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輝
中國畫發展至今,歷朝歷代的論述很多。其中明代董其昌提出的“南北宗論”對后世影響深遠,圍繞這一見地幾。百年來人們褒貶不一。但把中國繪畫流派的形成從南北地域來大致劃允也確有十分的道理。中國繪畫受傳統文化宗教的影響很深,其內蘊深厚,表達豐富,充滿哲理及人文要素。其精神境界上的訴求更是中國繪畫的終極歸宿。唐代張璪講“外師造化,中得心源”就是說畫家在冥造心象的時候。一定離不開對物象的悉心觀察。而長期身處什么樣的地域環境也決定了繪畫的表現內容、筆墨技法以及繪畫風格的形成。古代畫家交通不便。信息不暢,受地域影響似乎更大,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對于藝術家形成藝術面貌是具有決定性的,我們去研究一位畫家藝術路徑的時候,通常也會從這個角度出發。
張繼馨是我較少謀面卻非常敬重的一位老畫家,當我知道他年內要舉辦九旬畫展時,還是讓我略吃一驚。在我的印象里,繼馨先生應該還未到耄耋之年,因為每每看到繼馨先生的作品時,帶給人們的感受首先是充滿陽光活力,然后是內力強勁、氣足神完的感覺。所以從這一點上又讓我們對繼馨先生多了一份感慨與認識。
張繼馨是比較典型的傳統意義上的南方畫家,長年生活在滬蘇一帶所以他的作品帶有強烈的海上吳門的味道。從中國畫歷史發展上看,江浙一帶往往是出中國畫大家的地方。尤其是元明清及后來,畫派林立且名家輩出,最著名當屬吳門畫派及海上畫派,名家更是不可勝數。繼馨先生從小浸淫吳地。自然受到地域文化積淀的影響。所以他的作品無論題材、表現手法還是風格氣息都帶有明顯的南派印記。他早年師從蘇州名家張辛稼。但在以后的繪畫風格上似乎更加潑辣大膽。張繼馨工筆寫意皆能。大寫意花鳥卻仍是其最具成就的。他的作品首先是繼承傳統但立意出新,每件作品都有他自己獨特的構想。在技法上多用擅長的傳統筆墨來表現物象,用筆肆縱蒼勁,筆墨大膽,枯潤相伴,尤其在用筆的節奏上把書法的精義蘊含其中。頓挫有律,收放自如。張繼馨又非常重視生活的體驗,觀察身邊的事物細膩入微,所以他的作品非常耐看。無論是傳統的題材還是寫生得稿。畫面里均有不同的視角及表現的內容,這樣作品就顯得格外生動有趣、意清境明,這兩點也是形成張繼馨藝術風格的重要因素。
張繼馨的藝術經歷是非常豐富的。這個在同行的許多評論中都有細致的介紹,在此不必重復贅述。作為立志從事藝術創造的人。我一直認為人生的經歷、性格的特征和過人的功力是一個藝術家成功的必備條件。在具備了這些條件之后,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藝術家的悟性,這可能更多的是天分那一部分。那么悟性其實真是一種能力,他要把這些條件進行整合并轉換為創造的能量。張繼馨無疑是具有這種天分與能力的人。早年艱苦的生活練就了他堅韌的性格和不畏困難的勇氣,藝術的渴求又養成了他謙虛謹慎、尊師重道的人品。豐富的人生經歷又使他可以明辨事理、胸襟廣闊、笑談人生、風趣幽默地對待生活常態。所以他作品里面所呈現出來的那種明朗之氣、宏博之氣、生動之態、新奇之態就愈發彰顯了,這也是我解讀張繼馨之后印象深刻的另外一點。
對傳統的不斷學習不斷認識是一個中國畫家日常必修之課。可能沒有一個畫家說從來沒有臨摹過傳統。張繼馨在繼承傳統方面下了大的功夫,他臨摹了大量古代經典名作,數量驚人且質量上乘。所以他傳統功力極深。那么作為一個當代畫家。真正要追求的是什么呢?我認為應該是藝術的個性與時代的藝術價值。這非常重要。時代對于每個人來說是公平的。藝術的時代訴求也要求藝術家要具備敏銳的思考能力。要善于捕捉時代的發展動向,要認真聆聽時代的聲音,以及切準時代的脈搏,這樣作品才能具有時代性,而時代價值是衡量藝術能否產生價值的重要標準,所謂藝術的時代創新發展正是基于此論。我們在看張繼馨作品的時候往往就能嗅到這種時代氣息與價值。他首先把許多傳統的題材賦予了新的形式。所以更具時代感。許多作品上豐滿的構圖就打破了原有程式化的陳習,再加上長年深入生活及悉心挖掘。內容形式更加符合現代人的審美眼光。張繼馨特別善于借鑒融合比如他把花鳥和山水融為一體,并發揮各自所長。創造出了繁茂深遠、生機勃勃的藝術境界:他把中國畫的筆墨技法和西方的色彩體系在運用上也做了大膽的嘗試。使畫面對比更加強烈,也更具視覺沖擊力,充滿了現代意味:還有他作品里面的現代構成意識,有時以繁致簡,有時以簡勝繁,大開大合,變化多樣:他又把中國畫的工筆與寫意兩種不同的技法在作品中巧妙地混搭。使作品產生惟妙惟肖、生動異常的效果。這些技巧的運用完全是站在時代發展高端上的。也形成了張繼馨藝術創造上的總體面貌與當代影響。
張繼馨年逾九旬,他用漫長的藝術探索為我們呈現了一個爛漫紛呈的繪畫世界。他的作品也影響了很多人。張繼馨的藝術日趨成熟。風格獨特確立。儼然已成為當代花鳥畫的大家。他在他熱愛的那片土地上耕耘不輟,孜孜已求,取得了很大的藝術成就。為吳門畫派的當代發展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的藝術經歷與藝術方式值得當代人去研究探討。張繼馨不貪圖名利,只求在學術研究和藝術創造上取得成果的這種人生態度。也是值得我們許多當代畫家學習的。繼馨先生雖然年事已高,但仍精神矍鑠,老當益壯,每天仍能揮毫潑墨,這很讓我們欣慰,我們也祝愿繼馨先生的藝術之路長青,繼續為鑄造當代中國畫的藝術高峰而努力。
責任編輯:宋建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