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運麗
(沛縣中醫院影像科,江蘇 徐州 221600)
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探討
劉運麗
(沛縣中醫院影像科,江蘇 徐州 221600)
目的:探討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方法:選取在沛縣中醫院接受CT增強檢查的92例患者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舒適組和參照組,每組各有46例患者。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對舒適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然后比較兩組患者檢查的成功率、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檢查期間其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結果:舒適組患者檢查的成功率、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和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均高于參照組患者,在接受檢查期間其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夠提高其檢查的成功率、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及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CT增強檢查;舒適護理;常規護理
CT增強檢查是臨床上常用的檢查方法。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因不了解實施該檢查的方法,常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從而可導致其進行檢查所得圖像的質量不佳[1]。有研究指出,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幫助其正確認識該檢查,提高其對檢查的依從性和檢查結果的準確性[2]。為了進一步探討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的效果,筆者進行了以下研究。
本文的研究對象為2014年12月至2017年2月期間在沛縣中醫院接受CT增強檢查的92例患者。根據入院的先后順序將其分為舒適組和參照組,每組各有46例患者。舒適組患者中有男性26例,女性20例;其平均年齡為(40.6±2.8)歲。參照組患者中有男性29例,女性17例;其平均年齡為(41.8±3.0)歲。兩組患者的基本資料相比,P>0.05,可進行組間比較分析。
對參照組患者實施常規護理。護理方法主要包括:在檢查前,了解患者的身體情況、病史及過敏史。向患者介紹實施CT增強檢查的步驟和注意事項,做好對其進行急救的準備。對舒適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護理方法如下:1)進行檢查前護理。護理人員應主動與患者進行溝通。在與患者進行溝通的過程中,應熱情、認真地解答其提出的疑問,指導其做好接受檢查的心理準備。向患者講解檢查的目的、流程、注意事項和檢查期間容易出現的不良反應等。為患者提供一個良好的診療環境,保持候診室的整潔、舒適、安靜及溫濕度的適宜,定時對候診室進行通風。在候診室內設置飲水處、閱報欄,使患者在候診時能夠得到放松。2)進行檢查過程中的護理。護理人員做好檢查室的布置工作,使患者在接受檢查時能夠感到放松。在進行檢查的過程中,護理人員應加強與患者的溝通,囑咐其及時將身體的感受告知檢查醫生。告知患者不要過于緊張,以免影響檢查的效果。協助患者取最佳的檢查體位,告知其如何在檢查過程中進行正確的呼吸,以減少其進行檢查所得圖像中的偽影和無效層面。在為患者注射造影劑前,應指導其適量飲水,以免其發生造影劑腎病。在對患者進行穿刺時為其播放輕松、舒緩的音樂,以分散其注意力,減輕其疼痛感,提高穿刺的成功率。在對患者進行檢查的過程中,密切監測其生命體征的變化情況。3)進行檢查后護理。在檢查結束后,護理人員應及時告知其檢查的結果,并囑咐其多飲水,以促進其體內造影劑的排出。密切監測患者的生命體征30 min,確認其無不良反應后將其送回病房。
將本文中的數據錄入SPSS 19.0軟件中進行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表示,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舒適組患者檢查的成功率為91.3%(42/46),參照組患者檢查的成功率為67.4%(31/46)。舒適組患者檢查的成功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8.026,P<0.05)。
舒適組患者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為95.7%,參照組患者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為84.8%。舒適組患者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優良率的比較
在接受檢查期間,舒適組患者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分別為17.4%、19.6%、13.1%,參照組患者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分別為39.1%、36.9%、34.8%。
舒適組患者接受檢查期間其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均低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見表2。

表2 接受檢查期間兩組患者血壓波動、心率波動和焦慮癥狀的發生率[n(%)]
舒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89.7%(41/46),參照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為73.9%(34/46)。舒適組患者對護理服務的滿意率高于參照組患者,差異有統計學意義(χ2=4.865,P<0.05)。
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因不了解實施該檢查的方法,常會出現焦慮、緊張等情緒,從而可導致其進行檢查所得圖像的質量不佳。舒適護理是將“以病人為中心”作為指導思想的一種新型護理模式[3]。有研究指出,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夠緩解其不良情緒,幫助其正確認識CT增強檢查,提高其對檢查的依從性和檢查結果的準確性。本研究的結果證實,對接受CT增強檢查的患者實施舒適護理能夠提高其檢查的成功率和進行檢查所得圖像質量的優良率,緩解其緊張感和焦慮感,并可提高其對護理服務的滿意度。
[1] 蘇曉明. 舒適護理對CT增強檢查患者的影響分析[J]. 中國繼續醫學教育, 2016, 8(20):216-217.
[2] 李素蘭, 劉延錦. 舒適護理在多層螺旋CT增強中的應用[J]. 河南醫學研究, 2014, 23(11):135-138.
[3] 李娟. 52例CT增強掃描檢查患者的有效護理措施[J]. 中外醫療,2012, 31(11):159.
R473
B
2095-7629-(2017)20-026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