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力
有一個朋友跟我講起自己年少時的經歷。中學時代,他在烏魯木齊一家書店買到一本寫達斯汀·霍夫曼的書,這位影帝出演過《雨人》《畢業生》等電影。這本薄薄的冊子讓他有了演員夢。
在中央戲劇學院讀完本科后,為了留在北京,他全力考研。考上研究生的喜悅沒有持續多久,他便陷入了長久的迷茫。研究生畢業時,他的同學李亞鵬已憑借偶像劇《將愛情進行到底》名聲在外。而他呢,想要做的事沒做成,那份不甘是隱隱的。
而立之年,他感覺無論多努力都無法向夢想更近一步。有一天,他在操場上散步,碰到師兄孟京輝。“有一出戲,要不要演?”孟京輝問他。他表示不計報酬,不管多累,也要參加。于是,《一個無政府主義者的意外死亡》讓他聲名鵲起。
但他并沒有因此迷失自己,從不亂接戲,始終保持初心。10個劇本中才會選擇1個,自己逐字審讀,如果覺得不合適,絕對不因為片酬高而接下。“心目中要有最終的理想目標,雖不能至,也要心向往之。你生命中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問一下是否能幫助自己接近并實現這個目標。如果答案是否定的,就拒絕。”他說。
不惑之年,他接到了另一個角色,《甄嬛傳》里的雍正。
他用自己20年的專注和積累演活了這個人物。
他就是陳建斌。
司志政摘自《特別關注》
(每前進一步,目標就更近一些。本文適用于積累、堅持方面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