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金花+亢志華+朱慈根



摘要: 運用2006—2015年統計數據,從存出欄量、羊肉產量、生產布局與結構等方面分析了近10年來江蘇省肉羊產業發展特征:10年間,肉羊生產保持穩定、生產能力不斷提高、規模養殖不斷發展、區域化生產明顯,但近年來市場價格相對低迷。結合不同規模養殖場的調研,梳理了全省肉羊產業的發展需求,主要表現在以下3個方面:市場波動明顯、信息不透明,須要提升肉羊生產關鍵環節的科技發展水平以及促進規模養殖發展。從科技發展、政策保障、生產結構調整3個方面對提升肉羊產業發展提出了相關建議。
關鍵詞: 肉羊;規模養殖;產業需求;存欄量;出欄量;產量;生產布局;生產結構;市場波動;科技發展;政策保障
中圖分類號: F326.3 文獻標志碼: A
文章編號:1002-1302(2017)22-0342-03
羊肉是深受我國居民喜愛的畜產品之一,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羊肉質量和數量的需求日益增加;與此同時,隨著我國與澳大利亞、新西蘭等主要畜產品出口國自貿協定的簽署和落實,國外低成本、高品質的羊肉產品進口量逐年加大;在國際、國內2種形勢下,必須促進我國肉羊產業發展水平的提升。 江蘇是典型的農區畜牧業大省,畜禽生產以食糧型的豬禽為主,羊的比重較小。2015年,全省羊的產值占畜牧業總產值4%左右[1]。進入“十三五”以來,江蘇提出要實施“糧改飼擴牛羊工程”,本研究通過數據分析與實地調研探討全省肉羊的生產特征,梳理產業發展存在的需求,并對提升全省肉羊產業發展水平提出相關建議。
1 江蘇省肉羊產業發展現狀特點
1.1 肉羊出欄保持穩定,生產能力持續提升
自2006年以來,全省肉羊出欄量總體保持穩定,2015年全省肉羊出欄量達到730.24萬頭(圖1)[1];肉羊的生產水平不斷提高,出欄率從2006年的147.63%增長到2015年的17647% ;羊肉產量總體上揚,2015年羊肉產量達到 81 382 t(圖2)[1]。
1.2 肉羊生產區域布局明顯,山羊生產比例高
全省肉羊生產以山羊為主,綿羊占比不到5%[3];綿羊存出欄量在近5年有逐年增加的趨勢,但短期內無法扭轉山羊生產的絕對主導地位。全省波雜山羊的飼養量穩中有升,占全省肉羊生產量的一半 ;2015年全省山羊年出欄占比9702%、波雜羊出欄占比56.47%(數據來源于江蘇省畜牧總站)。
全 省肉羊生產主要集中在徐州、南通、鹽城、連云港和宿遷等地區,形成了徐宿淮和沿海兩大肉羊產業帶;其中徐州、南通、鹽城3個養羊大市的出欄量占全省出欄量的66%以上[1]。
1.3 肉羊市場價格低迷,盈利空間有限
根據農業部定點監測數據可知,2014年以來全國肉羊市場價格呈下降趨勢;尤其是進入2015年以來,一直保持下降趨勢,白條羊肉平均價格降低到41元/kg,養殖戶出現虧損現象;2016年以來,肉羊價格略有回升,但仍保持低位運行的狀態[4]。江蘇活羊及羊肉平均價格總體趨勢保持與全國相同。根據筆者所在項目組的監測數據可知,2016年1—12月活羊出場價低位運行,但總體保持平穩。其中,湖羊活羊出場均價為19.06元/kg,波雜山羊為23.64元/kg(圖3);羊肉胴體價格變化比較明顯,湖羊胴體平均價格36.5元/kg,低谷價格 33.8元/kg,最高價格38.86元/kg(圖4)。
2 江蘇省肉羊產業需求分析
為深入了解當前肉羊產業發展的需求,筆者所在項目組于2016年開展了不同規模養殖場的實地調研,樣本分布見表1,應用SPSS 20.0對樣本數據進行分析。根據《中國畜牧業年鑒》和江蘇省農業委員會對肉羊規模養殖的分類標準,結合本研究調研樣本的規模分布,將年出欄量在100只以下的養殖場定義為散戶和小規模羊場,年出欄量在 100~1 000只的定義為中等規模羊場, 年出欄量 1 000頭以上的定義為
大規模羊場。
2.1 產業市場風險大、信息不透明,迫切須要建立產業信息服務平臺
近年來,肉羊生產的不斷擴張、疫病的頻發、市場持續低迷等因素提高了生產者對產業市場動態的關注度。由表2可知,不同規模羊場對不同類別的產業信息關注需求均較高;其中以對肉羊及相關產業價格信息關注度最高,其次是疫情動態信息和產業技術發展信息;在調研中發現,許多生產者尤其是中大規模的生產者也將信息不透明、價格低迷、銷路難等產業市場風險的規避列為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因此,應聯合研究院所、行業主管部門建立起統一的產業信息發布平臺,跟蹤、監測與發布產業相關政策、市場、疫情等信息,定點監測產業生產動態,并開展廣泛的產業信息分析、預測與評估工作,提高對產業的預判能力和對生產者的服務水平,降低市場風險。
2.2 肉羊產業提檔升級呼吁關鍵環節技術水平的提升
不同規模養殖戶對影響產業效益的關鍵技術認知情況(表3)表明,肉羊品種、種養繁育技術、羔羊飼養技術、肉羊肥育技術、疫病防控技術、飼料配方與營養管理等均是影響肉羊生產效益的關鍵環節,其中以肉羊品種、疫病防控技術、飼料配方與營養管理的影響效應較為突出;生產的機械化水平對生產效益的提高也有一定的影響。從調研羊場的生產情況看,羔羊成活率總體偏低,死亡損失與疫病防控成本占總成本的比例達到4%以上,且養殖規模越小,羔羊的死亡率、死亡損失與疫病防控成本越高(表4);部分疫病在養殖場的暴發率較高(表5),羊場機械化設備普及率較低(表6);此外,飼料成本占比居高不下,低成本日糧的配制需要較高的技術;肉羊屠宰加工相對落后,機械化屠宰比例較低;羊肉產品多以分割胴體、剔骨肉等出售,熟制品加工比例較低。這些技術“瓶頸”的存在嚴重阻礙了肉羊產業的現代化發展。
