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興偉 吳偉森 陳佩群 馬亞宏 陳賢幸
不同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和安全性分析
馬興偉 吳偉森 陳佩群 馬亞宏 陳賢幸
目的探討不同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150例呼吸暫停早產兒, 隨機分為常規劑量組和高劑量組, 每組75例。常規劑量組應用常規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 高劑量組應用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 對比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結果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1.33%)和常規劑量組(16.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相比常規劑量明顯更優。
枸櫞酸咖啡因;不同劑量;早產兒;呼吸暫停
早產兒呼吸暫停主要是指早產兒自主呼吸停止, 若不及時對患兒實施有效干預, 易使其并發心動過緩、低氧血癥、腦室內出血、神經系統發育異常等并發癥[1,2]。本院對呼吸暫停早產兒分別實施常規劑量、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以探究不同劑量枸櫞酸咖啡因的療效, 報告如下。
1. 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6月~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150例呼吸暫停早產兒作為觀察對象, 隨機分為常規劑量組和高劑量組, 各75例。常規劑量組男40例(53.33%)、女35例(46.67%), 胎齡29~34周。高劑量組男39例(52.00%)、女36例(48.00%), 胎齡28~34周。兩組早產兒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具有可比性。見表1。
表1 兩組早產兒一般資料比較

表1 兩組早產兒一般資料比較
注:與常規劑量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男/女 胎齡(周)常規劑量組 75 40/35 30.78±0.53高劑量組 75 39/36a 30.82±0.50a χ2/t 0.0267 0.4754 P 0.8701 0.6352
1. 2方法所有早產兒給予保暖、生命體征指標監測、心電監護及營養支持等治療。常規劑量組應用常規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意大利凱西制藥公司, 國藥準字H20130109, 規格:20 mg/支)治療, 即于早產兒首次發生呼吸暫停時給予靜脈滴注20 mg/kg枸櫞酸咖啡因(初始劑量), 以5 mg/kg枸櫞酸咖啡因進行維持治療, 1次/d, 于早產兒呼吸暫停停止7 d后停止用藥。高劑量組應用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于早產兒首次發生呼吸暫停時給予靜脈滴注20 mg/kg枸櫞酸咖啡因(初始劑量), 以15 mg/kg枸櫞酸咖啡因進行維持治療,1次/d, 于早產兒呼吸暫停停止7 d后停止用藥。 在治療期間,若早產兒呼吸暫停發生頻繁, 則對其實施機械通氣治療。
1. 3 觀察指標 觀察比較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及不良反應發生情況。
1. 4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 x-±s)表示, 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檢驗。P<0.05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1 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高劑量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10.75±0.56)次、機械通氣時間(5.78±1.40)d、低流量吸氧時間(15.30±1.32)d、住院時間(30.30±2.68)d, 均明顯優于常規劑量組的(17.36±1.63)次、(8.36±1.32)d、(20.62±1.46)d、(39.24±3.25)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 2 兩組早產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 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1.33%)和常規劑量組(16.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2 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表2 兩組早產兒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住院時間比較
注:與常規劑量組比較, aP<0.05
組別 例數 呼吸暫停發作次數(次) 機械通氣時間(d) 低流量吸氧時間(d) 住院時間(d)常規劑量組 75 17.36±1.63 8.36±1.32 20.62±1.46 39.24±3.25高劑量組 75 10.75±0.56a 5.78±1.40a 15.30±1.32a 30.30±2.68a t 33.2137 11.6120 23.4079 18.3794 P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表3 兩組早產兒的不良反應發生情況比較(n, %)
有數據顯示[3-5], 胎齡34~35周早產兒發生呼吸暫停的幾率為7%, 而胎齡30~32周早產兒發生呼吸暫停的幾率為50%, 胎齡<29周早產兒發生呼吸暫停幾率為100%, 而呼吸暫停易影響患兒的神經發育系統, 對早產兒的生命安全構成嚴重威脅, 因此, 為減少致殘率及病死率, 臨床主張對早產兒實施早期有效治療。
以往臨床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使用氨茶堿類藥物, 但較多研究證實[6], 對患兒使用氨茶堿類藥物的安全性不高, 易使患兒出現喂養不耐受等不良反應, 且該類藥物的半衰期較短, 腸道吸收率較低, 而相比于氨茶堿類藥物, 枸櫞酸咖啡因的腸道吸收率更高, 療效明顯更佳, 且藥物半衰期更長,可有效增強患兒膈肌收縮力。因此, 較多學者認為, 應將枸櫞酸咖啡因作為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的首選藥物。
