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海龍,朱孝南
(1.銅山區黃集鎮衛生院骨科,江蘇 徐州 221000 ;2.徐州市銅山區中醫院骨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比較
單海龍1,朱孝南2
(1.銅山區黃集鎮衛生院骨科,江蘇 徐州 221000 ;2.徐州市銅山區中醫院骨科,江蘇 徐州 221000)
目的:比較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方法:擇取40例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某院接受治療的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對其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40例患者平均分為手術A組和手術B組。對手術A組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對手術B組患者進行半髖關節置換術。比較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以及其各項手術指標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結果:手術A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高于手術B組患者,其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長于手術B組患者,其術中的出血量和術后的出血量均多于手術B組患者,其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低于手術B組患者,P<0.05。結論:與進行半髖關節置換術相比,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老年股骨頸骨折;半髖關節置換術;全髖關節置換術;對比
股骨頸骨折是老年人的常見病。此病可對患者髖關節的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1]。目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主要使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和半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用這兩種手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對比。
本次研究選擇的對象為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期間在我院接受治療的40例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這40例患者的病情均經CT檢查或X線檢查得到確診。他們均為自愿參與本次研究。采用隨機數表法將這40例患者平均分為手術A組和手術B組。在手術A組患者中,有男13例,女7例;其年齡為59~87歲,平均年齡為(70.09±4.38)歲。他們中有左側股骨頸骨折患者8例,右側股骨頸骨折患者12例。在手術B組患者中,有男12例,女8例;其年齡為60~88歲,平均年齡為(70.91±4.49)歲。他們中有左側股骨頸骨折患者7例,右側股骨頸骨折患者13例。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使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對手術A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然后幫助其保持患側在上的臥位。在患者患側大腿的外側做一個改良Harding切口,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使髖關節充分露出。切斷髖臼韌帶,取出折斷的股骨頭,去除髖臼內的軟骨,用人工髖臼代替受損的髖臼,然后向髖臼內安裝襯墊。對股骨進行擴髓處理,在股骨腔內植入合適的人工股骨頭,將人工股骨頭置入人工髖臼,在確保患者髖關節可以正常活動的情況下縫合手術切口。使用半髖關節置換術對手術B組患者進行治療,方法是:對患者進行連續硬膜外麻醉,然后幫助其保持患側在上的臥位。在患者患側大腿的外側做一個改良Harding切口,分離皮下組織和肌肉,使髖關節充分露出。切斷髖臼韌帶,取出折斷的股骨頭,對股骨進行擴髓處理,然后在股骨腔內植入合適的人工股骨頭,將人工股骨頭置入人工髖臼。在確保患者髖關節可以正常活動的情況下縫合手術切口。
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以及其各項手術指標和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使用Harris(髖關節功能)評分表評價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情況。患者Harris的評分為90分或90分以上說明其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情況為優;患者Harris的評分為80~89分說明其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情況為良;患者Harris評分為70~79分說明其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情況為可;患者Harris評分為70分以下說明其髖關節功能恢復的情況為差。
使用SPSS19.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與手術B組患者進行比較,手術A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的優良率較高,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髖關節功能恢復情況的比較[n(%)]
與手術B組患者進行比較,手術A組患者手術的用時和住院的時間均較長,其術中的出血量和術后的出血量均較多,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各項手術指標的比較(±s)
組別 n 手術的用時(min)術后的出血量(ml)手術A組 20 141±18 21±5 184±27 60±19手術B組 20 104±10 17±6 129±35 40±18住院的時間(d)術中的出血量(ml)
與手術B組患者進行比較,手術A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的發生率較低,P<0.05。詳情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率的比較
股骨頸位于股骨粗隆和股骨頭連線的中點處,其解剖結構細而長,因此容易發生骨折[2]。老年人是股骨頸骨折的高發人群。這與老年人大多都存在嚴重的骨質疏松有關[3]。目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主要使用全髖關節置換術或半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其中,用半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雖然具有手術時間短、患者在手術中和手術后的出血量少等優點,但該手術無法有效地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而且患者在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較高。用全髖關節置換術對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治療雖然存在手術時間長、患者在手術中和手術后的出血量多等缺點,但該手術可以有效地促進患者髖關節功能的恢復,而且患者在術后發生并發癥的幾率較低[4]。綜合分析其利弊,筆者認為,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應優選全髖關節置換術進行治療。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與進行半髖關節置換術相比,老年股骨頸骨折患者進行全髖關節置換術的效果更好,安全性更高。
[1] 詹世安,丁晟,宋國全,等.全髖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研究[J].臨床和實驗醫學雜志,2016,15(5):475-477.
[2] 胡濤.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臨床骨科雜志,2017,20(1):56-57.
[3] 羅大輝.全髖關節置換術與半髖關節置換術在高齡股骨頸骨折的療效比較[J].實用醫院臨床雜志,2016,13(6):54-56.
[4] 李征,安帥,周萌,等.全髖或半髖關節置換術治療老年股骨頸骨折的失血量對比研究[J].北京醫學,2015,37(11):1028-1030.
R687
B
2095-7629-(2017)20-012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