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雪蓮,廖飛娥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廣東 佛山 528500)
對臨床標本中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的研究
葉雪蓮,廖飛娥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 廣東 佛山 528500)
目的:研究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在臨床標本中所分離出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方法:選擇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住院的患者,收集他們送檢的血液、尿液和痰液等檢驗標本,對這些標本進行病原菌分離培養。對分離出的病原菌進行菌株鑒定和藥敏試驗,然后使用WHONET5.0軟件對分離出病原菌的菌株鑒定結果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結果: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從住院患者的送檢標本中共分離出10266株病原菌。這些病原菌主要來自痰液標本(48.80%)、血液標本(14.93%)、尿液標本(14.57%)、分泌物標本(13.30%)和腦脊液標本(5.32%)。在這10266株病原菌中,有革蘭陰性菌6124株(59.65%),革蘭陽性菌2569株(25.02%),真菌1436株(13.99%)。在分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最高。在分離出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最高。結論: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臨床分離出的病原菌多來自痰液、血液和尿液,種類以革蘭陰性菌為主。這些分離出的病原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萬古霉素等抗生素存在耐藥性。上述情況應引起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臨床醫生的注意。
病原菌;分布情況;耐藥性
近年來,隨著侵入性醫療操作的大量使用和抗生素濫用現象的日趨嚴重,院內感染的發生率和耐藥病原菌的數量都在不斷增加,這給臨床抗感染工作帶來了較大難題。有文獻報道[1],不同地區的醫療機構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的病原菌其分布情況和耐藥性存在較大的差異。因此,掌握本地區醫院從標本中分離出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和耐藥性對指導臨床合理使用抗生素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探討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從臨床標本中分離出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及耐藥性。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住院患者送檢的血液、尿液以及痰液等各類標本。
對送檢的標本進行病原菌分離培養。進行病原菌分離培養的過程完全按照《全國臨床檢驗操作規程》中規定的內容進行。對分離出的病原菌進行菌株鑒定和藥敏試驗。進行菌株鑒定的方法為:采用法國生物梅里埃公司生產的VITEK-2 Compact系統對病原菌進行菌株鑒定。將中國生物制品檢定所生產的金黃色葡萄球菌ATCC25293、糞腸球菌ATCC51299、霍氏腸桿菌ATCC700323、大腸埃希菌ATCC25922、陰溝腸桿菌ATCC700323和銅綠假單胞菌ATCC27853作為質控菌株。進行藥敏試驗的方法為:使用VITEK-2 Compact系統進行藥敏試驗。進行藥敏實驗選擇的抗生素為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萬古霉素。根據2014年美國臨床實驗室標準化研究所制定的藥敏試驗標準判定藥敏試驗的結果。完成上述檢測過程后,使用WHONET5.0軟件對分離出病原菌的菌株鑒定結果和藥敏試驗結果進行統計學分析。
使用WHONET5.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從住院患者的送檢標本中共分離出10266株病原菌。這些病原菌分別來自痰液標本(5010株病原菌,占48.80%)、血液標本(1533株病原菌,占14.93%)、尿液標本(1496株病原菌,占14.57%)、分泌物標本(1365株病原菌,占13.30%)、腦脊液標本(546株病原菌,占5.32%)、胸腹水標本(64株病原菌,占0.62%)和其他標本(234株病原菌,占2.28%)。在這10266株病原菌中,有革蘭陰性菌6124株(59.65%),革蘭陽性菌2569株(25.02%),真菌1436株(13.99%),其他病原菌137株(1.34%)。詳情見表1。

表1 本組標本中分離出病原菌的分布情況和種類
2.2.1 本組標本中分離出革蘭陰性菌的耐藥情況 在分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60.11%,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33.98%,肺炎克雷伯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29.01%,鮑曼不動桿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14.99%。
2.2.2 本組標本中分離出革蘭陽性菌的耐藥情況 在分離出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54.76%,溶血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40.78%,表皮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28.45%,肺炎鏈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19.76%。
臨床研究發現,病原菌產生的耐藥性有兩種,一種是細菌基因決定的天然耐藥性,另一種是各種原因導致細菌自身發生代謝途徑改變所引起的獲得性耐藥性[2]。無論哪種耐藥性,都與病原菌存在藥物作用靶點改變、耐藥質粒形成、產生抗生素滅活酶和主動外排系統的表達增強等情況有關[3]。
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檢驗科在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從住院患者的送檢標本中共分離出10266株病原菌。這些病原菌主要來自痰液標本(48.80%)、血液標本(14.93%)和尿液標本(14.57%)。在這10266株病原菌中,有革蘭陰性菌6124株(59.65%),革蘭陽性菌2569株(25.02%),真菌1436株(13.99%)。上述情況與文獻的報道相一致[4]。本次研究的結果還發現,在分離出的革蘭陰性菌中,大腸埃希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60.11%,銅綠假單胞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的耐藥率為33.98%。在分離出的革蘭陽性菌中,金黃色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54.76%,溶血性葡萄球菌對萬古霉素的耐藥率為40.78%。這與文獻的報道存在較大的出入[5]。導致這種情況出現的原因可能與近年來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萬古霉素在臨床上的使用率增高有關。
本次研究的結果證實,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臨床分離出的病原菌多來自痰液、血液和尿液,種類以革蘭陰性菌為主。這些分離出的病原菌對碳青霉烯類抗生素和萬古霉素等抗生素存在耐藥性。上述情況應引起佛山市高明區人民醫院臨床醫生的注意。
[1] 吳新安,張玲玲,謝秋娟.某三甲醫院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研究[J].中華醫院感染學雜志,2014,24(22):5492-5494.
[2] 汪紅,胡龍華,寧長秀,等.2013年臨床分離菌耐藥性分析[J].中國微生態學雜志,2014,26(9):1075-1080.
[3] 曹敬榮,葉麗艷,胡云建,等. 四家綜合性醫院血培養陽性病原菌分布與耐藥性分析[J].中華臨床醫師雜志:電子版,2013,7(18):8477-8480.
[4] 張小兵,張麗,張麗華,等.5538株腸桿菌科病原菌感染分布及其耐藥性[J].中國感染控制雜志,2013,12(5):877-880.
[5] 劉淼,王利東.醫院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藥性分析[J].轉化醫學電子雜志, 2015,2(10):P59-60.
R446.5
B
2095-7629-(2017)20-0166-02
葉雪蓮,女,1984年7月出生,廣東省汕尾市人,本科學歷,技師,研究方向為檢驗醫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