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國宏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 宜興 214221)
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
潘國宏
(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檢驗科,江蘇 宜興 214221)
目的:分析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方法:將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123例疑似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對這些患者均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超聲檢查和靜脈造影檢查(將其進行靜脈造影檢查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觀察對比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和超聲檢查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率。結果:與用超聲檢查相比,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和準確率均較高(但用其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特異度較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較高。
下肢深靜脈血栓;血漿D-二聚體;超聲檢查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的發生、發展與患有惡性腫瘤、靜脈曲張和長時間臥床等多種因素密切相關。盡早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1]。為了分析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筆者對在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123例疑似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期間在江蘇省宜興市第二人民醫院就診的123例疑似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這些患者的入選標準:1)存在不同程度的下肢腫脹、壓痛等癥狀。2)臨床資料完整。這些患者的排除標準:1)患有急性動脈栓塞。2)患有腎臟疾病。3)存在血液高凝狀態。4)近期內接受過溶栓治療。5)患有損傷性下肢血腫或肌纖維組織炎。6)患有嚴重的感染性疾病。7)存在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超聲檢查和靜脈造影檢查的禁忌證。這123例患者中有男64例,女59例;其年齡為23~77歲,平均年齡(42.3±6.6)歲;其中患有糖尿病的患者有17例,患有靜脈曲張的患者有11例,患有高血壓的患者有10例。
對這123例患者均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超聲檢查和靜脈造影檢查(將其進行靜脈造影檢查的結果作為最終的診斷結果)。進行D-二聚體檢測的方法是:1)在清晨抽取患者的空腹靜脈血3 ml,將血樣置于含有枸櫞酸鹽抗凝劑的試管(由BD公司提供)中待檢。2)使用離心機對血樣進行離心處理,離心機的轉速為3000 r/min,離心時間為10 min。3)采集血漿,使用希森美康CA1500血凝分析儀及其配套試劑對血漿標本中D-二聚體的水平進行測定。進行超聲檢查的方法:1)協助患者取仰臥位,使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儀對其脛前靜脈、脛后靜脈及腓靜脈等下肢深靜脈進行掃描(探頭頻率為5~10 MHz)。2)觀察各靜脈管徑的大小、結構、內膜、血流情況及多普勒流速曲線等,記錄其病變情況。進行靜脈造影檢查的方法:1)協助患者取平臥位,對其足背靜脈的遠側方向進行穿刺,然后對其下肢深靜脈進行順行造影(高壓注射濃度為60%的泛影葡胺注射液)。2)對患者的下肢深靜脈進行分段連續攝片,并攝取其小腿側位片。
觀察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和超聲檢查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率。
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結果為陽性的判定標準:血漿D二聚體的水平>450.0 μg/L。用超聲檢查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結果為陽性的判定標準:存在下肢深靜脈管徑增大且管徑不隨呼吸改變,管腔內無回聲或存在低回聲,且無血流信號。用靜脈造影檢查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結果為陽性的判定標準:存在下肢深靜脈充盈缺損,主干不顯影,附近側支豐富且遠端擴張。
采用SPSS 19.0軟件對本文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進行靜脈造影檢查的結果顯示,本組123例患者中有107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有16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的結果顯示,本組123例患者中有112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有11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進行超聲檢查的結果顯示,本組123例患者中有99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有24例患者患有下肢深靜脈瓣膜功能不全。詳見表1。

表1 對本組123例患者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超聲檢查和靜脈造影檢查結果的對比(n)
經靜脈造影檢查證實,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100.00%、68.75%、95.93%,用超聲檢查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特異度和準確率分別為91.59%、93.75%、91.87%。與用超聲檢查相比,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和準確率均更高,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特異度更低,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下肢深靜脈血栓在臨床上較為常見。此病主要是由于患者下肢深靜脈內血液異常凝結引起的。
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若未能及時接受有效的治療,可發生肺動脈栓塞等并發癥[2]。盡早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的病情進行準確的診斷對改善其預后具有重要的意義。血漿D-二聚體檢測、MRI檢查、彩超檢查、CT檢查和靜脈造影檢查均為臨床上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常用方法[3]。李晶等[4]指出,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體內的纖維蛋白原會大量降解,而D-二聚體是纖維蛋白原降解的主要產物之一。在對疑似患有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患者實施下肢靜脈造影檢查前,應先對其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以初步判斷其是否存在血栓形成的情況。顧偉平等[5]通過臨床研究證實,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陰性預測值、陽性預測值及敏感度均較高。對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血漿D-二聚體檢測可明確其病情的嚴重程度。本研究的結果顯示,與用超聲檢查相比,用血漿D-二聚體檢測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的敏感度和準確率均更高。這與董娟[6]的研究結果相一致。
綜上所述,血漿D-二聚體檢測在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較高。此檢測方法值得在臨床上推廣應用。
[1] 李天剛,王藝璇,關崇麗,等.D-二聚體檢測聯合超聲檢查在婦科腫瘤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應用[J].中國初級衛生保健,2015,29(12):31-32,35.
[2] 趙希銘,張國秋,張廣源,等.低分子量肝素預防老年人工全髖關節置換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療效及對血漿D-二聚體含量的影響[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7,37(1):152-153.
[3] 劉安,陳廖斌,王欣,等.膝髖關節置換術圍手術期血漿D-二聚體動態監測及臨床意義[J].中華關節外科雜志(電子版),2013,7(2):145-149.
[4] 李晶.血漿D-二聚體與同型半胱氨酸聯合檢測在早期下肢深靜脈血栓診斷中的價值研究[J].中國冶金工業醫學雜志,2016,33(5):502,504.
[5] 顧偉平,徐耀庭,李杜漸,等.沖洗液控溫對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患者血漿D二聚體、選擇素P和選擇素E的影響[J].中國內鏡雜志,2013,19(11):1126-1129.
[6] 董娟,康春松.血漿D 二聚體水平在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中的應用價值[J].中西醫結合心腦血管病雜志,2016,14(22):2717-2719.
R764.04
B
2095-7629-(2017)20-0170-02
潘國宏,男,1982年5月出生,江蘇宜興人,本科學歷,主管檢驗師,研究方向:臨床檢驗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