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國富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放射科,江蘇 南京 211200)
用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級診斷的效果探析
楊國富
(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放射科,江蘇 南京 211200)
目的:探討用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級診斷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間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放射科收治的1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均進行臨床綜合診斷和CT平掃及對癥治療。以CT影像為依據,參照急性胰腺炎Balthazar CT平掃的診斷標準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在治療結束后,對這103例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中找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其診斷分級之間的相關性,以便為判定其預后提供數據參考。結果: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診斷的結果為,這些患者均患有急性胰腺炎。在這103例患者中, AP Balthazar CT分級為I級的患者有20例,為II級的患者有22例,為III級的患者有38例,為IV級的患者有14例,為V級的患者有9例。對這103例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的結果為,經CT診斷分級越高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越長,其治愈率越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急性胰腺炎患者經CT診斷的分級越高,其治療的時間越長,其死亡的風險越大。因此,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CT診斷分級,能夠早期把握其預后,提前告知患者家屬進行治療的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急性胰腺炎;螺旋CT檢查;診斷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是一種急腹癥,是由膽結石、高脂血癥等疾病引起的急性炎癥性疾病[1]。此病患者主要表現為胰腺局部發生炎癥。急性胰腺炎可累及患者的其他器官,甚至可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癥[2]。有研究表明,使用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不僅可全面準確地判斷其炎癥的程度,判斷其預后,還可對其進行相應的治療,避免其病情的惡化。為了進一步證實此檢查方法的有效性,筆者對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放射科收治的1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研究,現報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間江蘇省南京市溧水區中醫院放射科收治的103例急性胰腺炎患者。這103例患者均因發生急性腹膜刺激或上腹劇痛并發腹脹到醫院就診。在這103例患者中,有男性54例,女性49例;其年齡為15歲~86歲,平均年齡為(50.3±2.9)歲。在這些患者中經診斷,有酒精性胰腺炎患者63例,膽源性胰腺炎患者40例;其中有17例患者的血、尿淀粉酶含量升高。
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均進行臨床綜合診斷和CT平掃及對癥治療。以CT影像為依據,參照急性胰腺炎Balthazar CT平掃的診斷標準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在治療結束后,對這103例患者的臨床診斷診斷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從中找出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療效果與其診斷分級之間的相關性,以便為判定其預后提供數據參考。具體的方法是:1)對患者進行CT掃描。⑴本次研究所用的儀器為西門子somatom emotion 16層螺旋CT機。⑵在上機前,讓患者摘掉其佩戴的金屬物品。⑶讓患者口服陽性造影劑以標志其胃腸道空腔器官,增加其臟器界限的清晰度。⑷讓患者平臥,放松身體,不要移動。⑸對患者進行掃描的范圍:從其肝臟的頂部至腎臟的下極,必要時可上下延伸。2)對患者進行閱片的方法。⑴由我院放射科2位具有豐富CT診斷經驗的醫師采取雙盲法對患者掃描生成的影像進行讀片,重點觀察其胰腺的大小、形態、密度影及有無出血鈣化影等。⑵參照急性胰腺炎Balthazar CT分級評分系統中的平掃診斷標準,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⑶將2位醫師相同的診斷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在發生意見分歧時應通過商榷而定。3)在治療結束后,對患者的分級診斷結果、住院的時間及預后進行分析研究,從中找出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治療的效果與其診斷分級之間的相關性。
