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 怡,陳 萍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江蘇 南京 210000)
對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計劃性護理的效果探析
丁 怡,陳 萍
(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江蘇 南京 210000)
目的:探討對進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計劃性護理的效果。方法:擇取近年來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進行靶向治療的80例癌癥患者,對其接受護理的情況進行回顧性研究。將這80例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平均分為護理X組和護理Y組。在兩組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對護理X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對護理Y組患者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計劃性護理。治護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對靶向治療知識的知曉率、對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分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結果:護理Y組患者對靶向治療知識的知曉率、對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和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分均高于護理X組患者,其嘔吐、脫發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護理X組患者,P<0.05。結論:對進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計劃性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對靶向治療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增強其自我護理的能力,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計劃性護理;癌癥患者;靶向治療
近年來,隨著癌癥發病率的不斷升高,各種新的癌癥治療方法被不斷的發明和使用,靶向療法就是其中之一[1]。靶向治療是指將具有治療作用的藥物使用在特定的靶細胞、靶組織或靶器官內,以便不影響人體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功能的一種治療方法。有研究證實,對癌癥患者進行靶向治療的總有效率高達70%以上[2]。不過,有調查資料顯示,癌癥患者在進行靶向治療期間,由于對靶向治療缺乏了解,因此不能很好地進行自我護理,而且容易發生嘔吐、腹瀉、皮疹、皮膚瘙癢、脫發等不良反應,從而會影響其治療的效果[3]。在本次研究中,我們主要分析對進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計劃性護理的效果。
本次研究的對象為2015年6月至2016年12月期間在南京醫科大學第二附屬醫院腫瘤科進行靶向治療的80例癌癥患者。在這80例患者中,有消化系統癌癥患者36例,呼吸系統癌癥患者23例,血液系統癌癥患者12例,泌尿系統癌癥患者9例。他們中有男46例,女34例;其年齡為30~74歲,平均年齡為(52.71±6.10)歲。將這80例患者按照隨機的原則平均分為護理X組和護理Y組。兩組患者的基線資料相比,P>0.05,可以進行對比研究。
在兩組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對護理X組患者進行普通護理,方法為:為患者創造舒適的治療環境,對其進行心理疏導,密切監測其病情的變化情況等;對護理Y組患者在進行普通護理的基礎上,進行計劃性護理,方法為:1)制定護理計劃。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前,護理人員應先收集其臨床資料,然后對其學歷、性格特點、飲食喜好和家庭情況進行調查。根據調查的結果,護理人員可為患者制定詳細的護理計劃。一般來說,進行靶向治療患者的護理計劃應包括健康教育和防治不良反應兩部分。2)進行健康教育。調查發現,多數接受靶向治療的患者都對此療法缺乏了解,從而使其無法有效地配合醫護人員的工作和進行自我護理。針對這種情況,護理人員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前,應先對其進行為期2~3天的健康教育,具體的教育內容包括:(1)向患者介紹靶向治療的方法、優點、預后及可能引起的不良反應;(2)向患者介紹在進行靶向治療期間配合醫護人員的方法,并親自進行示范;(3)向患者說明在進行靶向治療期間實施自我護理的重要性,并向其介紹進行自我護理的方法。3)防治不良反應。(1)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囑咐其保持清淡的飲食,不吃有刺激性的食物和油膩的食物,以防止其在治療期間出現嘔吐的不良反應。對于在進行靶向治療期間出現嘔吐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囑咐其在嘔吐嚴重時可暫停進食,但要多飲水,然后給其服用維生素B6進行止吐治療。(2)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囑咐其將洗頭的頻率控制在每周1次左右,并囑咐其盡量只使用清水洗頭,不要使用化學洗發水和肥皂洗頭,以降低脫發的發生率。對于出現脫發的患者,護理人員可囑咐其在平時不要用力梳頭,在出門時戴上帽子,并給其外用具有生發作用的藥物。(3)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指導其每天進行手、足功能鍛煉,并對其手、足部進行按摩,以防止其發生手足綜合征。(4)在患者進行靶向治療期間,護理人員要指導其每天用清水擦洗身體,穿寬松的棉質內衣,不吃芒果、蝦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以防止其發生皮膚瘙癢。對于已經發生皮膚瘙癢的患者,護理人員要囑咐其盡量不要搔抓瘙癢處,必要時可給其服用抗組胺藥、外用止癢藥進行治療。
治護結束后,對比兩組患者對靶向治療知識的知曉率、對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分和不良反應的發生率。患者自我護理能力評分的分值為1~10分。患者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分與其進行自我護理的能力呈正比。
使用SPSS16.0統計學軟件對本次研究中的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護理Y組患者對靶向治療知識的知曉率、對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和自我護理能力的評分均高于護理X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對靶向治療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知曉率及自我護理能力的比較
護理Y組患者嘔吐、脫發等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均低于護理X組患者,P<0.05。詳情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不良反應發生率的比較[n(%)]
近年來,癌癥在我國的發病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有數據表明[4],我國平均每7分鐘就有一人被確診患有癌癥。目前,進行手術治療、放療和化療仍是臨床上治療癌癥的主要手段。不過,隨著臨床上對癌癥發病機制和病理特點研究的深入,一些新的癌癥治療方法正在被不斷的發明和使用。
腫瘤靶向治療是一種針對性非常強的癌癥治療手段。此療法最大的優點是只針對特定的靶細胞、靶組織或靶器官進行治療,不會對人體內正常細胞、組織和器官的功能產生大的影響[5]。不過,即便如此,患者在進行腫瘤靶向治療后,仍有較大的幾率發生嘔吐、脫發等不良反應。
計劃性護理是一種具有預見性和預防性的護理方法[6]。在本次研究中,我們對進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了計劃性護理。結果證實,對進行靶向治療的癌癥患者實施計劃性護理可有效地提高其對靶向治療知識和自我護理知識的知曉率,增強其自我護理的能力,降低其不良反應的發生率。
[1] 楊英,張體新,林麗,等. 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病人靶向治療中的應用效果評價[J]. 護理研究,2013,27(12):4026-4028.
[2] 郭妍. 探討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患者靶向治療中的實施價值[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2016,16(96):352.
[3] 蔣平. 腫瘤護理計劃在癌癥患者靶向治療中的應用研究[J]. 中華腫瘤防治雜志,2016,32(S2):396-397.
[4] 郁海燕,郁艷玲. 人性化護理服務在腫瘤科病房的應用[J]. 臨床醫藥文獻雜志,2014,1(5):839-840.
[5] 林賽賽,王笑青,顧葉春. 照顧者參與的中醫延續護理在中晚期腫瘤患者隨訪中的應用研究[J]. 護士進修雜志,2015,12(14):1257-1261.
[6] 韓玉婧,李亦蘭,寧雪蓮,等. 翻譯控制腫瘤蛋白在腫瘤靶向治療中的分子作用機制及應用[J]. 國際腫瘤學雜志,2015,42(10):753-755.
R473
B
2095-7629-(2017)20-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