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安全還是隱私?不久前,美國知名企業迪士尼突然變更旗下度假酒店的服務條例,將客房的“請勿打擾”掛牌替換為“屋內有人”,并允許服務人員“查房”。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4日報道,通常來講,酒店服務員只要看到門把手上掛有“請勿打擾”的掛牌,就會另擇時間提供服務。但迪士尼公司上月宣布,出于“日常維護、安全或其他目的”,其下屬的酒店工作人員將保留進入客房的權限。若客人掛出“屋內有人”的告示,酒店服務員或其他工作人員則需在進屋前敲門并自報身份。迪士尼上月已開始在4家酒店試運行該最新服務條例。CNN稱,著名的希爾頓酒店集團也于去年11月對內部政策進行了調整。根據新規,若客房的“請勿打擾”告示牌連續掛出24小時,酒店工作人員則應向值班經理或安全主管反映情況,并由管理人員出面“查房”。
美國《紐約郵報》稱,這一系列政策變更似同去年10月的拉斯維加斯槍擊事件有關。當時的槍手用“請勿打擾”的掛牌掩人耳目,在酒店客房內囤積大量槍支彈藥,并制造了一場死傷慘重的兇案。但迪士尼和希爾頓方面均未透露政策變更的原因。
盡管酒店的新政是出于安全考慮,但仍有不少網友認為這些變化有侵犯隱私的嫌疑。美國酒店與住宿協會解釋稱,其實美國大多數奉行顧客隱私政策的酒店都設有“請勿打擾”的時間上限,設定時長從24小時到72小時不等。客房掛出“請勿打擾”掛牌的時長若超過限度,服務人員有權進入查看。行業專家稱,很多酒店此前一直都在考慮增加保留“進房權限”的條款,主要是擔心房客從事違法活動。專家認為,類似變更不會對普通房客造成過大影響。▲
(劉皓然)
環球時報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