I級:胰腺正常。II級:胰腺發生局部增大,胰管呈擴張狀態,胰腺呈不均勻增大,輪廓不規則,胰腺周圍的脂肪層無異常變化。III級:胰腺水腫的癥狀顯著,胰腺的炎癥已經影響到其周圍的組織,胰腺周圍的網狀水腫和脂肪層逐漸消失。IV級:胰腺水腫的癥狀顯著,胰腺的炎癥已經影響到其周圍的組織,胰腺周圍的網狀水腫和脂肪層逐漸消失,且存在蜂窩組織炎或單個的胰泡外液貯留灶。V級:胰腺腺體的內或外出現氣體,存在有2個或2個以上的胰外液貯留灶,或存在嚴重的胰腺膿腫。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6.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進行綜合診斷的結果為,其均患有急性胰腺炎。在這103例患者中, Balthazar CT分級為I級的患者有20例,為II級的患者有22例,為III級的患者有38例,為IV級的患者有14例,為V級的患者有9例。對這103例患者的臨床診斷資料和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的結果為,經CT診斷分級越高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越長,其治愈率越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說明,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可為判斷其預后提供參考。詳見表1。

表1 對這103例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與其住院的時間和治療效果的比較
急性胰腺炎分為水腫型胰腺炎和出血壞死型胰腺炎[3]。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發展迅速,致死率高,是臨床上常見的急腹癥。此病患者多為成年男性[4]。急性胰腺炎是由膽道疾病、高脂血癥或長期暴飲暴食所引起的胰腺炎性損傷[5]。胰腺是一個有外分泌功能的腺體,其生理作用和病理變化均與人體的正常功能密切相關。胰腺一旦發生炎癥不但會對患者自身的生理功能造成極大的影響,還會波及到與胰腺相鄰的其他器官。郝風華等的研究表明,胰腺的炎癥易擴散至患者的腹腔及腹膜后的間隙中,嚴重時可擴散至頸根部、縱隔、膈下、肌間隔,并可沿著髂腰肌向下擴散至股內側[6]。目前,臨床上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的方法有超聲檢查和螺旋CT檢查。使用超聲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診斷,可觀察到其胰腺病變的部位、類型及程度。但是,由于急性胰腺炎患者常并發腸淤張和腸麻痹,故在對其進行超聲檢查時,其顯像易受氣體的影響而效果不佳。另外,進行超聲檢查的分辨率相對較低,難以分辨急性胰腺炎患者的一些細微病變[7]。與進行超聲檢查相比,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使用螺旋CT檢查進行診斷的優勢是:1)進行掃描的速度快,對患者病灶的分辨率較高,且不會受到患者胃腸道內氣體變動的影響。2)可對獲得的圖像進行多平面重建,只需要6s左右即可得到清晰度很高的多方位圖象,不僅可迅速找到患者的病灶,還可準確地判斷其病變的程度。3)此檢查能準確地辨別患者是否出現胰腺腫大、低密度影、出血及鈣化等情況。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經CT診斷分級越高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越長,其治愈率越低。這說明,用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分級診斷,可早期判斷其預后。筆者認為,在進行治療前,使用螺旋CT檢查對急性胰腺炎患者進行分級診斷,并通過其分級診斷的結果評估其發生死亡的風險和治愈的時間,有利于臨床上把握其預后,以便于提前告知患者進行治療的風險。但是,使用CT平掃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胰腺壞死、水腫及間隙滲液等情況進行鑒別診斷較為困難。因此,可在對患者進行CT平掃的同時進行增強掃描,以提高對其病情進行診斷的準確率。
綜上所述,對急性胰腺炎的 患者進行CT診斷的分級越高,其治療的時間越長,其死亡的風險越大。因此,對急性胰腺炎患者的病情進行CT診斷分級,能夠早期把握其預后,提前告知患者進行治療的風險,減少醫療糾紛。
[1] 李勇.CT 影像診斷對急性胰腺炎的診斷價值[J].河北醫學,2015,21(8) :1479-1481.
[2] 李振方,趙琦,徐昌青,等.急性胰腺炎CT 檢查時機選擇[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1,20(1):86-87.
[3] 賴新波,洪競華.多層螺旋CT與M R I診斷急性胰腺炎的臨床價值分[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5,25(6):1125-1127.
[4] 陳虎.急性胰腺炎的CT 診斷評價[J].西部醫學,2011,23(6):1132-1133.
[5] 曹文彬.多層螺旋CT在急性胰腺炎中的臨床診斷價值研究[J].中國醫藥導刊,2014,16(6):1093-1094.
[6] 郝風華,張建紅,崔冰.急性胰腺炎合并肝臟損傷的CT、超聲影像診斷價值[J].胃腸病學和肝病學雜志,2015,24(4):473.
[7] 何衍晴,尹麗萍.急性胰腺炎CT 診斷的臨床價值分析[J].醫學影像學雜志,2012,22(12):2125-2126.
R445.3
B
2095-7629-(2017)20-0161-03
楊國富,男,1981年2月出生,安徽當涂人,本科,主治醫師,工作方向:放射治療、放射診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