2.3 小規模養殖仍然是產業的生產主體,產業化發展不平衡
2006年以來,全省不同規模養殖場(戶)的數量及規模以下(年出欄30只)散戶的數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圖5);但從不同養殖規模的出欄量來看,年出欄量在30只以下的散戶仍然是肉羊出欄的主體,2015年出欄量占比仍然達到59.35%(圖6)。
調研資料顯示, 54.7%的養殖場為獨立經營的大戶或小規模養殖戶,26.2%的養殖場為獨立經營的法人企業,呈現單
個農戶與大企業并存的現象;企業+農戶或合作社+農戶的產業化生產模式比例較低。集養殖、屠宰、產品交易等環節于一體的企業較少, 經紀人和屠宰加工企業是活羊流通的主要途徑,分別有47.6%、42.9%的養殖場通過這2種途徑銷售活羊,有33.3%的養殖場通過批發市場、交易市場自行銷售,自己屠宰出售的養殖場低于10%。
3 相關政策建議
3.1 加快肉羊產業技術的創新與推廣,提升產業核心競爭力
科技是促進產業提檔升級的核心動力,產業技術的發展與進步是全省肉羊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我國肉羊屠宰胴體質量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5],而當前全省肉羊生產中也還存在諸多須要解決的關鍵技術問題,應圍繞養殖場(戶)的需求,加強產學研聯合,提升肉羊產業的核心競爭力。2015年以來,江蘇省農業科學院啟動了肉羊產業鏈關鍵技術創新與集成應用項目,將重點在肉羊繁殖力提高、疫病預警防控、非常規飼料原料開發利用、輕簡化設施裝備及精深加工領域開展聯合技術攻關與技術集成,形成可復制、可持續的技術模式,全面提升產業競爭力。
3.2 推進適度規模經營,促進肉羊產業提檔升級
農業部《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擴大肉羊標準化養殖項目的實施范圍,支持適度規模養殖場改造升級,推動羊由散養向適度規模養殖轉變[6]。當前,散戶和小規模養殖仍然是全省肉羊生產的主要力量之一,大量散戶和小規模養殖場(戶)的分散養殖設施裝備簡陋、技術水平低下、產品質量控制與疫病防控很難到位,在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整個產業的提檔升級。應不斷優化肉羊養殖規模結構,推進適度規模養殖,提升肉羊標準化健康養殖水平。重視企業、合作社在種苗繁育、飼料生產、技術服務、加工與營銷環節的提升與引領作用,擴大“企業+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基地或農戶通過訂單形式進行專業化育肥,企業通過做大做強技術服務、屠宰與精深加工、營銷與配送等二產、三產環節提升產業的安全管理水平和對抗風險的能力,從而促進產業優化升級。
3.3 優化政策與資金扶持導向,為產業發展保駕護航
政策導向、財政扶持是保障產業穩定發展的重要措施。在政策導向上要圍繞區域化布局、規模化生產、標準化養殖的思路推動肉羊養殖向飼料資源豐富、環境容量大的區域轉移,重點向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非常規飼料原料開發、羊肉深加工與產品質量安全等方面傾斜,綜合運用補貼、保險、貼息、擔保等對產業各經營主體實現精準扶持;積極應對國外低成本高品質進口羊肉帶來的市場沖擊,有針對性地制定羊肉進出口調控政策,保護國內市場;加大對肉羊產業技術及設施裝備基礎研究與集成推廣的項目支持,構建肉羊產業創新合力,通過政策與科技雙輪驅動產業發展。
[HS1*1][HT8.5H]參考文獻:
[1] 江蘇省統計局. 江蘇農村統計年鑒(2016)[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7.
[2]江蘇省統計局. 江蘇農村統計年鑒(2006)[M]. 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07.
[3]國家統計局.中國農村統計年鑒(2015)[M]. 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16.
[4]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中國畜牧業信息網[EB/OL].[2017-08-10]. http://www.caaa.cn/market/include/nyb.php.
[5]Food and agriculture data[EB/OL].[2017-05-10]. http://www.fao.org/faostat/en.
[6]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全國草食畜牧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EB/OL]. (2016-07-11)[2017-05-10]. http://www.moa.gov.cn/govpublic/XMYS/201607/t20160711_5201767.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