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田
廁所被世界衛生組織稱為全世界通用的“嗅覺語言”與“視覺語言”,折射著一家一戶、一鄉一城乃至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如何扎實有效推進“廁所革命”,補齊城鄉建設短板,遏制“豪華廁所”建設沖動,使其回歸本來用途,這些都是有待解決的問題。
近幾年,“廁所革命”在景區發展建設、城鄉文明構建中持續發力,取得了較為明顯的效果。截至去年10月底,全國共新改建旅游廁所6.8萬座,并計劃在接下來的三年內,再新建、改擴建旅游廁所6.4萬座。然而,隨著“廁所革命”不斷推進,部分地區卻出現“豪華廁所”現象:使用面積貪求巨大,內部裝飾迷戀奢華,從圖紙設計到實物落成,耗資數百萬元。尤其是有些廁所造價高昂的頂棚吊燈、流光溢彩的金色門把手、超大液晶電視屏幕以及精致貴氣的大理石地板,都是舍本逐末的表現。
衡量廁所好與壞、優與劣的標尺,不應該是裝修豪華不豪華、耗資巨大不巨大,而在于“兩個好不好”:一個是好不好使用,就是如廁者使用是否便捷;二是好不好管理,就是廁所環境衛生能否保持?!昂廊A廁所”畸形現象的出現,是部分地區不成熟服務心態的反映,一定程度上也是“面子工程”和“形象工程”的體現。
從局部區域來看,廁所建設的資金是有限的?!昂廊A廁所”出現得越多,能建造的數量就會越少,對當地民生需要滿足度就會越低。目前,“廁所革命”已經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展開。但在“星級廁所”屢見報端的同時,我們卻依然要面對“尋廁艱、如廁難、衛生差、管理亂”等突出問題。百姓心中期盼的不是所謂的“豪華間”,而是在內急時能夠找得到、進得去、用得上的廁所,畢竟“真方便、好使用”才是硬道理。在廁所建設過程中,要切實圍繞如廁者有效需要來設計和建造,切忌將廁所建成“政績景觀”,搞“一廁一景”。在此基礎上,還要不斷探索建立廁所建設的系統評價標準,對“豪華廁所”進行“一票否決”。
“小廁所”承載著“大民生”,更關乎國家形象。“廁所革命”應秉持“以民為本、便捷舒適、群眾滿意”的建設理念與發展目標,堅持觀念、設施和管理齊頭并進,補齊影響群眾生活品質的“民生短板”,讓美麗中國的“顏值”更加靚麗?!?/p>
(作者是西南交通大學博士生)
環球時報2018-0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