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好,請問這份《馬尼拉公報》是您的嗎?”11月19日,習近平主席訪問菲律賓的前一天晚上,在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香格里拉酒店大堂內,一位名叫瑪麗的菲律賓姑娘這樣問記者。原來,瑪麗是馬尼拉一家書店的收銀員,往日的書店內不會有多少顧客去買紙質報紙,但是當天的《馬尼拉公報》卻早早被搶購一空。這一反常的現象讓瑪麗十分好奇。當瑪麗得知當天的《馬尼拉公報》全文刊登了習近平主席訪菲之前的署名文章時,她明白了,原來讀者們都是沖著習主席的文章而來的。“所以,當我看到你桌上放著一份頭版上印著習主席大照片的報紙時,我就知道,那一定是今天的《馬尼拉公報》。”

菲律賓女孩瑪麗(左)、羅斯(右)正在津津有味地閱讀刊發在《馬尼拉公報》上的習主席署名文章

菲律賓總統府外,當地少年手持兩國國旗熱情歡迎習近平主席訪問菲律賓。

20歲的巴西女孩加布里埃拉和記者回憶起5年前的生日。那天,她穿著淡紫色長裙,周圍滿是裝飾,大約250名賓客與她一同慶祝。在巴西傳統里,女孩15歲成年。家人通常會為她們舉辦一場成人禮派對。女孩會精心挑選一件獨特的禮服,父母會送她們一枚有15年歷史的戒指。“成人禮給女孩和家人留下難忘的瞬間,它同時也是家庭財力的展示。”巴西姑娘布魯娜這樣告訴記者。巴西貧富差距大,并非每個女孩都能有盛大的成人禮。里約熱內盧的貧民窟有許多維持治安的警察。有時候,他們會為貧民窟的女孩舉辦成人禮。一位母親說:“小時候,因為家里窮,我沒有慶祝過自己的15歲,現在我感覺是在和女兒一起過生日。”

最近,23歲的埃及青年阿德南·胡斯尼做起了“跑腿員”。胡斯尼從小喜歡騎自行車,曾在首都開羅和北部港口城市亞歷山大之間連續騎行200多公里。一次,他偶然從朋友那里得知一款名叫“Glovo”的跑腿軟件,他計上心頭,決定在開羅騎自行車為顧客運送百貨、文具等物。于是,他打開手機軟件,等顧客一下單,他便麻利地跨上自行車,飛速奔波在接貨送貨途中。近年來,埃及的失業率居高不下,自行車遂成為失業群體重拾工作的新方式。他們選擇在自行車上工作,即在住宅、商店和客戶之間“跑腿”,以此養家糊口。不過,“跑腿”工作的收入并不高,平均時薪僅為20埃鎊(約合7.7元人民幣);并且,開羅交通擁堵嚴重,胡斯尼又要趕時間送貨,有時不慎摔破手機,甚至可能有生命危險。但胡斯尼告訴記者,這些困難都“微不足道”,能做一份自己感興趣的工作,他已經很滿足了。