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 云
(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江蘇 金壇 213200 )
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的效果探析
張 云
(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江蘇 金壇 213200 )
目的:探討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的臨床效果。方法:將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76例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將這7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38例患者。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專科治療。在此基礎上,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干性換藥護理,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換藥的次數、換藥間隔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治護的效果及其截肢率。結果: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換藥的次數少于對照組患者,其換藥間隔的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截肢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其創面的愈合,縮短其治療的時間,減少其截肢率。
2型糖尿病;足部感染;濕性換藥護理;干性換藥護理
足部感染是糖尿病患者常見的并發癥之一。相關的調查統計結果顯示,我國每年約有3%~4%的2型糖尿病患者會并發足部感染,其中有40%~50%的患者將面臨截肢的風險[1]。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創面的情況進行評估,有利于全面了解其創面感染的具體情況,可為其臨床治療和護理提供可靠的參考依據。目前,臨床上對Wagner分級為I級~III級的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在進行專科治療的基礎上進行局部換藥護理。近年來,“濕性愈合理論”被廣泛應用于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換藥護理中,并顯現出理想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筆者對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38例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在進行專科治療的基礎上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本次的研究對象為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間常州市金壇區人民醫院內分泌科收治的76例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本次研究對象的納入標準:1)其病情符合WHO制定的關于糖尿病的臨床診斷標準;2)其Wagner分級(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臨床分級)為I~III級;3)其簽署了知情同意書。其排除標準:1)患有精神疾病的患者;2)在治療期間死亡的患者;3)不能接受隨訪的患者。將這76例患者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有38例患者。在對照組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5例;其年齡為40~82歲,平均年齡為(56.3±2.4)歲;其中Wagner分級為I級的患者有7例,為II級的患者有21例,為III級的患者有10例;其中有輕度創面感染患者11例,中度創面感染患者19例,重度創面感染患者8例。在觀察組患者中,有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14例;其年齡為41~82歲,平均年齡為(56.8±2.5)歲;其中Wagner分級為I級的患者有9例,為II級的患者有18例,為III級的患者有11例;其中有輕度創面感染患者11例,中度創面感染患者20例,重度創面感染患者7例。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相比,P>0.05,具有可比性。
對兩組患者均進行專科治療。具體的方法:1)讓患者每次口服500 ㎎的二甲雙胍(由江蘇正大天晴制藥有限公司生產,生產批號為20100419),每天服3次。2)根據患者的病情,為其制定合理的飲食計劃,讓其食用低糖、低脂、低熱量的食物,并適當補充蛋白質,多吃新鮮的水果、蔬菜。3)讓患者進行打球、散步、慢跑等運動,以促進其體內血糖及脂類的代謝,改善其微循環。對兩組患者進行換藥護理的方法:1)由專科護士對患者創面感染的情況進行評估,觀察其創面周圍皮膚的顏色、有無滲液及是否發生水腫、糜爛或壞死等。2)根據評估的結果,使用機械清創法對患者的創面進行清創處理。在清創結束后,再次對患者創面感染的情況進行評估。3)在每次換藥時,先用生理鹽水對患者的創面進行沖洗,再為其清除壞死的組織,最后再次對其創面的情況進行評估。4)對對照組患者進行干性換藥護理,護理的方法是:用碘仿紗布覆蓋患者的創面,再用無菌紗布進行覆蓋包扎。根據患者創面滲液的情況,每天或隔天為其換藥一次。對觀察組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護理的方法:使用清創膠自溶清創的方式對患者創面的壞死組織進行處理,再用銀離子敷料進行內敷,最后用泡沫敷料對其創面進行外敷包扎。5)根據患者創面滲液的情況,確定每天或隔天為其一次換藥。