目前, 枸櫞酸咖啡因已屬于臨床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常用藥物, 其能有效刺激機體的呼吸中樞, 促進膈肌收縮,改善呼吸肌功能, 有助于緩解呼吸暫停現象, 但目前, 臨床對早產兒使用何種劑量治療呼吸暫停依然存在一定爭議。部分學者認為[7], 對患兒使用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雖然可獲得較顯著的療效, 但易增加其發生高血糖癥、呼吸急促、低鉀血癥、痙攣、嘔吐、胃腸出血、白細胞計數增加的幾率, 安全性有待考究。但亦有部分學者認為[8],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的使用劑量安全范圍較大, 只要控制在安全范圍內, 不易增加患兒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本研究分別對早產兒實施常規劑量、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 研究發現, 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的治療效果相比常規劑量明顯更優, 有助于控制和緩解早產兒病情, 且安全性較可靠, 患兒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較低[9]。
本研究數據顯示, 高劑量組呼吸暫停發作次數(10.75±0.56)次、機械通氣時間(5.78±1.40)d、低流量吸氧時間(15.30±1.32)d、住院時間(30.30±2.68)d, 均明顯優于常規劑量組的 (17.36±1.63)次、(8.36±1.32)d、(20.62±1.46)d、(39.24±3.25)d,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對呼吸暫停早產兒實施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更有助于減少呼吸暫停發作次數, 縮短機械通氣時間、低流量吸氧時間及住院時間,療效較常規劑量明顯更優。同時, 高劑量組不良反應發生率(21.33%)和常規劑量組(16.00%)比較, 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提示對早產兒應用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的安全性較高, 不易增加早產兒發生不良反應的幾率。李曉艷等[10]詳細分析了不同劑量枸櫞酸咖啡因的治療效果, 其中對照組實施常規劑量治療, 觀察組實施高劑量治療, 通過研究其發現,觀察組患兒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 且觀察組患兒的發作頻次少于對照組, 同時, 其發現兩組患兒在治療過程中未見不良反應, 通過研究認為, 對新生兒呼吸暫停實施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療效顯著, 與本研究進行對比發現, 兩者無顯著差異, 均認為高劑量的療效更優, 且安全性較可靠。
綜上所述, 高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的效果相比常規劑量明顯更優。
[1] 陳英娟, 高燕, 孫秀紅, 等.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原發性呼吸暫停的療效觀察. 中國婦幼保健, 2015, 30(2):307-308.
[2] Sánchez-Morillo D, López-Gordo MA, León A. Novel multiclass classification for home-based diagnosis of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4, 41(4):1654-1662.
[3] 徐景武, 武兆磊, 陳泳濤, 等.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臨床應用觀察. 中國新生兒科雜志, 2015, 30(3):215-217.
[4] 查琳, 劉偉. 枸櫞酸咖啡因和氨茶堿對極低出生體重早產兒臨床預后及腦神經發育的影響. 海南醫學院學報, 2015, 21(3):421-423, 426.
[5] 吳春艷.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低出生體重兒呼吸暫停綜合征的臨床療效. 寧夏醫科大學學報, 2015, 37(12):1447-1450.
[6] Hwang SH, Lee HJ, Yoon HN, et al. Unconstrained sleep apnea monitoring using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film-based sensor.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4, 61(7):2125.
[7] 劉洪杰, 朱艷萍. 枸櫞酸咖啡因在新生兒期的臨床應用進展.中國醫藥導報, 2015, 12(33):69-73.
[8] Wang CW, Hunter A, Gravill N, et al. Unconstrained video monitoring of breathing behavior and application to diagnosis of sleep apnea. 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 2014,61(2):396-404.
[9] 馮萬松, 于鳳琴, 王廣州. 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早產兒呼吸暫停療效分析. 中國衛生產業, 2014(13):81.
[10] 李曉艷, 申孟平, 宮紅梅, 等. 不同劑量枸櫞酸咖啡因治療新生兒呼吸暫停的療效分析. 中國醫藥科學, 2015, 24(9):70-72.
10.14164/j.cnki.cn11-5581/r.2017.24.063
廣東省汕頭市科技計劃項目(項目編號:20150406)
515041 汕頭大學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兒科
林霓陽
2017-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