降溫的目標, 待艾條火焰自然熄滅后冷卻針體再自行起針, 持續治療3個月。
1. 3 觀察指標 治療3個月后, 對比兩組患者治療效果及并發癥(腰椎兩側隱痛及腰椎脫節等)發生情況。
1. 4 療效判定標準[3,4]顯效:治療后, 患者腰部疼痛及臀腿部疼痛等臨床癥狀基本消失且直抬腿角度>90°;有效:治療后, 患者腰部疼痛及臀腿部疼痛等臨床癥狀有所改善且直抬腿角度>45°;無效:治療后, 患者臨床癥狀及直抬腿角度均無任何變化。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例數×100%。
1. 5 統計學方法采用S P S S 19.0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 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 觀察組治療總有效率為95.35%, 高于對照組的69.77%,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 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觀察組并發癥發生率為2.33%, 低于對照組的23.26%,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治療效果比較[n(%), %]

表2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n(%), %]
現代臨床醫學認為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普遍受髓核退行性變化及外力壓迫作用的影響破壞椎間盤內纖維環造成髓核組織于破裂處突出壓迫神經根導致神經根周圍組織水腫產生椎管狹窄、椎間隙狹窄、脊椎側彎、脊椎后凸及腰腿疼痛高等臨床癥狀[5]。腰椎間盤突出癥加劇患者痛苦程度, 直接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有研究資料表明[6-8], 超過85%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經手術治療或中醫治療后可取得滿意治療效果,恢復腰椎功能。從中醫角度來看, 腰椎間盤突出癥屬于“腰痛”及“腰腿痛”等癥范疇, 患者普遍腰部經絡運行不暢及氣阻血滯, 而中醫針灸治療歷史悠久, 針灸穴位時可充分釋放患者神經中樞止痛物質以達到減輕患者疼痛等臨床癥狀的目的。同時, 中醫針灸治療主要通過即刻增加長期病變區域血流量等方法輔助性刺激穴位以達到行氣止痛的目標, 有利于患者機體血液循環, 消除其肌肉痙攣癥狀, 促使患者神經根周圍組織疼痛及炎癥不斷好轉。相較于其他治療方法, 中醫針灸治療法不僅能扶助正氣祛除寒邪調補溫通, 更能節約成本投入, 適用于對手術治療存在畏懼心理的中老年患者。此外, 有學者經研究表明[9,10], 中醫針灸治療法能有效刺激體內活性物質, 有效抑制前列腺素等致痛因子, 改善椎管內微循環, 避免炎癥物質堆積, 具有鎮痛效果好及起效時間短等鮮明特點。
綜上所述, 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應用中醫針灸治療的效果顯著, 不僅能有效改善患者臨床癥狀, 提高治療有效率,更能降低并發癥發生率, 安全性高, 值得在臨床治療中推廣及使用。
[1] 歐正龍, 曾祥永. 中醫針灸推拿加牽引治療老年血瘀型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 世界中醫藥, 2017, 12(7):1652-1655.
[2] 易麗娟. 分析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9):185-186.
[3] 但洪映. 中醫針灸推拿結合牽引在腰椎間盤突出癥患者中的治療效果觀察.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6, 16(68):122.
[4] 石洪結. 中醫針灸推拿加牽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臨床療效觀察. 大家健康(學術版), 2016, 10(13):13-14.
[5] 朱嬌生. 中醫針灸推拿配合牽引治療對老年人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效果. 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 2015, 15(95):152-153.
[6] 張曉雪. 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44例. 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 2014, 12(15):56-57.
[7] 楊海龍, 周勝紅, 張永臣, 等.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機制研究進展. 上海針灸雜志, 2017, 36(3):365-370.
[8] 姚乃捷, 黃飛麒, 趙曉. 中醫手法配合針灸療法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研究. 中國實用醫藥, 2017, 12(24):35-36.
[9] 林仕彬, 吳慧, 貌楊萍, 等. 淺談中醫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臨床療效. 內蒙古中醫藥, 2017, 36(14):107-108.
[10] 常萬基. 針灸治療腰椎間盤突出癥的療效研究. 內蒙古中醫藥,2017, 36(4):118-119.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38
110042 沈陽市德濟醫院康復科
2017-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