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敏
(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400)
達沙替尼與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對比
王亞敏
(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蘇州 215400)
目的:對比用達沙替尼與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方法:選取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20例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作為本文的研究對象。隨機將這20例患者分為伊馬替尼組(n=10)和達沙替尼組(n=10)。采用達沙替尼對達沙替尼組患者進行治療,采用伊馬替尼對伊馬替尼組患者進行治療,然后比較兩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接受治療后,達沙替尼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高于伊馬替尼組患者,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伊馬替尼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與用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相比,用達沙替尼治療該病的效果更好,能提高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且其不良反應較少,用藥較為安全。
達沙替尼;伊馬替尼;慢性髓性白血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不良反應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指由于骨髓造血干細胞發生克隆性增殖而引發的一種惡性腫瘤。有統計數據顯示,該病的發病率約為l/10萬。該病患者在患病初期可出現貧血、脾區不適、乏力、體重減輕和低熱等臨床表現,且上述表現可持續3~4年。隨著病情的發展,該病患者可出現全身骨痛、脾臟增大、白細胞計數升高、骨髓或外周血中原始細胞增多等臨床表現[1]。該病可嚴重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在本研究中,筆者主要比較用達沙替尼與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
本文選取的20例患者均為蘇州大學附屬醫院太倉市第一人民醫院在2015年4月至2016年4月期間收治的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這20例患者的病情均經相關檢查得到確診,且這20例患者均自愿參與本研究。其中,排除對達沙替尼和伊馬替尼過敏、治療中斷及臨床資料不全的患者。隨機將這20例患者分為伊馬替尼組(n=10)和達沙替尼組(n=10)。在伊馬替尼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4例,男性患者有6例;其年齡在21~66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1.15±10.21)歲。在達沙替尼組患者中,女性患者有3例,男性患者有7例;其年齡在20~65歲之間,平均年齡為(40.25±10.1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采用達沙替尼對達沙替尼組患者進行治療。達沙替尼(由正大天晴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33272)的用法是:口服,100 mg/次,1次/d,連續治療1年[2]。采用伊馬替尼對伊馬替尼組患者進行治療。伊馬替尼(由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公司生產,批準文號:國藥準字H20100263)的用法是:口服,400 mg/次,1次/d,連續治療1年。
治療1年后,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患者出現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即表示其費城染色體呈陰性(慢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的費城染色體均呈陽性,其費城染色體轉陰表示其病情明顯好轉)。統計并比較兩組患者在治療期間發生不良反應的情況。
用SPSS19.0軟件對本研究中的數據進行處理,計數資料用%表示,用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用t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治療1年后,在伊馬替尼組患者中,有3例患者發生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其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為30%(3/10)。在達沙替尼組患者中,有9例患者發生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其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為90%(9/10)。達沙替尼組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高于伊馬替尼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7.5000,P<0.05)。
在接受治療期間,達沙替尼組患者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低于伊馬替尼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
慢性髓性白血病是臨床上較為少見的一種疾病。目前,臨床上主要對該病患者進行藥物治療[3]。伊馬替尼是臨床上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常用藥。該藥是一種小分子的蛋白激酶抑制劑,具有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發生細胞增殖的作用[4-5]。但臨床實踐證實,該藥可導致患者出現多種不良反應(如血小板減少、貧血、中性粒細胞減少和谷丙轉氨酶升高等)。達沙替尼是第2代的BCR-ABL酪氨酸激酶抑制劑。臨床研究表明,達沙替尼不僅能夠抑制BCRABL酪氨酸激酶發生細胞增殖,同時還能對多種激酶的活性產生抑制作用,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效果更好。另外,該藥所導致的不良反應較少,用藥的安全性較高[6]。
本研究的結果證實,與用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相比,用達沙替尼治療該病的效果更好,能提高患者完全細胞遺傳學反應的發生率,且其不良反應較少,用藥較為安全。
[1] 周勵,王建祥,黃曉軍,等.達沙替尼與伊馬替尼治療初發慢性髓性白血病的療效及安全性初步比較[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3,34(2):93-97.
[2] 孔軍,陳楠,付海霞,等.國產達沙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藥代動力學研究[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6,37(11):957-960.
[3] 江倩,秦亞溱,賴悅云,等.BCR-ABL突變檢測指導下的達沙替尼治療伊馬替尼耐藥的慢性髓性白血病療效分析[J].中華血液學雜志,2016(1):7-13.
[4] 盧遠強.比較達沙替尼和伊馬替尼一線治療初發慢性髓性白血病慢性期患者的療效[J].臨床研究,2016,24(11):31-32.
[5] 劉文霞.達沙替尼與伊馬替尼治療慢性髓性白血病的比照觀察[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5(3):223.
[6] 朱琳.中國慢性髓性白血病伊馬替尼耐藥或不耐受患者采用達沙替尼治療的臨床療效及安全性研究[J].中國實用醫藥,2016,11(13):31-32.
R733
B
2095-7629-(2017)20-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