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兩學一做”是黨在新時期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開展的一項重要實踐,其目的是進一步加強黨的執政能力。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應該加強黨執政主體的建設,即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兩學一做”正為實現領導班子建設提供了一個科學的路徑。
[關鍵詞]“兩學一做”;中國共產黨;執政能力;領導班子;建設
[作者簡介]卜燕(1971-),女,回族,山東濟南人,寶雞文理學院政法學院,副教授,碩士,主要研究方向: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
[中圖分類號] D262.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6-8031(2017)12-0038-02
2016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在全體黨員中開展“學黨章黨規、學系列講話,做合格黨員”學習教育方案》,并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執行。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兩學一做”是面向全體黨員深化黨內教育的重要實踐,是推動黨內教育從“關鍵少數”向廣大黨員拓展、從集中性教育向經常性教育延伸的重要舉措。也是新時期黨提高執政能力實現黨的領導班子建設的關鍵舉措。
目前,我國正處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時期。在這一時期,黨在執政能力、執政水平等方面呈現出了許多新情況、新問題。這些新問題、新情況歸根結底主要體現在部分黨員干部在進行物質文明建設的時候,在思想上逐漸淡化了“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出現了黨群關系緊張的現象,給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帶來了許多不穩定的因素。這對黨的總體執政能力而言,無疑是一種嚴峻的考驗。黨要順利通過這些考驗,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就必須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不斷提高執政水平。而要提高黨的執政能力,首先應該加強黨執政主體的建設,即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一旦黨領導班子建設好了,整體素質提高了,必然內在推動了黨的執政能力發展。因此,提高黨執政能力水平的第一步就是加強黨領導班子建設。而加強領導班子建設首先要在黨員干部中進行一場徹底的、持久的思想教育運動,“兩學一做”正為實現黨的領導班子建設提供了一個科學的路徑。
一、當前黨的領導班子建設的現狀
當前,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已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也要看到它現存和潛在的隱患問題。
(一)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取得的新成果
1、各級黨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不斷提高
馬克思主義政黨的理論基礎就是提高思想政治覺悟水平。隨著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黨的領導班子的思想覺悟不斷提升。他們能夠緊跟時代步伐,努力學習先進的理論知識,堅持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中國體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武裝自己的頭腦,在工作實踐中不斷的提升自身的理論素質修養和實踐能力。
黨的十八大把建設服務型政黨寫進報告,報告指出“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新型的馬克思主義政黨,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堅強領導核心”。這說明了學習理論知識對加強領導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質建設具有重要意義。當前提出的“兩學一做”更是在理論學習的基礎之上,就如何做一名合格黨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要時刻牢記自己所肩負的歷史使命,不能把自己等同于一個普通的群眾,要發揮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因此,各級黨員干部尤其是領導班子成員在進行馬克思主義理論學習的同時,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態化。只有這樣黨的執政主體的建設——領導班子建設才能從根本取得好的成效,這是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在思想方面的兩條腿走路,缺一不可。
2、黨的領導班子各方面能力明顯加強
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中央始終把提高領導班子各方面的能力作為一項重大戰略問題來對待,深入社會實踐領域,不斷進行理論探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為全黨的前進方向指明了道路。
首先,謀劃發展能力明顯提高。自從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根據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原理,創造性地提出了“發展才是硬道理”的著名論斷,為黨的各級領導干部指明了前進方向。其次,黨領導干部密切聯系群眾的能力提高了。新形勢下,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領導集體,更加重視黨密切聯系群眾的工作。他多次強調并號召各級領導干部要發揚黨的群眾路線的優良傳統,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這一號召不僅豐富發展了黨的群眾路線的內涵,而且為黨的領導班子真正為群眾辦好事、辦實事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思想基礎;另外,“兩學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使黨的領導班子的拒腐蝕能力明顯加強,腐敗問題明顯得到了有效遏制。