觀察兩組患者換藥的次數、換藥間隔的時間、住院的時間、治護的效果及其截肢的情況。
將對患者治護的效果分為治愈、好轉和無效三個等級。1)治愈:接受治護后,患者的創面完全愈合且無分泌物。2)好轉:接受治護后,患者的創面上有部分新生的肉芽組織,其創面愈合的面積超過2/3,局部創面的分泌物有所減少。3)無效:接受治護后,患者的創面仍存在較多的潰瘍面或壞疽組織,其創面愈合的面積不足1/3,創面上有大量的分泌物[2]。總有效率=(治愈例數+好轉例數)/總例數×100%。
將本次研究的數據錄入到SPSS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換藥的次數少于對照組患者,其換藥間隔的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截肢率低于對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情見表2。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表1 兩組患者各項臨床指標的比較(±s)
組別 例數 換藥的次數(次)換藥間隔的時間(d)住院的時間(d)對照組 38 6.39±1.23 1.12±0.34 25.93±2.29觀察組 38 4.05±0.87 1.65±0.51 19.16±2.03 t值 9.056 5.041 12.899 P值 0.000 0.000 0.000

表2 兩組患者治護效果和截肢率的比較[n(%)]
糖尿病是臨床上常見的慢性代謝性疾病,其中以2型糖尿病最為多見。2型糖尿病患者具有病程長、難治愈、并發癥多等特點。足部感染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也是導致2型糖尿病患者殘疾或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主要有患肢腫脹、皮膚慢性潰瘍、夜間發生疼痛性痙攣、神經性水腫等表現。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足部感染的原因是:由足部血管病變及周圍神經神經病變引起的肢端缺血及機械壓力過高所致的足部軟組織破壞及骨關節系統畸形。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創面的深度、潛行方向、面積、周圍皮膚的顏色等進行評估,并根據評估結果為其選擇合適的換藥方案,是提高其治療效果的關鍵。以往,臨床上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創面進行處理的要求是:保持創面的清潔和干燥,以利于創面的愈合。大量的國內外學者的研究均表明,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干性換藥護理,雖然能夠促進敷料對其創面滲液的吸收,卻難以維持其創面的溫度及濕度,其創面愈合的效果并不理想。這是因為,使用碘劑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創面進行清潔時,會破壞其創面的成纖細胞,不利于其創面組織生成新的肉芽組織;使用碘仿紗布對患者的創面進行貼敷,紗布易黏連在其創面上,在為其更換敷料時,不僅會增加其疼痛感,還不利于其創面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近年來,各種濕性敷料逐漸被應用于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治療中。濕性敷料可維持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創面的溫度和濕度,減輕其創面因溫度變化而發生的疼痛。另外,此類敷料還可為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的創面組織提供良好的血供,從而促進其創面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水膠體敷料、水凝膠敷料、清創膠和銀離子敷料均是目前臨床上常用的新型濕性敷料。清創膠可通過與患者創面的壞死組織發生水合反應而發揮自溶清創的作用,可有效地清除其創面的壞死組織,促進其創面滲液的吸收,從而縮短其創面愈合的時間。銀離子敷料具有較好的活性、親水性,可促進患者創面新生肉芽組織的生長,抑制細菌的生長,有利于其創面的愈合。楊雙麗[3]的研究表明,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創面的情況進行評估,進而選擇合適的濕性敷料對其進行換藥處理,可為其創面的愈合提供良好的環境,促進其創面的愈合,延長為其換藥間隔的時間,減少為其換藥的次數。本次研究的結果顯示,接受治護后,觀察組患者換藥的次數低少于對照組患者,其換藥間隔的時間長于對照組患者,其住院的時間短于對照組患者,其治護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患者,其截肢率低于對照組患者,此研究結果與陳鳳英等[4]的研究結果相似。
綜上所述,對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患者進行濕性換藥護理的效果顯著,可促進其創面的愈合,縮短其治療的時間,降低其截肢率。
[1] 孫頂雙,丁肅,邢媛媛,等.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危險因素分析及常見感染菌[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6,36(19):4769-4770.
[2] 王麗.綜合護理干預對2型并發足部感染的2型糖尿病病人治療的效果觀察[J].護理研究,2010,24(12):1083-1084.
[3] 楊雙麗.2型糖尿病并發足部感染的創面評估及濕性換藥護理[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6,20(4):50-52.
[4] 陳鳳英,梁峰.2型糖尿病患者足部自我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6(20):208-209.
R473.5
B
2095-7629-(2017)20-0214-02
張云,女,漢族,1994年11月出生,籍貫:江蘇常州,中專學歷,護士,研究方向:臨床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