(二)黨的領導班子存在的主要問題
黨的領導集體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中占據著極為重要的位置。因此,每一屆上任的領導都會把嚴抓黨的領導班子建設放在各項工作的首位。經過長期的嚴抓,狠抓,黨的領導班子建設已取得了顯著的成效,但也存在著不足之處。主要表現在四方面:
1、思想作風建設有待進一步加強
黨的領導班子的思想作風總體上講是好的,但在新時期新階段,部分領導班子不能嚴于律己,出現了思想僵化、作風不正、夸大事實、脫離群眾等問題。
2、黨的領導班子內部團結性不強
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實現的重要保證就是黨的領導班子團結。“由于領導班子‘內耗,不僅有損黨的形象,而且使素質不高的班子整體功能進一步下降”。因此,黨的領導班子團結依然存在較嚴重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三方面:首先,有的黨員干部缺乏黨性修養,導致個人主義膨脹;其次,有的成員缺乏“內省”思想,主要表現在批評與自我批評氛圍不濃;最后,黨內監督機構不完善,助長了班子不團結行為,權責失衡導致人心不滿等等。這些現象的存在,不僅損害了黨領導班子的良好形象,而且還傷害了同事之間的感情,影響了整個領導班子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
3、黨員領導干部應對新事物的能力不強
目前,隨著科學技術的日新月異,新鮮事物層出不窮。在新事物面前,有些班子成員反應很遲緩,觀察問題的能力不夠強。有些班子成員在面對正在發生和即將發生的問題時,不能用發展和聯系的眼光看問題。造成實踐工作中膽怯懦弱、畏首畏腳,工作效率不高。究其產生這一問題的原因,主要是領導班子成員缺乏學習,既缺乏對現代科學知識的學習,又缺乏對馬克思主義理論和黨章黨規、政策文件的學習。endprint
二、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的主要路徑
加強黨的領導班子建設是進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迫切需要。因此,建設一支高素質、戰斗力強的領導班子是當下的一項重大任務。針對黨領導班子存在的問題,針對性的提出一些解決這些問題的路徑,以促進其健康良好的發展。
(一)切實加強黨的領導班子思想作風建設
1、加強學習提高領導班子成員的理論思維能力
江澤民指出:“理論建設是黨的建設的根本,理論素質是領導干部思想政治素質的靈魂”。不難看出,黨的領導干部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思維能力,首先應該掌握系統的理論知識,而理論知識的獲得就是通過學習。只有通過不斷地學習、積累,黨的領導班子才能保證正確的理論思維和思維方法,才可以提高自身的決策水平,才可以增強辨別是非和把握方向的能力。因此,要培養領導干部的理論思維能力,首先要努力學習和運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堅持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世界觀、方法論去分析和解決問題。其次,還要扎扎實實地學習毛澤東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等先進理論以及其他科學文化知識。最后,要不斷加強對黨的黨章黨規和政策文件的學習,加強學習黨在新時期所提出的政策、策略,把“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作為黨的領導班子建設的重要環節加以堅持。
2、大興求真務實之風,保持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
在這個高速發展且充滿誘惑的新時代里,黨的各級領導班子更要注重求真務實之風,杜絕自身及周圍的不實之風。必須做到一切從實際情況出發,實事求是,使自己的一言一行在實踐中能經得起風雨考驗。人民群眾是執政黨最堅實的基礎,必須保持同人民群眾的密切聯系。
3、深入開展反腐倡廉工作
腐敗是社會的毒瘤,嚴重地侵蝕領導干部隊伍建設。要提高黨的領導班子的抗腐能力,關鍵要從源頭抓起,這就必須加強領導班子的黨性修養,增強反腐倡廉的自覺性?!皟蓪W一做”學習教育的開展為黨反腐倡廉提供了一個契機。與此同時建立健全法律法規制度。積極推動長效懲治與反腐機制的建立。把反腐倡廉作為政治必修課來認真對待,永葆黨領導班子的健康肌體。
(二)打造一個團結和諧的黨領導班子
黨的領導班子就是一個作戰指揮部,倘若指揮部不和諧,那凝聚力、向心力和戰斗力就不強。這勢必會影響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早日實現。因此,打造一支團結和諧的領導班子勢在必行。
(三)著力提高黨的領導班子的應變能力
要保證中華民族始終強盛不衰,永遠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須提高各級領導班子的應變能力,尤其是發現問題的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面對日益復雜的國內外環境,各級領導班子必須以高度的警惕性洞悉世界局勢,用發展的眼光看待現在的和即將發生的問題。正如江澤民說“我們的領導干部要善于及時發現一些苗頭和帶傾向的問題,對事物要定性分析,又要定量分析?!痹絹碓蕉嗟男虑闆r和新問題的出現,不斷要求黨領導班子提高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效率,在解決問題時,領導成員必須保持清醒頭腦,適應新形勢的需要,以科學的,創新的方法及時解決,決不能拖拖拉拉,畏畏縮縮。
目前,全黨同志要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以“兩學一做”為契機,嚴格要求自己、加強黨章黨規學習、提高自身素質,從內心深處做到居安思危、增強憂患意識,爭做一名合格黨員。與此同時,要以改革創新的精神進一步推動黨的領導班子的建設,只有這樣黨才能正確應對新時期國際上出現的新問題和國內社會主義建設中出現的新情況,并且能夠帶領中國人民早日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同時確保黨的執政能力的提高以及執政地位的永固。
[參考文獻]
[1]胡錦濤.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而奮斗(中).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蘇德貴.解決領導班子不團結問題的思路和方法[J].黨校論壇,1992(04).
[3]江澤民.江澤民文選(三講教育是加強黨的建設的新探索)(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